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相对论与黎曼几何-14-匀加速参考系上的Alice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blog/recommendico.gif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精选
张天蓉
已有 5582 次阅读
-------------
常考虑光滑(或分段光滑)的世界线.具有正静止质量的质点的世界线是一条类时曲线.具有零静止质量的质点(例如光子及其他一些零质量的基本粒子的非量子模型)的世界线是一条迷向曲线.时空中任一点被看成是一个世界点,即一个(潜在)事件,每一条类时或迷向曲线被看成某一质点的(可能的)世界线.根据测地线假设(Geodesic Hypothesis),不受非引力场影响的一个质点的世界线是时空测地线.世界线:的单位切向量于是一个四维速度向量
------------------
14.
有3个人:Alice、Bob、和Charlie。假设Bob和Alice,从出生开始就分别坐上了相对于地球静止参考系作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宇宙飞船B和A,而Charlie则一直留在地面。我们感兴趣的是,这3个人分别体验到的时空世界是怎么样的?假设Charlie所在的地面附近是一个平坦时空,图2-14-1a是Charlie在他的闵氏2维时空中画出来的Bob和Alice的世界线。在Charlie的图中,是将整个飞船视为一个点。那么,从他们两人的世界线能看出些什么呢?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411/07/0841253g752g2cp9bj9h93.jpg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图2-14-1:匀速运动参考系和匀加速运动参考系
从上面两节的分析可知,Charlie在他自己的坐标系中静止不动,世界线是垂直向上的直线;Bob的飞船作匀速运动,世界线是一条指向斜上方的直线;Alice的飞船作匀加速运动,世界线是一条双曲线。不妨假设Bob和Alice的生命很长,至少相对于我们考虑范围内的2维时空而言是如此。那么,首先我们可以观察到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观测者有如下差别:作匀速运动的Bob在他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可以看到整个2维时空中的事件,但对作匀加速运动的观测者Alice来说,却不是这样。“事件”是2维图中的一个点(某时某处),某观测者“可以看到事件”的意思是说,从这个事件发出的光,即在2维时空图上从事件点向上方画的两条45度斜线之一,将与该观测者的世界线相交。匀速运动的直线可以和图2-14-1a中任何位置点发出的光线相交,说明Bob可以看到整个2维时空。如果观察一下Alice的双曲线的世界线,情况就不一样了。Alice所能看到的时空事件很有限。比如说,图2-14-1b中所示的事件S1、S2,发出的光线(向上的绿色小箭头)到达不了Alice所在的双曲线,即不会与双曲线相交。而Alice发出的光信号,又到不了S2、S3处。所以,Alice能够传递信息的空间只有图中右边双曲线所在的未涂阴影的部分。也就是说,对作匀加速运动的Alice而言,存在一个“事件地平线”(event
图2-14-1c只画了2维时空图的第一象限。我们仍然假设这是一个相对于地面静止的参考系中观测到的平坦时空。现在,我们将图a中所描述的情形改变一下。设想在时间t=0之前,A、B、C三人都在地面上,t=0的那一刻,Bob和Alice坐上了匀加速运动的宇宙飞船,Charlie仍然留在地面。因此,在开始一段时间之内,Alice和Bob及宇宙飞船的世界线都是图中所画的那条双曲线。在t=0之后,飞船发出的光信号能够与地面上Charlie的世界线相交,说明Charlie可以“看”得见Alice和Bob。然而,对作匀加速运动的飞船来说,不能收到Charlie在t>0之后发出的任何信号,因此,飞船中的Alice和Bob看见的Charlie只是t=0那一刻的形象,Charlie后来的变化已经消失在飞船的“视界”之外。
不过,假设在图中B1所表示的那个时空点,Bob不小心从飞船上掉到了茫茫无际的宇宙空间中。之后,Bob继续飞船B1时刻的即时速度V,在空中作匀速运动。因而,Bob脱离了飞船的世界线,他的世界线变为一条在B1点与双曲线相切的直线,见图2-14-1c。问题是:从B1之后,Alice还能看见Bob吗?Bob和Charlie之间又如何呢?
从图c中可见,Bob的世界线从B1,经过B2,将穿过刚才提到的“Alice的视界”,后来到达阴影部分中的B3。还没有穿过视界之前,Bob发出的光信号,可以被Alice接收到。只不过,从Bob发出信号,到Alice接受到信号的时间,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长……。当Bob接近“视界”的时候,传输的时间趋于无穷大。也就是说,实际上,Alice看见的Bob,已经凝固在Bob的世界线与视界相交的那一点。或者说,Bob已经走出Alice的视界了!
