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笔下的悲剧人物的悲剧命运与性格
(2012-09-05 20:40: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师智慧 |
研究性学习设计
作者姓名 |
郭兰华 |
任职单位 |
青岛二中 |
|
学 |
语文 |
年 |
高二年级 |
|
单元标题 |
司马迁笔下的悲剧人物的悲剧命运与性格 |
|||
研究性学习名称 |
悲剧人物——项羽的悲剧命运是否与其性格密切相关? |
|||
小组成员 |
全班 |
|||
所需时间 |
课内1课时+课外3课时 |
|||
【学习目标】 |
||||
本专题将通过课外自主研读《鸿门宴》《垓下之战》《项羽本纪》,合作编写课本剧《鸿门宴》《霸王别姬》;以及课内的看、说、写等一系列研究性学习活动,了解司马迁笔下的悲剧人物——项羽,进而洞悉其悲剧命运与性格的关联,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鉴赏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
||||
【情境】 |
||||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千百年来,青史留名的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已被历史的大浪淘尽,可是关于他们的故事却至今仍在传说。尤其是那些悲剧人物的命运更是令人扼腕叹息,评说不已,比如悲剧英雄——项羽。那么,他的悲剧命运是否与其性格密切相关呢?假如霸王从历史走来,心有不甘地问“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时,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不妨通过这次自主探究、合作探究学习,走近悲剧人物——项羽,认识其悲剧命运与自身性格的关联,从中领悟性格之于人生成败的重要,培养良好性格之于个人发展的重要。 |
||||
【任务与预期成果】 |
||||
走近悲剧人物——项羽,认识其悲剧命运与自身性格的关联,从中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 完成课本剧的编写与表演,完成一个对话式的短文写作。 培养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提高鉴赏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
||||
【过程】 |
||||
【课外3课时研究性学习活动】 2、评审小组,负责评选四个课本剧,推荐一个最佳剧本,修改、定稿。最后四个评委转换角色,成为导演,挑选演员、指导排演课本剧。准备课上表演。 【课内1课时研究性学习活动】 说明:由于项羽的人生经历无法也没必要在课上一一呈现、面面俱到地探究,因而,本次研究性学习,仅以鲁版必修教材《鸿门宴》《垓下之战》为依托,通过两个历史事件、两个历史瞬间,走近一个历史人物,分析其悲剧命运成因,旨在深入认识一个历史人物,获得有益于人生的启示。 流程:看——说——写。
活动1:我眼中的项羽 1)点评课本剧的改写与表演是否成功,并说明理由。 要求紧扣文本感知与课本剧观感,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2)说说编写、表演课本剧的目的或用意何在? 通过课本剧《鸿门宴》与《霸王别姬》的现场表演,旨在展示学生课前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探究学习的成果,直观项羽的一言一行与命运结局,为后边的深入评说造境、蓄势。 活动2:项羽的悲剧命运探因 主题:项羽的悲剧命运源于什么?他的悲剧命运是否与其性格有关? 要求: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品评项羽这个历史人物。 探究: 1)一般常常依据什么,可以洞察人物的性格?
2)结合文本,依据方法,说说项羽在鸿门宴上的种种表现,由此推断他是怎样一个人? 4)判断项羽的悲剧命运是否与其性格密切相关?
活动3:我心里的项羽 交流:前后桌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快速传阅刚刚完成的短文,然后推荐一篇佳作,用于课上交流与品评。 推荐:教师也推荐一个高考满分作文片断,致项王。读给大家听,供欣赏。 宗旨:通过书写我对项羽最想说的肺腑之言,完成一次今人与古人的对话,增进对项羽的认识,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 |
||||
【评价设计】 |
||||
|
||||
【资源列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