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蒯辙元:港视不获发牌的真正原因

(2013-11-01 11:14:40)

           港视不获发牌的真正原因

 

      蒯辙元

 

来源:《亚洲周刊》  2013.11.1

 

王维基不被发给免费电视牌照,究竟原因是何?归纳起来,主要是:

第一,专家咨询报告认为香港大气电波和受众市场仅可容纳4个拍照牌,而王维基一边申请牌照,另一方面却又去洽购亚视,如果政府发给他牌照,他又购买了亚视,那就一人拥两牌,显失公平。

 曾荫权时期的政府专家咨询报告,表明本港最多只能容纳4个免费电视牌照:上届政府委托广播事务管理局,即现通讯事务管理局调查免费电视市场研究报告,报告明确指出,倘再加一个免费电视牌照,市场尚能容纳,倘再加两个就已经在边缘了,再加3个则一定不能生存,只会造成恶性竞争。

 在发牌过程中,王维基一直在洽购亚视。事实上,市场上早前已经流传出王维基曾透过亚视前股东查懋声搭路,开价6亿元希望收购亚视。尽管王维基一度否认,而收购问题至今未有结果,但已引起当局忧虑,一旦特首会同行政会议发牌予王维基的港视,而王维基收购亚视成功,则届时王维基一人就会拥有两个电视牌照,将会显失公平。到时难保王维基不去倒卖牌照,掏一桶金就甩手,这样会令市场混乱,不利于免费电视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有违当局发牌的原意。

第二,王维基卖掉了自己的宽屏,因此他如果拿到免费拍照,也需要向无线、有线、亚视租用人家的频道,比起有自己网络频道的Nowtv和有线来说,显然没有人家有优势。

王维基出售了自己的其香港宽带,以后免费电视传送就需要租用别人网络,这必然令成本大增。尽管王维基声称,在出售香港宽带时,已列明港视有权免费使用香港宽带的网络20年,所以「不涉及租金与成本等网络传送成本问题」,但始终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九仓旗下的有线宽带通讯有限公司及电讯盈科拥有的香港电视娱乐,无论从宽带的覆盖率还是财政支持等方面比较更是高下立见。

第三,被曾荫权政府误导。曾荫权明知专家咨询报告认为香港有四家免费牌照较为适宜,但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却硬要发三家,吊起来了王维基的胃口,但最后曾荫权又不了了之,把这个破烂摊子丢给了梁政府。

上任特首曾荫权于去年2月,大概想拉拢商家等原因,倾向增发3个免费电视牌照,但当时专家咨询报告明确指出,本港只能多容纳2个免费电视经营者,但由于发牌决定一定会掀起政治争议,曾荫权又接近任期结束,不希望由自己挑起争端,故当时确倾向发3个牌照,但由于发3个牌确不符合报告的结论,故他直至离任都没有作出任何正式决定,而是将有关问题留待今届政府解决。今届特首梁振英根据专家咨询报告、政策及相关规定,最终决定发放2个牌照。

    第四,王维基一口气要搞30个频道,有无相应财力令人生疑。其他免费电视台频道都会有中文、英文频道各一个,是免费电视的最低要求,但王维基提出30个频道,没有一个是英语的,不符合有关要求。同时,顾问报告觉得王维基做节目的策略是最低分,就是把资源平摊在30个频道:港视要在启播6年内提供30个频道,这必然扰乱市场秩序,政府曾建议港视减少频道,但响应说不予采纳。

    第五,用人不当。王维基没有什么政治用心,只是个商业动物。发牌风波闹大之后,王维基三番四次表明并非与中央对抗,也相信不是北京针对他,此番言论,显然是不想风波卷入北京因素,自绝后路。不过,北京可能不是针对王维基,但何安达、陈健民,这些都是北京『高度关注』的敏感人物。但他用了何安达、陈民,这就让人产生两个疑问:

何安达是曾荫权的爱将,如果政府发给王维基牌照,社会上会否认为这里存在利益输送问题?就像曾荫权给黄楚标数码广播,然后又去租黄在深圳的豪宅?看看曾荫权原来班底中的刘细良,离开政府之后就倒向反政府、泛民立场,如果王维基拿到牌照,会不会成为类似刘细良的另一个“主场新闻”?

王维基跟陈健民早有渊源,97年更找后者入自己的电讯公司当独立非执行董事,至今年7月才终止。这段关系不可能不令『有关方面』起戒心。自上届政府启动增发牌照程序后,竞标者被『查身家』,资金来历、个人作风、与反对派传媒关系等等,一一打上问号,发牌于是按着不放。直到今年初,陈健民成了『占中』三大搞手之一,政治立场表露无遗。陈健民是占中搞手,急需要媒体为其宣传,以陈和王的深厚关系,王若拿到牌照,会否为陈利用?

前时,陈健民在民主党占中商讨日上声称,最近免费电视牌照事件令社会觉醒,对占中的支持度都有所提升。更令人起疑。

总之,王维基拿不到牌照,要好好想想自己的失策之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