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夜里的孩子》改变了世界对待特殊儿童的方式

标签:
杂谈 |
摘自《静夜的孩子》
伊迪丝·费舍尔·亨特 著
http://s7/mw690/727ddcc7tcc60e54f10a6&690
1842年,当格林兄弟和安徒生因创作童话故事而闻名于世的时候,一位英国著名作家来到了美国,为美国人朗读他写的一些故事。他的名字叫查尔斯·狄更斯,他的书有:《圣诞颂歌》、《雾都孤儿》和《双城记》。美国人为尽地主之谊,问他在访美期间有没有特别想见的人。他说“有”,在所有的美国名人中,有一个他最想见到的人,一个住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十三岁女孩——一个极不寻常的女孩。
女孩的名字叫劳拉·布里奇曼,她又聋又瞎,而且不会说话。那个年代,像劳拉这样的人会被当成被世界遗弃的人,或者被当做智力迟钝的人。他们通常会被关进救济院。
然而,在劳拉刚刚七岁的时候,波士顿的一名医生把她收进了学校,并且教给她几乎不可能学会的事情:识字和写字。如果一个人不能用眼睛把图像传递给大脑,也不能用耳朵把声音传递给大脑,那他能学什么呢?
狄更斯看到了劳拉取得的成就,并把这件事记在他的旅美日记中,还公开发表了这篇日记。四十年后,一位住在阿拉巴马州的妇女读到了狄更斯的文章,她的心激动起来。她有一个像劳拉一样的女儿。但愿他们也能够教会自己的女儿,她祈祷着。
她给波士顿学校写了求助信,但这时学校已经改了名字,叫做盲人培金学院。他们给她的女儿派了一名叫安娜·苏里瓦的教师。今天,安娜·苏里瓦老师和她的学生海伦·凯勒的成功故事已经传遍了全世界,家喻户晓,这部分是因为一部名为《奇迹创造者》的戏剧和电影。安娜老师第一次来看海伦的时候,给她带了一件由已经长大成人的劳拉·布里奇曼亲手制作的礼物:一个布娃娃。
后来,海伦不仅仅学会了识字和写字,还学会了说话。她的名声越来越大。但不幸的是,创造这个奇迹的人——劳拉却被人遗忘了,只有很少的人还记着她。在这很少的人中有一个叫伊迪丝·费舍尔·亨特,她的妈妈曾在马萨诸塞弗拉铭哈姆学院上学,教过劳拉的一位老师当时在这所学院里工作。妈妈把劳拉的故事讲给了伊迪丝听,而伊迪丝又把这个故事告诉了她的孩子,但当孩子们到图书馆寻找有关劳拉的书的时候,却一无所获。
因此,伊迪丝钻进了顶楼里和图书馆的地下室,翻阅布满尘土的书册、报刊和日记,寻找着一个又瞎又聋、又不会说话的孩子的故事。由此,她改变了世界对待特殊儿童的方式。下面是《静夜里的孩子》一书的开篇。
◆◆◆
第一章
没有窗户和门的房间
一个小女孩坐在一块突出来的花岗岩上,岩石下面是湍急的溪水。她的腿离水面很近,不停摇晃着。她的手里握着一根长长的棍子,棍子那一端深深地插入水中。
小女孩名叫劳拉。在这个五月初温暖的日子里,融化的雪水增加了小溪的流量,小溪几乎变成了一条河。溪水的漩涡好像要从劳拉的手中拽走小棍。她尽力紧紧地抓住小棍。她可不想让小棍冲走,除非小溪先把她冲走。
劳拉旁边坐着阿沙·泰内叔叔,他紧紧地抓着劳拉的胳膊。他知道,劳拉虽然已经七岁了,但不像大多数七岁的孩子那么强壮。她肯定也不会像在新汉普郡五月初涨了水的小溪一样强壮。他可不想让劳拉跟着她的小棍一起卷入水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