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的魅力
(2012-09-11 20:12: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师智慧 |
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
修辞的魅力 |
||
作者姓名 |
王传霞 |
所属单位 |
威海市第一中学 |
联系地址 |
威海一中语文组 |
联系电话 |
06315807695 |
电子邮箱 |
haibianliuyun@126.com |
邮政编码 |
264200 |
学科领域 (在内打 √ 表示主属学科,打 + 表示相关学科) |
||||||||||||||||||||
|
√ 语文 |
|
|
|||||||||||||||||
|
||||||||||||||||||||
适用年级 |
高三 |
|||||||||||||||||||
所需时间 |
课内3课时+课外3课时 |
|||||||||||||||||||
主题单元概述 |
||||||||||||||||||||
修辞就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利用多种语言手段以收到尽可能好的表达效果的一种语言活动。它作为一种艺术,不仅在书面文字中得到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大到领导人讲话、广告媒体,小到日常谈话、演讲报告,修辞可谓无处不在。但是越是司空见惯、不言而喻的东西,我们越是应该充满好奇地探究一番,从而提高正确运用修辞的自觉性,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生动、鲜活。 本主题单元的设计基于高三一轮复习中”语言运用”复习专题,设计了修辞单元,整个单元将分成三个专题进行:专题一,回归课文,揭开修辞的神秘面纱。指导学生回顾梳理必修课本中《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琵琶行》、《荷塘风起》、《听听那冷雨》五篇课文中精彩的修辞语句,写出修辞的表达作用。专题二,体味生活,探究修辞在生活中的妙用。从生活中搜集和选择含有修辞的语句并赏析,进一步体味修辞的魅力。专题三,牛刀小试,让我的语言插上美丽的翅膀。学会用修辞来修饰自己的文句,使自己的语言准确、形象、生动。进行班级内交流,成果展示,撰写活动感受,发表于班级博客上。 |
||||||||||||||||||||
主题学习目标 |
||||||||||||||||||||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教材及生活中好词好句的梳理,使学生能够正确辨析修辞。 2、学会用修辞来修饰自己的文句,使自己的语言准确、形象、生动。 二、过程与方法: 1、梳理课文中修辞现象,从生活中搜集和选择含有修辞的语句并赏析。 2、小组分工合作,探究讨论,形成书面文字,课堂成果展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词语修辞在生活中的魅力和作用,受到美的熏陶。 2、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
||||||||||||||||||||
对应课标 |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1、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P2 2、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P2 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P8 3、能在生活和其他学习领域中,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P3 4、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P2 尝试新的方法,追求思维的创新、表达的创新。P3 5、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P2 |
||||||||||||||||||||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
《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琵琶行》、《荷塘风起》、《听听那冷雨》五篇课文中哪些语句运用了修辞?有什么作用? 生活中有让你印象深刻的修辞运用吗? 如何运用修辞为你的语言增添光彩? |
|||||||||||||||||||
专题划分 |
专题一:回归课文,揭开修辞的神秘面纱。
专题二:体味生活,探究修辞在生活中的妙用。
专题三:牛刀小试,让我的语言插上美丽的翅膀。 |
|||||||||||||||||||
专题一 |
回归课文,揭开修辞的神秘面纱。 |
|||||||||||||||||||
所需课时 |
1课时 |
|||||||||||||||||||
专题一概述
|
||||||||||||||||||||
本专题主要内容是在回顾阅读梳理《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琵琶行》、《荷塘风起》、《听听那冷雨》五篇课文中的修辞现象,使学生能够准确指出精彩语句中运用的修辞,写出修辞的表达作用,并且小组讨论,课堂交流。 |
||||||||||||||||||||
本专题学习目标 |
||||||||||||||||||||
1、了解掌握常用修辞格。 2、准确指出语句中运用的修辞,写出修辞的表达作用 |
||||||||||||||||||||
本专题问题设计 |
1、你知道哪些修辞手法? 2、《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琵琶行》、《荷塘风起》、《听听那冷雨》五篇课文中哪些语句运用了修辞?有什么作用?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
||||||||||||||||||||
信息化资源 |
多媒体,课件。 |
|||||||||||||||||||
常规资源 |
鲁人版必修一到必修五 |
|||||||||||||||||||
教学支撑环境 |
多媒体教室 |
|||||||||||||||||||
其 |
学习成果展览园地 |
|||||||||||||||||||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
||||||||||||||||||||
