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与金属合成超强复合材料

标签:
财经股票源源 |
分类: 公司信息、市场结构 |
石墨烯与金属合成超强复合材料
http://i.ssimg.cn/sscms/2013/09/19/2685d3885dc44090b8fb72faeb5b5fef.jpg
日前,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人员创造出金属和石墨烯的成层结构,得到由石墨烯与铜、镍形成的复合材料。该材料在硬度方面超过纯金属材料几百倍,其强度是纯铜材料的500倍,是纯镍材料的180倍。相关研究结果已发布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期刊上。
此前,美国军队军备研发和工程中心也曾开发出一种石墨烯金属纳米材料,但在提高材料强度方面却是失败的。为了使石墨烯金属纳米材料的强度最大化,韩国科学技术院的研究团队使用化学气相沉积(CVD)在金属沉积衬底上生长出单层石墨烯,然后再沉积上金属单层,通过重复这些步骤,最终得到石墨烯金属多层结构的复合材料。
通过透射电镜、分子动力学模拟等微观压缩试验显示,晶面间距为70nm的铜—石墨烯多层材料,拉伸强度是纯铜的500倍(1.5 GPa);镍—石墨烯多层材料的晶面间距为100 nm,拉伸强度是纯镍的180倍(4.0 GPa)。晶面间距与材料强度之间存在显著关联:间距越小,使得位错运动越难,从而提升了材料强度。该复合材料表现出超过传统金属—金属多层次材料的强度。如果该工艺应用于产业界,将使得汽车及飞机的质量更轻、燃油效率更高。此外,还可用作核反应堆等的涂层。(中国科学报)
石墨烯有望成万亿级产业
石墨烯,被称为改变世界的神奇材料,资本市场上相关概念股纷纷大涨。目前,石墨烯在我国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近日,京华时报记者专访了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李义春透露,石墨烯技术含量非常高,一旦量产完毕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
新材料发展需做好内功
京华时报:新材料在我国的发展,与世界相比,处于怎样的位置?又面临怎样的瓶颈?是否能提一些推动新材料发展的建议?
李义春:近些年来,我国已越来越意识到新材料的重要作用,也因此制定了许多相关政策和规划,对新材料的支持力度很大。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在新材料研究方面与欧美日等新材料世界强国相比,差距并不大。
但在产业方面,面临的一个最重要问题是研究成果难以产业化发展。究其原因,是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工业基础、设备开发等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也是我国新材料产业目前发展的一个桎梏。
想推动新材料快速发展,亟须提升我国新材料的工业化创新能力。以前我国工业大多是粗放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精细与苛刻,新材料发展需要做好内功,做好精细化,才能抵御国外的竞争。目前,国务院已经批复了要提升新材料工业化能力的一个重大专项,目前正在制订具体方案。
京华时报:有人说碳纤维被封为“新材料之王”,您是否认同这一说法,能否介绍碳纤维在新材料产业中的地位,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
李义春:碳纤维具有重量轻、耐高温、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航空航天、体育用品、交通运输等领域。其实,碳纤维并不算新的概念,问题是我国长期未能解决碳纤维的制备技术。我国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进行研发,到“十五”时期,开始有民营机制的参与,行业发展也有了重大突破,但与国外相比仍有很大差距。比如高性能碳纤维长期仍依赖进口,并且受到西方的封锁限制。
石墨烯将成万亿级产业
京华时报:目前,石墨烯是否已经形成产业化?未来石墨烯开发市场空间大概有多大?
李义春:石墨烯在半导体产业、光伏产业、锂离子电池、航天、军工、新一代显示器等传统领域和新兴领域都将带来革命性的技术进步。凭借其特殊的物理结构和特质,在多个领域都将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一旦量产完毕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
从现阶段看,目前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化,石墨烯售价非常高。但未来一到两年,有望在几个方面形成突破,一是利用导电性,有望在动力电池方面有所突破;二是利用导热性,在散热材料方面,如LED的散热板方面,有望突破;三是利用其耐腐蚀性,有望在涂料方面形成突破。
京华时报:石墨烯产业发展,在国家和相关部门政策层面是否会出台支持政策?
