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观点仅是个人观点,请勿对号入座!谢谢!
现状:早教机构门口门庭若市
有很多0~6岁孩子的家长都给孩子报名参加了早教课程,咿呀学语的孩子已经开始接触英语,蹒跚学步的孩子正在上社交课,家长们正坐在门口等待自家孩子下课……高昂的学费,五花八门的早教内容,还有趋之若鹜的家长,为的只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似乎,送孩子参加早教课程已经成为一个正常的事情。
岚岚妈妈不禁去想在这股“早教风”背后,家长们是否理智,为什么早教机构在生意如此火爆、送去真的对孩子好么?
岚岚妈本来就不愿意过早将孩子送入幼儿园,更别说早教机构,下面跟我一起看看德国幼儿教育是怎样的情况。
德国宪法规定禁止过早开发孩子智力
中国的家长们每年平均花费2~3万元的人民币送孩子去早教机构进行“早教”,早教课程真的能让孩子受益么。众所周知,德国人获得诺贝尔奖人数占全世界总数的一半。记者了解到,德国宪法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象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德国人认为教育重点在于:1.培养基本社会常识2.动手能力。3.保护孩子情感胚胎,浇灌情商.所以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在一篇德国的报刊文章中,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老师进而解释到,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德国一位有关的教育专家告诉记者,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首先是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其次是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最后是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中国式教育不用岚岚妈多说了,更不要提什么早教机构了,除了扼杀了孩子美好的童年外,我们还会做什么?当然这也是个人观点,欢迎各位爸爸妈妈发表一下个人观点哦!!
最后我也掂量着,岚岚要上幼儿园了,我该怎么办!呵呵!!下次分享日常岚岚芭比如何教育岚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