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人间烟火献给我家乡的伏羊节
(2018-07-17 14:48:36)
一碗人间烟火
献给家乡的伏羊节
昨天有幸与作协的朋友们参加了伏羊节。
节气转动就像千年的石墨,将这个火火的,烫烫的,烈焰般的伏天定格在7月16日。
在什么时节,到什么地方,吃什么?徐州人用味觉开启美学。
徐州的先民反其道而行之,运用万物相生相克,顺从五气的原则,烹调出了美味的羊肉,增补了夏日的烈焰,酣畅淋漓的每一口羊肉,每一碗汤
,在我们大块朵颐之际,身体的每一部分,每一个汗毛孔,都得到最大的开启,是用伏天最大,最强的热,挤出藏在身体每一个角落的凉。时间的思考,万千的奥妙,就在一碗人间烟火里,用美味的食材还能调剂身体。
伏羊节这天,来自各路的饭店厨师,要参加彭祖的伏羊节祭奠大典,举行盛大的仪式,点燃薪火,代代相传,今年也是如此。
伏羊节的羊肉一定要选用当地的山羊,没有调料的白煮,更凸显了自然的本味,鲜有的油脂融化在沸水之间,加上羊本身的骨髓,羊头,经过时间的千锤百炼,肉有劲道,有嚼头,酥灿欲脱,香气四溢的时候就要起锅,盛放。骨头是随着时间继续炖下去的,待到骨白无肉,汤如奶般浓稠,不再续火,用炉火继续保持温度,保持鲜香。羊肉的吃法多数是与温度连接在一起的。吃羊肉和喝羊肉汤都是极为讲究的。哪一个馆子,肉煮的好,哪一个馆子辣椒油炼的好,吃货们烂熟于心。白汤,粉肉,红油,油绿油绿的香菜,在一碗,一盆里组合,让人心里抓狂。
徐州伏羊节吃伏羊真是壮观。万巷人空,大街小巷能放下桌子的地方,塞满了吃伏羊的人。羊肉馆是不装修的,简单,裸露,在这样原汁原味的羊肉馆大家都能吃得起,大家都能来解馋,男人吃热了赤身,没有人责怪他们不文明,肥胖的,瘦弱的,年老的,年少的都在这里找到了底气,配上大腕烈酒,熬时痛快。一桌桌吃伏羊的人,吃得不是一顿饭,吃的是酐畅淋漓的感觉。三五好友早早的约好,天南地北的家乡人千山万水早早的约好,一同等待,一同走进这一天,仿佛是一个个即将出行的壮士,杀向了战场。大小羊肉馆里,雷声震天,杯子和杯子的撞声,声音和声音撞击,味蕾和味蕾撞击,烈焰和烈焰撞击,在酒精的作用下,整个徐州城沸腾了,整个城市的大街小巷流淌着火焰,整个徐州流淌着亲情,友情,整个城市弥漫着羊肉的味道。
徐州人生性豪爽,好客,重情义,讲义气,这种来自久远的精神遗留,前生之缘,后生之味,都有一个味道的诉说。绵延几千年,一碗人间烟火的汤,直至现在每年隆重举行的伏羊节,经过多少代的创建,找到了一个符合,诠释徐州人秉性味道,创造了一个浓重的精神世界。
心如故,味如初。徐州伏羊节守住了味觉,就是守住了徐州人的底气,它让中国,世界的人了解,认识了徐州。这就是徐州人记得住的人生情味-------浓浓的乡愁全在一碗羊肉汤里。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