李义春:近几年,石墨烯材料已经逐渐引起我国政府、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2012年,工信部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中的前沿新材料就包含石墨烯。目前,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围绕“石墨烯宏量可控制备”、“石墨烯基电路制造设备、工艺和材料创新”等方向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国际影响力逐步提升。现阶段在基础研究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已经出台了一个石墨烯重大专项。未来在产业方面,根据石墨烯产业推进情况,有望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启动一批重大专项。
京华时报:有人说石墨烯未来可以应用于触摸屏、海水淡化等领域,目前我国在这一块应用情况如何?
李义春:石墨烯触摸屏比现有手机触摸屏更加环保、便宜和耐用。从技术层面讲,该成果的问世有望缩短产业界对石墨烯材料8-10年产业化的时间预期。当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制造出了样品,石墨烯适用于接触屏范畴会在近一两年即有望发动。今年5月,国内首条年产3万平方米的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在常州正式投产,有望成功将石墨烯薄膜应用于手机电容式触摸屏,并实现石墨烯触摸屏手机小批量生产。但目前而言,虽然已经有实验室研究,并出来一些样品,结果也不错,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尚未达到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阶段。
联盟瞄准产业化创新
京华时报: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今年7月正式宣布对外成立。目前加入联盟的上市公司有多少家?都有哪些公司?有报道称金路集团牵头成立,这一消息是否属实?
李义春:目前联盟发起单位一共27家,其中高校6家,中科院研究机构4家,企业17家,基本囊括了国内从事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流单位。其中包括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联盟的核心发起单位包括清华大学、中科院金属研究所等,并不是由金路集团牵头成立。在石墨烯制备研发方面,金路集团的合作方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已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实现了石墨烯(层数在10层以下的石墨烯混合体)的制备,每批次能制备石墨烯30克。
京华时报:请问联盟成立有何意义?产业联盟能对石墨烯公司和产业发展提供哪些有价值的服务?
李义春:从石墨烯产业目前的发展进程看,石墨烯在散热、导电等特性的应用方面,已经到了尽快进行产业化的门槛。从基本的战略判断来说,大家应该联合起来再把产业往前推一把。另外,目前国内石墨烯企业良莠不齐,声称搞石墨烯的很多,但不少都是在炒概念,也容易误导公众及投资界,全国真正投入力量参与石墨烯研发的企业不超过二三十家。联盟的成立,就是希望将真正参与石墨烯研究的公司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团队,共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并不是瞄准基础研究,而是瞄准产业化创新。为此,联盟成立了六个委员会。包括标准专家委员会、专利专家委员会、资源专家委员会、产业技术专家委员会、产业促进委员会、国际合作委员会。
另外,目前联盟正在全国布局4个产业创新基地,分别在无锡、青岛、深圳和宁波。地方政府也会出台一些政策,汇聚国内外的创新团队,与当地产业相结合,推动石墨烯的产业化进程。(京华时报)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000532_2_6
力合股份(000532)
7月29日晚间,力合股份(000532)发布公告对石墨烯业务进行说明,承认公司间接参股公司从事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近日,部分网络媒体报道“全球最大规模石墨烯生产线启动”、“力合股份通过子公司力合光电间接持有常州二维碳素股权”。对此,力合股份称,公司没有直接参与石墨烯生产业务,公司间接参股的常州二维碳素科技有限公司主要从事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力合股份称,目前,二维碳素具备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的生产能力,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具体产量,该公司经营业绩尚无法预测。公司通过深圳力合高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力合华清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力合光电传感股份有限公司等仅间接持有二维碳素1.679%的股权,深圳力合光电传感股份有限公司所持二维碳素股权以成本法核算,投资收益的实现取决于二维碳素的分红情况。此项股权投资短期内不会对公司业绩形成重大影响。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000510_2_6
金路集团(000510)
公司与中科院金属研究所联合开发电池级石墨烯技术已于2012年11月11日对共同完成的“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通过了成果鉴定。公司截止2012年12月31日,共计投入资金600余万元,获得财政补助1300余万元。另外,公司在研石墨烯透明导电薄膜、石墨烯基三位网络散热材料、石墨烯基动力电池项目。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002319_2_6
乐通股份(002319)