除了光信号的传输时间变得越来越长之外,Alice还能观察到Bob发出的信号因为多普勒效应而产生的红移。信号的红移也是越来越大,频率越来越低,到最后Alice无法接受到为止。
在Bob掉进宇宙空间作匀速运动之后,Bob和Charlie之间的光通信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了,只是信号到达对方延迟一段时间而已,这是正常情况就有的现象。他们两人都感觉不到Alice所体验到的那条“视界”的存在。对他们两人而言,周围的2维时空均匀而各向同性,处处都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本来是一个平坦的闵可夫斯基时空,作匀加速运动的Alice却观察到一些不一般的现象。在Alice的世界中存在一个“视界”,视界之外的事件,将在Alice的眼中消失,这些怪异之事,有些类似于Alice曾经听过的,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弯曲空间中的“黑洞”。按照经典广义相对论对黑洞的描述,黑洞周围也有一个视界,据说视界之内是一片漆黑,连光也无法逃离,所以谁也看不见它,Alice想,就像我现在看不见视界外的Charlie和Bob一样。对Alice而言,她的两个朋友都好像“掉进了黑洞”。
Alice还知道有一个名字叫做霍金的传奇残废人,是坐在轮椅上专门研究黑洞的。他研究黑洞最有名的成果是叫做“霍金辐射”。说的是:其实黑洞并不是绝对的黑,它也有一定的温度,因而会有热辐射现象。就像我们坐在炉子旁边感到温暖一样,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辐射。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411/07/0841274ar77rk1yc7yf67d.jpg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图2-14-2: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Alice对她所在的飞船世界很好奇,既然这儿也如同黑洞附近一样,存在一个“视界”,那么,在视界附近,是否也像黑洞附近那样,会有一个更为温暖的背景呢?不过,Alice想,这种效应肯定非常小,靠人体的感觉是很难试验出来的。Alice记起他们三个人都随身带了一个高度灵敏的粒子探测器。因此,聪明的Alice开始注意她的探测器上的读数。开始时,探测器似乎没有什么动静,但随着时间流逝,宇宙飞船越来越接近视界时,探测器叮当叮当地响了起来,并且,越接近视界,探测器响的次数就越来越多,这说明它接受到了视界附近的辐射。
而Bob和Charlie身上的探测器,始终没有任何动静,这是他们能够理解的,因为他们所在的惯性参考系中观测到的是闵可夫斯基空间的量子基态,即绝对温度为零的真空态。但是,闵可夫斯基空间的真空态与加速参考系中的观察者能看到的真空态是不一样的。加速参考系的真空态能量低于闵可夫斯基空间的真空态能量。所以,闵可夫斯基空间的真空态,对加速参考系中的Alice来说,不是真空态,而是一个有一定温度的,比真空态能量要高的某个热力学平衡态。因此,Alice才会发现在“视界”附近时,她处在一个温暖的、热辐射的背景中。这种加速运动的观察者可以观测到惯性参考系中观察者无法看到的黑体辐射的效应,叫做“安鲁效应”,是1976年由当时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威廉·盎鲁(WilliamG. Unruh)所提出的【1】。
如上所述,Alice和她的宇宙飞船这种作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2维时空中的世界线,是一条两端无限趋近原点光锥线的双曲线,光锥线便是参考系中观察者的“视界”。如果Alice的匀加速度是a的话,可以证明,这条双曲线与x轴的交点,位于x=1/a2的位置。不失一般性,可以假设a=1,那么,双曲线与x轴的交点,就位于x=1。
现在,我们进一步考虑加速度为2、1/2、1/3、1/4……等等情况的参考系。也就是说,除了Alice所乘坐的宇宙飞船之外,地球上的科学家们还发射了好多个加速度不相同的宇宙飞船,形成了一个宇宙飞船群。群中的每一个飞船在2维闵氏时空中都能划出一条双曲线。这些双曲线都以同一条原点光锥线为渐近线,加上从原点出发的辐射状等时线,在2维时空中形成一组特别的坐标系,叫做伦德勒坐标系(RindlerCoordinates),见图2-14-2b。闵可夫斯基时空是平坦的,平坦时空中可以有曲线坐标,正如在2维的平面上有直角坐标系,也有极坐标系一样。伦德勒坐标系便是平坦闵氏空间中的曲线坐标,因为它是由匀加速观测者的世界线构成的,所以也叫加速度坐标系。
伦德勒加速度坐标系不仅可以用来模拟和理解“黑洞”,也被人用来解释“贝尔的飞船佯谬”(Bell's spaceshipparadox)。之前讨论过的双生子佯谬,人们质疑的是时钟变慢的效应,而飞船佯谬质疑的则是空间的“尺缩效应”。
http://image.sciencenet.cn/album/201411/07/084128ahy1sycfczbbctcv.jpg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图2-14-3:贝尔的飞船佯谬
