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需保护的旗舰物种——西黑冠长臂猿

标签:
关注哀牢山·保护中国西黑冠长臂猿 |
分类: 濒危灵长类的保护 |
http://s7/bmiddle/0025VEKzgy6Ev1NlJRka6&690(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理局 李伟
摄)
长臂猿(Hylobatides),为典型树栖小型猿类,是世界上四大类人猿之一,也是亚洲独有的,是类人猿中最细小的一种,也是行动最快捷灵活的一种,主要栖息于东南亚热带雨林、季雨林和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中,具领域性,营家庭式小群体生活。
它们充满灵性和吸引力,它们的鸣唱是原始森林中不可磨灭的记忆。由于过去的捕猎和森林的丧失,当前数量稀少,亟需得到保护。如果长臂猿消失,这意味着该地区 其赖以生存的森林的破坏乃至丧失,或者人类的非法狩猎活动依然猖獗。森林的破坏和狩猎不仅会导致长臂猿种群下降,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到与长臂猿同域分布的其 他动植物。
长臂猿主要栖息于乔木和木质藤本中,从研究的角度,我们把长臂猿的行为大致分为几类:休息、取食、移动、理毛、玩耍及其他。在 树冠内采食果实、叶、花、芽及动物性食物。虽说食性随季节性变化,但到了果实成熟的季节,成熟后富含糖分和多汁的果实是长臂猿的最爱。长臂猿在各类行为的 时间分配上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性,这与其食性以及物候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鸣叫是长臂猿非常典型的一个行为特征,所有成年长臂猿个体都能发出嘹亮的鸣叫声,这些鸣叫声的结构复杂,具有种、性别,甚至群体特异性。长臂猿一般在日出前或日出后的几个小时内鸣叫,除克氏长臂猿(H. klossi)和银灰长臂猿(H. moloch)外,其他配对的成年长臂猿都能发出结构复杂、配合默契的二重唱(Marshall and Marshall, 1976; Geissmann, 2002b)。这种结构复杂的二重唱被认为具有防御资源和领域、配偶防御、强化配对关系、凝聚群体和吸引配偶的功能。
http://s14/mw690/0025VEKzgy6Ev1ZpaFfcd&690
点击下载此链接,听一听来自原始森林中的声音吧:http://vdisk.weibo.com/s/CccNnzYwPZCPp
或者扫描此二维码:
http://s16/mw690/0025VEKzgy6Ev1LcgfZ4f&690
西黑冠长臂猿
西 黑冠长臂猿(Nomascus concolor) 体型中等,体重7~10kg,体长400~550mm,前肢明显长于后肢,无尾。毛被短而厚密。幼体刚出生均为淡黄色,在1岁左右逐渐变成黑色,雄性一直 保持黑色至成年,雌性性成熟时大部分体毛由黑色逐渐变成灰黄、棕黄或橙黄色(仅头顶、胸腹部遗留黑色)。成年雄性头顶有短而直立的冠状簇毛;成年雌性头顶 有棱形或多角形黑褐色冠斑。随着年龄的增长,雌性胸腹黑褐色毛发逐渐增多。
西黑冠长臂猿属于长臂猿家族中的冠长臂猿属,分四个亚种:指名亚种(N. c. concolor)、景东亚种(H. c. jingdongensis)、滇西亚种(H. c. furvogaster)和老挝亚种(N. c. lu)。景东亚种和滇西亚种只分布于中国云南;指名亚种分布于中国云南和越南北部;老挝亚种分布于老挝西北部。中国的种群数量为1000~1300只;越南北部约有20群60只;老挝西北部有9~14群,约40只。
云南省是现今我国西黑冠长臂猿唯一分布省区,主要分布于滇中哀牢山、无量山,滇南黄连山、西隆山及芭蕉河,滇西永德大雪山、镇康雪竹林山、耿马与沧源大青山。因此,我省对于西黑冠长臂猿的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种群数量调查结果表明,滇中无量山和哀牢山是我省乃至全世界西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区域。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是目前世界西黑冠长臂猿最大种群分布地,而新平哀牢山保护区拥有目前世界已知最大的一个亚种群。
新平管理局联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野生动植物保护国际,在辖区周边7个乡镇18个村民委员会31个小组2007年开展的长臂猿历史分布及栖息地访问调查 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于2009年,采用实地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对新平境内进行了系统调查,并用鸣叫记数法、三角定位法确定种群数量及分布位置。本次调查区 域西部黑冠长臂猿种群数量为124群(含访问调查数据11群),其中:新平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含国有林)85群(含访问调查3群),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及国有林外7群;新平哀牢山县级自然保护区内30群(含访问调查8群),县级自然保护区外2群。2010年11月28日,新平管理局 正式启动了哀牢山自然保护区新平茶马古道片区西黑冠长臂猿习惯化研究。该项计划确定了3名长期监测队员,按照研究方案长期持续地进行跟踪监测。哀牢山自然 保护区新平茶马古道片区西黑冠长臂猿习惯化研究的启动,将为该地区深入研究和保护、宣传西黑冠长臂猿开启新兴之门,通过2-3年习惯化研究,也将为该区域 旗舰物种的打造和生态旅游品牌的提升发挥积极作用。
云南西黑冠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
http://s10/mw690/0025VEKzgy6Ev2CtKL719&690
2010 至2011年,云南两度召开了西黑冠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制订研讨会。2011年底,在云南省林业厅等机构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云南西黑冠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终于得以完成并通过省厅评审,该计划的时间跨度自2012年至2015年,为期4年。该计划旨在将西黑冠长臂猿打造为云南省的明星物种,确保其在云 南省境内的种群和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行动计划确定了5个保护领域,6个保护目标及13项具体保护行动。
《云南西黑冠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全文地址:http://www.ffichina.org/docs.jsp?id=7
《云南西黑冠长臂猿保护行动计划》宣传册地址:http://www.ffichina.org/docs.jsp?id=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