2013年1月,公司与宁波墨西签署了《石墨烯油墨项目合作协议》,商定组建合资公司从事石墨烯油墨的研发和生产,计划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合资公司的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人民币,公司以现金出资人民币2400万元(占80%股权);乙方以石墨烯油墨的相关技术作价出资600万元(占20%股权)。宁波墨西承诺将以最优惠的价格向合资公司稳定提供石墨烯原料,双方将利用自身的营销网络帮助合资公司推广石墨烯油墨产品。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600516_1_6
方大炭素(600516)
公司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特种石墨生产基地,针状焦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综合产能也将位居全球炭素企业首位。2013年5月,公司收到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对“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石墨烯的方法”授予的发明专利权通知书。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600503_1_6
华丽家族(600503)
2012年7月,公司披露控股股东南江集团及皙哲投资、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刘兆平研发团队于2012年4月组建宁波墨西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投建的世界上第一条量产石墨烯生产线预计将于2013年建成投产。石墨烯属于高科技新材料,石墨烯产品的成熟并走向产业化还需后续大量的研发和投入。而南江集团暂无将石墨烯项目转让或指定给上市公司的计划。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000009_2_6
中国宝安(000009)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预计公司2013、2014的每股收益分别0.18元、0.22元、对应当前股价的市盈率分别为55、45倍,但未来看好公司在锂电池材料的布局特别是上游矿产的开拓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维持公司股价的2013年12块,2014年14块的目标。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成本上涨风险,锂电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锂电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汽车推广速度低于预期风险,人民币汇率走高风险
石墨烯产业达万亿级 金路集团实现制备
京华时报9月16日报道,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李义春日前在接受专访时表示,石墨烯技术含量非常高,一旦量产完毕将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产业。
李义春介绍,从现阶段看,目前石墨烯尚未真正形成产业化,石墨烯售价非常高。但未来一到两年,有望在几个方面形成突破,一是利用导电性,有望在动力电池方面有所突破;二是利用导热性,在散热材料方面,如LED的散热板方面,有望突破;三是利用其耐腐蚀性,有望在涂料方面形成突破。
针对7月成立的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李义春透露,目前联盟发起单位一共27家,其中高校6家,中科院研究机构4家,企业17家,基本囊括了国内从事石墨烯研发及产业化的主流单位。其中包括四川金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贝特瑞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等。其中,金路集团、伟星新材均为上市公司,而金路集团的合作方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已在现有实验室条件下实现了石墨烯的制备,每批次能制备石墨烯30克。(京华时报)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000009_2_6
中国宝安:业绩下降40%,布局锂电负极全产业链
中国宝安 000009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罗嘉全 撰写日期:2013-05-02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预计公司2013、2014的每股收益分别0.18元、0.22元、对应当前股价的市盈率分别为55、45倍,但未来看好公司在锂电池材料的布局特别是上游矿产的开拓以及新能源汽车的推广,维持公司"买入"评级,维持公司股价的2013年12块,2014年14块的目标。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成本上涨风险,锂电行业产能过剩风险,锂电项目进展不及预期风险,新能源汽车推广速度低于预期风险,人民币汇率走高风险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600516_1_6
方大炭素:价跌量升,2季度业绩持平
方大炭素 600516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 分析师:刘元瑞 撰写日期:2013-08-26
事件描述
方大炭素发布2013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5亿元,同比下降5.85%;营业成本12.66亿元,同比下降5.19%;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2.14亿元,同比下降17.26%;按最新股本计算,实现EPS为0.12元。
其中,2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5亿元,同比下降19.11%,1季度同比增速为12.52%;营业成本6.06亿元,同比下降22.48%,1季度同比增速为19.23%;2季度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06亿元,同比下降43.64%;按最新股本计算,2季度实现EPS0.06元,1季度EPS为0.06元事件评论