有两艘用绳索连在一起的宇宙飞船。地面上的操作者让它们以相同的加速度同时从静止开始运动。那么,在以地面为静止的参考系中的观察者看来,两艘飞船的速度在任何时刻都是一样的,因而,两艘飞船间的空间距离保持不变。由于飞船和绳索都以高速运动,它们会有“尺缩效应”。空间的距离不变但绳索的长度却缩短了,绳索应该断裂才是,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绳索不会断。到底“断”还是“不断”呢?不想在此多加讨论,有兴趣者可参考wiki【2】。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ueditor/dialogs/attachment/fileTypeImages/icon_default.png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参考资料:
【2】http://en.wikipedia.org/wiki/Bell's_spaceship_paradox
--------------------
常考虑光滑(或分段光滑)的世界线.具有正静止质量的质点的世界线是一条类时曲线.具有零静止质量的质点(例如光子及其他一些零质量的基本粒子的非量子模型)的世界线是一条迷向曲线.时空中任一点被看成是一个世界点,即一个(潜在)事件,每一条类时或迷向曲线被看成某一质点的(可能的)世界线.根据测地线假设(Geodesic Hypothesis),不受非引力场影响的一个质点的世界线是时空测地线.世界线:的单位切向量于是一个四维速度向量
------------------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77221-841732.html
上一篇:相对论与黎曼几何-13-四维时空
下一篇:相对论与黎曼几何-15-引力场方程
16 沈律 张士伟 应行仁 黄永义 康建 徐传胜 李颖业 李轻舟 张颜荣 ybyb3929 forumkxlengyonggang qiue jiareng ychengwei vivik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586146&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26]iytbboy
2015-5-23 17:58 -
张老师,对于贝尔的飞船佯谬,看了wiki上的链接,觉得哪里说的绳子会断的解释不能令人满意(或者是我看的一知半解),一方面说看起来两个飞船间的距离变长,而由物理组成不变(physical
constitution is
unaltered)得出绳子的长度为L不变,所以认为绳子断了。我觉得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但是数学不好,不能从数学工具上把它推翻,但我想通过其他的方式试着描述如果这个结论错了,那应该是怎样的,恳请张老师判明是否合理:
1. 借用上面网友的假设,认为飞船的长度不能忽略,那么按照上面的结论,飞船一旦开始加速,由于连着头尾的材料要断,飞船就开始在飞行方向上解体,我只能直觉这是不对的;
2. 认为绳子不断、飞船不解体的景象,加速时的飞船周围的空间是不均匀的(加速度和引力场等效,引力场引起时空的弯曲):有一定长度的飞船一直在加速,加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船舱头部、对飞船很熟悉的飞行员回头看了下船尾,“看上去”飞船真的是变长了,吓了一身冷汗,冷静而严谨的飞行员果断拿出随身携带的卷尺,把卷尺一头伸长到船尾,在船头读数,发现长度没变。飞行员觉得很奇怪,于是从船头“看”向船尾,发现尺子上的刻度看上去并不是均匀的。
3. 所以绳子还是那根绳子,没有变长,没有变短,只是从任何瞬时的惯性系下来观测时,期长度看上去发生了变化。
请张老师指点,谢谢~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069347&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25]tpmac
2014-11-16 00:34 - 老师,谢谢您的解答。如果长度不能忽略的加速中的火箭可以用rindler坐标来描述,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火箭尾部的时间流逝得比火箭头部慢?假如Alice在这个火箭的中间位置,她是否应该观察到火箭头部的钟比她自己的钟走得快,火箭尾部的钟比她的钟走得慢呢?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069347&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24]tpmac
2014-11-16 00:03 - 老师您好,我想再问一下,rindler坐标可不可以用来描述恒定加速中的很长的火箭?即火箭的长度不能忽略,不能将火箭看成质点。例如在图2-14-2右边的图中,可以将火箭头部的世界线和火箭尾部的世界线看成图上两条不同的双曲线吗?这样是不是意味着火箭头部和尾部的加速度不一样?
