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无风雾轻缭,南线登顶风光好——登顶苍山马龙峰

若有缘份,在心灵深处珍藏,相见定是必然。山峰依然,何人指点?人间五月芬芳去,山中杜鹃未盛放。2017年5月21日(星期日)一个雨后的晴天,绕山绕水,耗费了许多体力,我们成功登上苍山最高峰。
在没有修建苍山洗马潭大索道之前,登苍山最高峰马龙峰,通常都是从三月街后面的村庄经中和寺,上大黑顶、洗马潭、玉局峰山脊直上主峰。马龙峰自有史以来就在那里,大理人的苍山,只要你有能力,安全自负,你什么时候想登你就去吧。
索道修通后,可以乘索道上山,登顶马龙峰还真是很轻松,省去了很多山路。所以有许多人就可以很自豪的声称,自己登上了苍山最高峰。
然而,这种捷径又成为了历史,你花了钱,乘索道上去了,人家不让你经过(通过、走出)洗马潭景区控制范围,说是保护苍山(也说为了你的安全),彻底切断了你从正面山路上马龙峰的通道。对许多人来说,你没有关系,没有帮你通融,登顶马龙就成了一种空想
我们真不愿意受人控制,不经过你管辖区,另辟蹊径,享受着更为美丽的户外运动过程。
隔山隔水,我们穿越;东北切断,绕道西南。山路茫茫,途中有了更多更美的风景,有如红尘初见,总有无法意想的惊喜!
从龙溪南岸逆流而上,经玉带路,进入苍山深处,山花遍野,盈盈暗香……
路越走越长,山越上越高,东边日出,西面无晴,看似无睛却有情。
看那风静云漫,风来雾乱,一种自然的变换,一种如仙界般的美轮美奂。
此时,有一种任岁月静好,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情 ,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如歌般舒缓,如诗般朦胧……
约中午11:03时,在一种梦游般的感觉中,登上了马龙次峰(海拨约3800米)。峰顶北望,马龙、玉局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山间云飞,我们也隐现于白云中了。轻风阵阵,花香扑面而来,让人如梦如幻!
从马龙次峰至主峰,中间还隔几座无名小山峰和龙溪。所以还必须一路向北,山路起起伏伏,沿着山脊时上时下,越穿于松林和杜鹃花丛中,山脊两边岩石如刀辟斧砍,十分险峻。
行走中心情有些紧张,因此,在冷风中仍然汗流浃背。当然对摄影爱好者来说,再艰险的路也必须去记录那些美丽或险峻,也许一个瞬间便成了一生岁月里的风景!
约下午1:30时,到达龙溪源头。这里的水质美到没有判别标准(只能称超级了)。找出器皿尽情装满,然后有如野马,将头直接申向溪流饮用(此时龙溪暂定义为饮马溪)。
若是有缘,定能相见。其实我们距马龙峰顶不远了,一条条小溪流,静静地从高处流下,汇入龙溪主流。我们顺着溪流中的石头(没有路)向上攀爬,由于海拨不断快速升高,坡度大于70度角,非常费力,中途多次休息调整呼吸。
隔着云,隔着雾,马龙主峰象是在时光的另一端,贴近岩石,聆听大山深处的呼吸,我心安静如初。呼吸着湿润的空气,看着天空下的山峰,时明时暗,神圣的峰顶依然无法看清。登上一道刀辟一般的山脊,路太险太高,使我想起李白的《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还真有"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之感。
从马龙峰南面爬上刀锋一样的山脊,并向西在走过刀锋,然后从山脊北侧下行至两个山峰中间的小箐沟,沿箐沟向南翻过小垭口,从西面的岩石登峰,真是绕着山峰走了大半个圈,终于登上了神圣的苍山最高峰。
一个蓝球般大小的金属球和大理石的标志碑,明显地立在峰顶,几堆乱石堆成的尼玛堆像征着某些登峰团队的激情和功绩。其实此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激动,用一刻钟时间,静静地峰顶走走看看,拍照留念。
从马龙峰返回时顺随登顶玉局峰(系苍山的第二高峰),然后进入洗马潭景区(控制区内的管理人员收工下山了),穿过景区沿索道的山路(龙溪北岸),于下午7:00回到玉带路,约7:50时返回214国道。
阅读 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