下游钢铁低迷,上半年业绩有所下滑:上半年公司炭素制品和铁精粉产量同比均有小幅增长,但下游钢铁低迷使得价格下跌,导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85%。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下,公司上半年毛利率同比仅减少0.47个百分点,主要源于民企在成本控制和内部管理方面的优势。另外,由于发行中期票据计提利息增多使得公司财务费用从去年0.75亿元上升至今年的0.85亿元。
因此,营业收入下滑与财务费用上升是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滑的主要原因。
在6月底完成定向增发募资以后,我们预计下半年公司财务费用率将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业绩的恢复。
价跌量升,2季度业绩基本持平:与历年规律一致,2季度铁精粉产量有一定的季节性恢复,不过由于矿价下跌,公司2季度营业收入水平与1季度相当。
尽管产量恢复释放带动2季度毛利率环比上升,但费用水平同样有所增加。综合来看,公司2季度净利润环比基本持平。
传统主业相对稳定,耐心等待募投产能释放带来品种结构调整:公司传统石墨制品与矿石业务业绩较为稳定,未来业绩增量主要依赖于非公开增发募投项目“3万吨/年特种石墨制造与加工项目”和“10万吨/年油系针状焦工程”。
按最新股本计算,预计2013、2014年公司EPS为0.28元、0.29元,维持“推荐”评级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600509_1_6
天富热电:发电量下降较快拖累整体收入增长,盈利依然有显著提升
天富热电 600509
研究机构:东莞证券 分析师:俞春燕 撰写日期:2013-09-03
投资要点:
事件:天富热电(600509)2013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86亿元,同比增长13.9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上涨42.86%;实现归属母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26.75%;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88元,同比增长19.75%。半年报业绩略低于预期。
点评:
发电量下降较快和天然气增长受限拖累整体收入。上半年公司自有电厂发电量仅13.64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4.21%。主要的原因有1、机组检修时间较多;2、按照“上大压小”原则陆续拆除部分小锅炉及机组,发电装机规模下降。然而,由于公共电厂陆续投运,公司供电量同比增长44.77%,弥补了发电量下降带来的损失。另外,天然气业务也因上游气源企业限制供应影响,同比仅增长21.87%,低于预期。因此自有发电量的下降和天然气业务增长的低于预期拖累了整体收入的增长,尤其是二季度收入同比下降3.76%,环比一季度出现明显下滑,预计下半年将有所恢复。
盈利能力提升较为显著。公司上半年整体毛利率达29.13%,同比增长3.6个百分点。净利润率11.14%,同比也增长近3个百分点。二季度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同比分别提升7个和2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较为明显的提升。分业务看,电力业务毛利率上升不到1个百分点,基本与去年持平。供热和天然气业务则分别增长3.3和3个百分点,是整体盈利能力提升的主要贡献力量。
费用增长较快,负债率明显下行。上半年公司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分别增长7.21%和19.47%,增长较快。其中,薪酬费用上升较大导致管理费用快速增长。借款利息和12天富债利息增加导致财务费用增长较快。从负债结构上看,公司上半年负债率仅有55.4%,较2012年下降17个百分点,负债率下降非常明显。得益于短、长期借款的还款力度加大,使得负债有下降较快。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的业务由需求的激增而有快速发展,并非其他火电公司只因煤价的下跌而带来的业绩提升,加上公司具有天然气等业务,具有高速成长性。因此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0.49元、0.85元和1.27元,对应13-15年PE为18.9倍、10.9倍和7.3倍。看好公司受需求带来业绩的强劲增长前景,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用电需求增长不及预期,投产机组延迟,天然气发展低于预期。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300064_2_6
豫金刚石:新建项目发力,下半年业绩将显著改善
豫金刚石 300064
研究机构:招商证券 分析师:张士宝,黄星,孙恒业 撰写日期:2013-08-15
豫金刚石公布中报,营业收入相对平稳,但受经济整体下行影响,公司营业成本相对较高,盈利同比减少13.3%,不达预期。下半年公司新建项目或将给业绩带来正面影响,预计下半年业绩将有显著改善,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豫金刚石公布中报,上半年盈利水平不达预期。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7亿元,同比减少2.7%,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6241万,折合基本每股收益0.10元,同比减少13.3%,扣非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5242万元,同比减少22%,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净资产收益率3.82%,同比降低1.47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总资产23亿元,同比增加9.4%,固定资产增长幅度较大,主要系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大幅增加所致;公司研发投入近1250万元,同比增加50%,主要系线锯、磨具及金刚石薄膜等制品技术开发所致;管理费用同比下降35%,主要系报告期内取消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所致;财务费用同比增加965万元,主要系借款利息费用增加所致;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长613%,主要系应收账款增加,计提坏账准备增加所致。