- 博主回复(2014-11-16 00:21):是的,头尾加速度不一样。rindler坐标系可以看作一大串加速度不同的宇宙飞船,但它们之间距离固定。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069347&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23]tpmac
2014-11-15 01:17 - 张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假如Alice测量她与视界之间的距离,她测得的这个距离是一个有限的量还是无穷大?
- 博主回复(2014-11-15 22:25):你的问题很有趣。我想也许Alice无法同时测量她和视界间的空间距离,因为rindler坐标的同时线是从原点发出的辐射线。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349703&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22]王国强
2014-11-14 16:38 -
但是等效原理说的就是任意时空点的无穷小邻域中的等效啊。
由此可以继续推论,假如Alice的飞船是一个有足够质量的小天体,其表面引力场强度足够,那么当船员David在运动加速度与引力场强度正好抵消的那一点上进行观测的时候,其视野将是完整的二维时空,与其它惯性系观者的视野一样。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349703&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21]王国强
2014-11-13 11:58 -
嗯,那么由等效原理可知,即便宇宙是静态的,由于身处地球的引力场中,我们仍然面临一个观测“视界”,这个视界的大小由观测者所在的引力场的强度所决定。
因此,我们必然身处一个黑洞之中,即便宇宙是静态的而非膨胀的。 -
博主回复(2014-11-14
00:36):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1.gif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但是,地球的引力场是不均匀的,不能等效于一个匀加速运动参考系。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1440430&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20]ybyb3929
2014-11-10 11:24 -
有3个人:Alice、Bob、和Charlie。假设Bob和Alice,从出生开始就分别坐上了相对于地球静止参考系作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的宇宙飞船B和A,而Charlie则一直留在地面——则肯定他们各自的坐标系是空间坐标系,物理上的坐标系的坐标变换是相对运动空间坐标系之间的坐标变换,故此,相对论一定是错的
博主回复(2014-11-7 20:00):这么简单就得出结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的,就是这么简单就可得出结论了,因为学过物理基础都很容易明白,具体详见:
http://tieba.baidu.com/p/2825934480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19]李铭
2014-11-8 23:37 -
图中Alice的视界就是那条从左下角到右上方的45度直线,她不能看见这条直线左边(视界之外)的时空中发生的任何事件。
================
我还是觉得有问题。你的渐近线是45度,这就是光锥。匀加速运动是可以进入光锥的,能与C通信。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18]李铭
2014-11-8 17:46 - 光锥是45度对角线。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17]李铭
2014-11-8 17:45 -
这儿所画的光锥,是双曲线的渐近线,
====================
哦,原来如此! 这个渐近线不叫光锥。光锥是光速极限的边界。建议你把图中的光锥该成渐近线锥。 -
博主回复(2014-11-8
21:29):谢谢你的建议,有你这样认真而执着的博友是很难得的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677221&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16]张天蓉
2014-11-8 15:59 -
最后的说明:
双曲线的方程:x**2 - t**2 = 1/a**2,a是加速度
原点取在双曲线渐近线光锥的顶点,不再多言。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677221&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15]张天蓉
2014-11-8 14:58 -
回李铭及其他误解的读者:
这儿所画的光锥,是双曲线的渐近线,如果你硬要把双曲线画在通过目前的原点的话,这个光锥的顶点便移到了原点的更左边,我所讨论的空间范围也移过去了。此外,也与加速度大小没有关系。望大家仔细理解。并请看我给3楼的回复。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14]李铭
2014-11-8 10:18 - 你图中的Alice,如果加速度小,她也会飞进光锥里面,跟Bob一样,可以通信。所以,双曲线世界线也可能通信的。
- 博主回复(2014-11-8 15:09):见上面评论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13]李铭
2014-11-8 09:30 - 我不明白张老师怎么一下子绕住了。如果Alice一开始从原点出发匀加速,也是走双曲线,只要没有超光速,她都位于光锥之内,怎么不能通信啊?只有当她超光速飞出光锥,进入类空,她才失去联络啊。
- 博主回复(2014-11-8 15:07):😄这次是你”绕住了”!