活动一:我所了解的修辞 问题:1、你知道哪些修辞手法? 2、使用修辞格有什么效果? 活动二:重品课文,哪些语句运用了修辞?有什么作用? 步骤: 1.分小组,每人负责一篇课文,回顾梳理《荷塘月色》、《再别康桥》、《琵琶行》、《荷塘风起》、《听听那冷雨》五篇课文中的修辞现象,并且分析修辞格的作用。完成表格一。 表格一:回归课文
2.课堂讨论、交流,探究。 |
||||||||||||||||||||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修辞手法辨析准确,作用表述准确。 2、积极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
|||||||||||||||||||
专题二 |
体味生活,探究修辞在生活中的妙用。 |
|||||||||||||||||||
所需课时 |
课内1课时+课外2课时 |
|||||||||||||||||||
专题二概述
|
||||||||||||||||||||
修辞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还是寓含在语言交际现象当中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客观规律。那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学习和生活中的修辞现象,有计划的收集材料,学习表达的创新,发现并梳理其规律,从而让学生掌握语言这把变化万端、奇妙无比的魔杖——修辞。只要有语言的地方,就有修辞。同学们能否从生活中寻找一些例子,比如歌词、广告、对联、祝福短信、QQ签名、博客名、商店名、车贴以及民间谚语,并且用词语修辞的方法赏析它们。 |
||||||||||||||||||||
本专题学习目标 |
||||||||||||||||||||
1、从生活中搜集和选择含有修辞的语句并赏析。 2、小组分工合作,探究讨论,形成书面文字,课堂成果展示。 3、能用网络、调查、查阅纸质资料、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式展开学习。 |
||||||||||||||||||||
本专题问题设计 |
1、你喜欢的歌词(广告、对联、祝福短信、QQ签名、博客名、商店名、车贴以及民间谚语)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2、这些修辞有什么作用? 3、从中你可以整理出什么样的修辞规律?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
||||||||||||||||||||
信息化资源 |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 |
|||||||||||||||||||
常规资源 |
笔记本 |
|||||||||||||||||||
教学支撑环境 |
教室、电子阅览室、社会。 |
|||||||||||||||||||
其 |
|
|||||||||||||||||||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
||||||||||||||||||||
活动一:你喜欢的歌词(广告、对联、祝福短信、QQ签名、博客名、商店名、车贴以及民间谚语)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组长组织小组活动,交流,梳理规律。 表格二:体味生活
|
||||||||||||||||||||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修辞手法辨析准确,作用表述准确。 2、自主交流,大胆表现自己;口语表达流利、准确。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评价指标:态度端正,方法合理。(5分) 1、团队合作,交流融洽。(5分) 2、获取信息,技术熟练。(5分) 3、搜集资料,针对性强。(5分) 4、筛选分析,整合到位。(10分) 5、观点明确,表述严谨。(10分) |
|||||||||||||||||||
专题三 |
牛刀小试,让我的语言插上美丽的翅膀。 |
|||||||||||||||||||
所需课时 |
课内1课时+课外1课时 |
|||||||||||||||||||
专题三概述
|
||||||||||||||||||||
感受词语修辞在生活中的魅力和作用,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从课外回归课内,能学以致用,通过自己创作歌词、广告、对联、祝福短信、QQ签名、博客名、商店名、车贴以及民间谚语等熟练运用各种修辞格,拓展延伸高考语言运用题,让自己的语言插上美丽的翅膀! |
||||||||||||||||||||
本专题学习目标 |
||||||||||||||||||||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熟练、准确运用各种修辞格。 |
||||||||||||||||||||
本专题问题设计 |
日常的语言交际中,你可以熟练使用哪些修辞格? 高考题型中哪些题型涉及到修辞格的运用? |
|||||||||||||||||||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
||||||||||||||||||||
信息化资源 |
计算机网络平台,多媒体,课件。 |
|||||||||||||||||||
常规资源 |
高考复习资料,笔记本 |
|||||||||||||||||||
教学支撑环境 |
多媒体教室 |
|||||||||||||||||||
其 |
|
|||||||||||||||||||
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 |
||||||||||||||||||||
活动一:日常的语言交际中,你可以熟练使用哪些修辞格?完成表格四。 表格四:牛刀小试,以下四项任选其一。 创作一段歌词,拟一副春联,写一条祝福短信,拟一则广告词“让世界认识威海”。
活动二:恰当运用修辞格做高考题型中“扩展语句、仿用句式、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等有关题型。 活动三:进行班级内交流,成果展示,撰写活动感受,发表于班级博客上。 |
||||||||||||||||||||
教学评价 (列举本专题中要评价的学习要素和所使用的评价工具或方法) |
可评价的学习要素: 1、坚持原创,修辞手法使用准确,作用表述准确。 2、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 3.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有自己的见解,分析深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