下半年主要看点:年产10.2亿克拉高品级金刚石项目。报告期内,公司年产10.2亿克拉高品级金刚石项目、人造金刚石微粉、大单晶、微米钻石线项目等正逐步推进,随着项目的进一步实施,公司将不断完善人造金刚石产业链,公司盈利能力将全面提升。目前预计,10.2亿克拉高品级金刚石项目部分设备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同时,下半年单晶和微粉将会出现量价齐升的局面。有鉴于此,预计上半年公司业绩是阶段性低点,下半年公司盈利水平环比将有显著改善。另外,公司董事会在6月末审议通过《关于终止公司股票期权激励计划的议案》,使得公司同期管理费用大幅降低,盈利水平进一步改善。
维持对公司“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目前公司业务已经涵盖了石墨矿、人造金刚石及设备、大单晶、微粉、微米钻石线、树脂线、砂轮等领域,产品线全线扩张,盈利能力显著增强。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3元、0.41和0.5元,对应PE为15.5X、11.1X和9.2X。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风险因素:建筑建材行业复苏进程和新建项目进展低于预期。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300108_2_6
双龙股份:业绩环比好转显著
双龙股份 300108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谭志勇,刘军,贾鹏 撰写日期:2013-08-28
业绩环比好转显著: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882万元,同比下降5.9%,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778万元,折合EPS0.13元,同比下降19.8%,主要原因是报告期内受国内经济形势影响,白炭黑市场不景气,公司白炭黑不能满负荷生产。值得注意的是公司二季度净利润环比增加了653万元,增幅116%,预计下半年以后形势会逐渐好转。
国内绿色轮胎标签法案出台在即:2012年2月工信部原材料司委托橡胶工业协会制定我国绿色轮胎自律性标准和轮胎标签非强制性分级办法,以及绿色轮胎产品自愿声明制度,2013年年底前将出台相关标准及法规,并将加快推进绿色轮胎行业自律标准升级为行业标准、国家标准,采用先自愿后强制性的步骤,预计到2017年开始实施绿色轮胎强制性分级标签法案。其中,在非强制性分级阶段中,到2015年争取实现50%的轮胎企业具备绿色轮胎的生产能能力,其中又有不低于50%的产能是绿色轮胎,也就是总产能的25%将会是绿色轮胎。公司目前仍在努力开拓客户过程中,绿色轮胎用白炭黑处于客户试用阶段。
投资建议:增持-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8元。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2015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6.5%、30%、30%,净利润增速分别为24.8%、31.4%、30.4%,增持-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8元,相当于2013年28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竞争加剧、需求低于预期
http://charts.stockstar.com/hs/qmpic_002068_2_6
黑猫股份:符合预期,略有好转
黑猫股份 002068
研究机构:国金证券 分析师:刘波 撰写日期:2013-08-28
业绩简评
黑猫股份8月24日发布中报,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4.4万元,同比下滑99%;EPS0.0元/股。公司预计1~9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0~1146万元,同比下滑90%~100%。符合预期。
经营分析
毛利率有所回升,Q2单季净利润恢复正数:公司Q2整体毛利率为13.4%,较Q1的11.8%有一定改善;单季度净利润1047万元,较Q1的-1130万元有明显好转,这也是公司自2012年Q3以来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二季度以来,煤焦油价格呈震荡走势,5月下旬由2800元左右涨至最高2920元,而6月底又跌回原水平,使得公司调价具有一定难度。毛利率有所好转,也是公司产品价格见底,继续降价空间不大所致。
唐山基地利润显著增长,优势布局获得成效:从公司各子基地看,上半年传统的利润贡献大户韩城、乌海和邯郸盈利水平均大幅下滑,营业利润率分别由2012年的4.2%、6.1%和4.7%下降到今年中报的1.2%、1.1%和0.7%;唐山基地的盈利能力则大幅增长,营业利润率从-1.7%上升至5.9%,贡献净利润1831万元。新建产能的盈利能力释放,表明公司布局正在取得成效,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
轮胎业加速扩产,公司济宁、太原项目将扩大市场份额:2013年春节后,胶价大幅下跌,轮胎企业盈利普遍增加,外贸需求较好,催生了一波投资小高潮。据《中国经济时报》报道,今年轮胎投资将形成全钢胎年产2000万套以上,半钢胎年产1亿套以上,相当于全行业产能约20%的增长,以广饶为中心的山东地区扩产速度尤快。公司的济宁基地20万吨/年产能将主要辐射山东地区,受益于山东轮胎产能的迅速扩张,投产后效益值得期待。太原4万吨/年扩产则将弥补原产能过小的不足,有助于实现规模效益。
盈利调整n下调公司2013~2015年EPS至0.04、0.10、0.18元。维持增持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