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湘西流放文化:流放辰溪王庭珪
(2013-02-12 21:29:14)
标签:
文化 |
流放辰溪王庭珪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政和八年进士,任茶陵丞,与上官不合,弃职隐居。绍兴中,因作诗赠上疏请斩秦侩的胡铨,被放辰溪多年。秦桧死,其事始解,放归时年近八十。孝宗时,召对内殿,赐国子监主薄。乾道六年(1170)复除直敷文阁。有《卢溪先生文集》五十卷,其中《辰州僻远,乙亥十二月方闻秦太师病,忽蒙恩自便,始知其死,作诗悲之》:辰州更在武陵西,每望长安信息稀。
他在辰溪除了诗的创作外,还有不少词的创作。如《虞美人.辰州上元》:城东楼阁连云起,冠绝辰州市。莲灯初发万枝红,也似江南风景,半天中。//花衢柳陌年时静,产地今年盛。棚前箫鼓闹如雷,添个辰溪女子、舞三台。
如《满庭芳》:宿雨初收,晚风微度,万家帘卷青烟。暗尘随马,人物似神仙。试问天公借月,天须放、明月教圆。应移下,广寒宫殿,灯火接星躔。卢川。元古郡,当时太守,宾从俱贤。到如今井邑,歌吹喧阗。花下红妆卖酒,时相遇、曲水桥边。谁知道,山城父老,重见中兴年。
如《临江仙》:寂寞久无红袖饮,忽逢皓齿轻讴。坐令孤客洗穷愁。谁知沅水上,却似洛城游。闻道辰溪贤令长,深房别锁明眸。多年铅鼎养青虯。不应携妓女,骑鹤上扬州。
王庭珪政和八年中进士,授官衡州茶陵丞,因不满衙门懒散无为作风,毅然辞官归隐乡里卢溪之上,筑草堂读书授徒,放志于烟霞之外,不问尘事。宋金媾和,国运危在旦夕,朝廷谏官御史皆不敢直言时政,而身为编修官的胡铨慨然上书皇帝,乞斩秦桧、罢和议,胡铨因此被流放岭南新州(今广东新会),王庭珪作诗为这位刚直同乡送行,中有“痴儿不了公家事,男子要为天下奇”,忤怒当朝权贵,进而获罪,以编管身份被贬谪辰州。宋代置辰州卢溪郡,治沅陵,辖沅陵、卢溪、溆浦、辰溪四县。清顺治六年(1649)改卢溪县为泸溪县,沿用至今。卢溪县令在武口洲(今泸溪五里州)建东洲书院,延请王庭珪教授生徒。《泸溪县志》云王庭珪被谪湘西达十年之久,其说欠准确。胡铨《卢溪文集序》:“窜辰州,时绍兴己巳秋七月壬午也。”诗人自叙:“辰州僻远。乙亥十二月,闻秦太师病,忽蒙恩自便,始知其死,作诗悲之。”王庭珪《跋程子山诗后》:“余与程子山侍讲,俱为夜郎逐客,绍兴丙子春同归自酉阳。”诗人《答张钦夫机宜书》:“曩者窜居夜郎七年。”从以上序跋、书信可知,王庭珪流放湘西七年,于绍兴十九年(1149)七月被谪辰阳,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十二月秦桧病死,皇上下诏尽放天下流人,许王庭珪自便。绍兴二十六年(1156)春,王庭珪从辰阳乘扁舟,下桃源至武陵经长沙,东归故里。
王庭珪以词来热情赞美湘西如花似仙的山水风光:
路入荒溪恶,波穿乱石跳。
骑驴行木杪,避水转山腰。
倒挂猿当道,横过竹渡桥。
湘西山高溪险、猿猴当道、渡桥竹制,这类奇特景光,给来自江南的诗人心中烙下很深印迹。《夜坐听沅江水声》:
水急滩高欲倾到,来如万鼓遶山鸣。
奔流更借洞庭阔,飞浪朝宗壮此声。
沅江滩高水急,气势磅礴,尽现笔端。《送刘义夫宰祁阳》:
浯溪寒翠拖碧玉,石崖硉矹凌苍霞。
溪中古月溪上石,照公清德无纤瑕。
溪流不尽石不老,佳名万古磨不窊。
以山水比德,景情交映。
君归大酉峰前住,岁晚枫丹蕉叶黄。
试访酉阳岩石里,秦人逸兴未应亡。
他对友人说自入桃源观晋人捕鱼,至落花流水处。又历汉伏波将军征蛮故道,湖头石室宛然。所谓武陵五溪,尽属境内,以至洞天、神仙、古迹不可胜数。武陵五溪,《水经注》云:武陵有五溪,谓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蛮夷所居。东汉马援征五溪蛮,即此。《早行》:
楚妃台边晓云碧,伏波庙前秋草黄。
骚人辛苦拾何物,沅有芷兮今已香。
无论传说中的桃源秦洞,还是现实中的洞穴,都让诗人王庭珪魂梦系之,欲一睹为快。无论是虚无飘渺的奇情逸事,还是有案可据的历史人物,皆让他心向往之。诗人怡情山水,游览陶氏笔下的世外桃源,追寻秦人足迹,体验当年伏波将军的猎猎雄风,感味历代迁客骚人的雅韵情怀。
留滞沅湘浦,飘如云水僧。
来为万里客,又看一年灯。
翠幰褰珠箔,高楼俯玉绳。
鳌山今夜月,应上最高层。
《江城子·辰州上元》:夜郎江上看元宵。斗回杓。雪初消。灯火银花,何处是星桥。閧得满城春不夜,三妓女,五溪徭。
《虞美人·辰州上元》:城东楼阁连云起。冠绝辰州市。莲灯初发万枝红。也似江南风景、半天中。花衢柳陌年时静。剗地今年盛。棚前箫鼓闹如雷。添个辰州女子、舞三台。
诗人对辰州元宵节极尽描写,再现当时风情,同时透露出他乡异客的复杂心情。《赠胡绍立》:“忆昔乌蛮绝塞亭,巴娘歌罢月三更。”诗人流放湘西时,胡绍立冒险至沅陵探望他,后王庭珪作诗赠答,忆及异域风情。《临江仙》:“谁知沅水上,却似洛城游。”展现了一幅绝妙的边城市民风俗画。
东风来从几万里,雪拥江梅未放花。
忽见土牛惊换岁,始知春色到天涯。
诗写立春送春习俗。诗人贬谪辰州,雪中数日杜门不出,州郡中有人忽送来“春牛”年画,诗人恍然大悟,方知乃立春日。“始知春色到天涯”,景中见情,把一个被贬之人独特心里感受,用生动形象诗句含蓄表达出来。《辰州立春清首座送生菜饼》:“闻道春风今日回,走寻消息傍寒梅。恨无纤手挑生菜,也有青丝满饤来。”诗写湘西立春日送生菜饼习俗。《寒食日孟司理送酒》:
两翁俱是江南客,寒食他乡叹滞留。
燕舞莺啼春未老,一罇分我洗穷愁。
诗写寒食节送酒。把远离亲人、身居他乡的天涯滞客穷愁之感,通过寒食送酒细节惟妙惟肖地表现出来。
《初寒方葺火阁而会溪知城周子康惠竹帘火炉宁公瑞惠蒲团便足了一岁无事》:
细柳将军来护塞,夜郎迁客正穷居。
火炉恰恰帘垂地,足了三冬读我书。
……
户外霜风入骨酸,谁褰纸阁问平安。
正忧坐客寒无席,遗我新蒲入突药。
诗写湘西人热情。
王庭珪在辰溪流放期间,经常深入百姓家中,促膝谈心,问寒问暖,受到湘西
百姓的热爱,是人民的诗人。同时也留下了反映湘西民情的不少诗篇,给辰溪的丰厚文化底蕴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