-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magic/hidden.gif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12]用户名
2014-11-8 01:18 - 评论已经被科学网删除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677221&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11]张天蓉
2014-11-7 23:36 - 类空、类时、类光是两个事件之间的相对关系,请看上一节四维时空中的定义。只有类空矢量、类时矢量、类光矢量。没有什么绝对的“类空区域”,但可以说某事件是在另一个事件的“类空区域”中。对匀加速运动世界线而言,+45度渐进光锥线左边的事件(图1b中红色箭头所指方向),不能被Alice看到,-45度渐进光锥线左边的事件(图1b中蓝色箭头所指方向),不能看到Alice。这是造成匀加速运动参考系存在“视界”(event horizon)的原因。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10]李铭
2014-11-7 23:03 -
博主回复(2014-11-7
22:26):不是这样的,看我的图中,匀加速世界线上不可能有与45度光锥线左边部分相交的类时线。
==================
这是因为你这个Alice 一开始位于类空区域,加速度大。如果加速度不够大,也可以进入类时区域光锥内部。 - 博主回复(2014-11-7 23:20):什么叫:“你这个Alice 一开始位于类空区域”,类空、类时是两个事件之间的相对关系,没有什么绝对的“类空区域”。无论你将Alice位于哪儿,只要她是作匀加速运动,就对应于一条双曲线的世界线,对双曲线的世界线而言,她和时空中的一部分是不可能通信的。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9]李铭
2014-11-7 22:17 -
博主回复(2014-11-7
21:54):我的意思就是说,空间中任何一点总能作出一条类时线与匀速直线相交。但不是每一点都能作出类时线与匀加速的双曲线相交。
=================
匀加速世界线只要还没有超光速,是可以通过类时线与静止系相交的。 - 博主回复(2014-11-7 22:26):不是这样的,看我的图中,匀加速世界线上不可能有与45度光锥线左边部分相交的类时线。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8]李铭
2014-11-7 21:29 - 第一幅b图(中间那幅)是很误导的,好像Alice 是因为加速而失去联络的。这是不对的。只要她处于光锥之外,即使她静止,她也是失去联络的。类空间隔不可联络,跟加速不加速无关。
- 博主回复(2014-11-7 21:54):我的意思就是说,空间中任何一点总能作出一条类时线与匀速直线相交。但不是每一点都能作出类时线与匀加速的双曲线相交。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7]李铭
2014-11-7 20:59 - 我说的BOB就是你文中的Bob啊。他的世界线有一段在光锥之外,他在那儿是看不到光锥之内的世界的。
- 博主回复(2014-11-7 21:53):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我的意思是说,在匀速运动那条世界线上(是一条线,不是一个点),总是有可能可以看到整个空间,也可被整个空间看到。当然是要互为类时的关系。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542302&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6]徐传胜
2014-11-7 16:55 - 好文!
- 博主回复(2014-11-7 20:01):谢谢。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5]李铭
2014-11-7 16:43 - 第一幅图中BOB也有一段(光锥之外)是看不到o点出发的完整世界的。
- 博主回复(2014-11-7 19:58):不知道你的BOB指什么,不过我想你说的有你的道理,我会仔细检查下。谢谢。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222979&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4]李铭
2014-11-7 16:18 - 第一幅图有点毛病。Alice和Bob应该从同一地点出发,这样开始有一段时间他们三者是相互能看到的。只有当ALICE的速度超过光速飞出光锥以外才失去联络。
-
博主回复(2014-11-7
19:57):第一幅图a的目的主要是想画出这三种运动状态的不同的世界线,不想涉及到他们什么时候在一起,什么时候分开等等。
http://blog.sciencenet.cn/static/image/smiley/comcom/4.gif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http://bbs.sciencenet.cn/uc_server/avatar.php?uid=89358&size=small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TITLE="安鲁效应和伦德勒坐标:
靠近黑洞时也能感到“温暖”的"信息熵"辐射" /> -
[3]qweixin
2014-11-7 13:08 - 对A、B,为何t=0时,x≠ 0?
- 博主回复(2014-11-7 20:47):打错字:“那一条机械曲线”,应为“那一条双曲线”
- 博主回复(2014-11-7 19:53):在匀加速坐标系中,习惯将原点选在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的交点。坐标系中所有的双曲线都以这两条光锥线为渐近线,越接近光锥的双曲线,具有更大的固有加速度,实际上,光锥本身也属于这一族双曲线之一,它对应于固有加速度为无穷大的那一条机械曲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