大运河(Canale
Grande)是威尼斯城的主要水道,呈S型,把城市分割成两部分。大运河长4公里,宽30至70米,平均深度5米,与177条支流相通。威尼斯大运河有着“水上香榭丽舍”的美誉,两岸有许多罗马式、哥德式和文艺复兴式的宫殿、教堂、旅馆等宏伟建筑,艺术家和游客争相寻访。
大运河中运营各种水上交通工具,主要是“水上巴士”和“贡多拉”。
“水上巴士”是大运河的一道独特景观,轻巧便利,不过通常比较拥挤。而单人划桨的“贡多拉”富有威尼斯特色,船首外包钢皮,昂然翘立。大运河中的水上巴士和贡多拉:
http://s2/middle/72895f7dh9ebb8b68f5b1&690
大运河虽长,渡桥却只有三座,横跨在大运河最窄的地方,自圣马可广场开始依次是戴尔学院桥(Ponte dell
Accademia)、里亚托桥(Ponte di Rialto)和斯卡尔齐桥(Ponte Degli
Scalzi)。
戴尔学院桥(Ponte dell
Accademia)建造在美术学院美术馆(Accademia)附近,是目前威尼斯最大的一座木桥,结构为拱形人行桥,单跨长度48米,由Eugenio
Miozzi设计,建于1934年。戴尔学院桥原本是一座临时性的桥,以此代替1854年建的跨河大桥,然而这座临时的木桥却变成了永久性的桥,成了今天的一个旅游景点。
这是笔者在桥上的留影,手扶着桥的木栏杆:
http://s14/middle/72895f7dh9ebb8ff000fd&690
笔者没有拍到桥的全貌,不识此桥真面目,只缘身在其桥上。下载一张驴友拍的照片补上:
http://s10/middle/72895f7dh9ebb921c8789&690
在戴尔学院桥上看到的大运河景色:
http://s11/middle/72895f7dh9ebb9b8aa35a&690
http://s15/middle/72895f7dh9ebb9d8efd8e&690
雷雅托桥(Ponte di
Rialto)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在当时是大运河上唯一的一座桥梁,是木制的掀起式桥。在15世纪中叶进行了改建,扩大了规模,桥上建起商店。1588年至1591年间,用大理石新建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雷雅托桥。
笔者在桥上拍摄的照片,两边的商店已经打烊,行人走在宽阔的阶梯上:
http://s15/middle/72895f7dh9ebba261c5ae&690
也引用一张驴友坐在大运河贡多拉船上拍摄的雷雅托桥全景:
http://s9/middle/72895f7dh7645f7af0878&690
站在大桥中央是拍摄大运河的最佳地点:
http://s2/middle/72895f7dh9ebbb0e85451&690
雷雅托桥附近是交易盛行之地,是威尼斯重要的商业中心,许多的公司行号及金融机构都在此设立,另外各类小铺、摊贩云集:
http://s6/middle/72895f7dh9ebbb3f941a5&690
http://s11/middle/72895f7dh9ebbb68611aa&690
斯卡尔齐桥(Ponte degli
Scalzi)从字面上看,可译为赤脚桥。在大桥北面是斯卡尔齐教堂(Chiesa degli
Scalzi)和火车站。大桥南端靠近罗马广场公共汽车站。
http://s9/middle/72895f7dh9ebbb99767d8&690
http://s11/middle/72895f7dh9ebbbb70498a&690
斯卡尔齐教堂:
http://s1/middle/72895f7dh7645f963462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