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牛】yè láng niú
我国常见的有黄牛、水牛和牦牛。夜郎牛系古夜郎新晃的黄牛。夜郎人喜欢养牛,还喜欢种草,使新晃成为全国秸杆养牛示范县,夜郎牛肉干系列产品走出湖南,走向全国。
天赐良机古夜郎,
满坡绿草散芳香,
牧歌横笛人欢畅,
赶着牛群奔小康。
这是今日南方古夜郎新晃的牧歌,与昔日北方草原牧歌蓝图形成强烈的对比,仿佛重现与移植。北方草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出现在一千多年前。天上有舒动的云彩,雪域有盛开的莲花,沙漠有飞红的刺树,草原有活跃的羊群。随风起浪的野草,如青海湖的涟漪,澎湃着每一只牛羊,澎湃着牧人无限的诗情。茫茫的原野,张扬着宽阔的理想,高唱着风清日丽的歌谣,染绿着北方草原的繁荣。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是谁将其蓝图带到了古夜郎新晃?
是夜郎新晃县委、政府一班人,是26万夜郎人。他们的胸怀有蓝天博大,有草原宽广;他们的想象有大海深邃,有草原丰富,开动想象的青鸟,飞向北方,飞向一千多年前的呼伦贝尔大草原,张开巨臂,将北方草原“抱”到了古夜郎新晃。在不到几年的时间里,古夜郎新晃成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全国动物防疫先进县,湖南省草食动物良种繁育产业化建设项目基地县,同时还投资建成了湖南省唯一黄牛品改县级液氮生产车间、肉牛交易市场、标准化的斗牛场和有着浓郁风情的夜郎牛街……
夜郎人喜欢养牛,还喜欢种草。那一片片的草地,绿得流油,柔得如棉,青春的草浪在牛群中翻滚,黄色的牛群在草浪中徜徉。看天上一朵朵彩云,闻四周一阵阵芳馨,听牛群悠长的哞叫,牧笛自然地附和起来。这是一道牛与草、天与地和谐的风景,能让春天生动,能让秋天感动。虽没有北方马头琴声那样厚重,夜郎牧笛的尖音却使人撩心,好像一道彩虹,瞬间滑向蓝天,在夜郎的草坡上回荡。
这是牧歌,又是牛角号声,是牛在青翠的草坡上跃动而成,是夜郎人在翔舞起伏的夜郎大地上挥动而成。没有夜郎人种草养牛的习惯,没有夜郎人辛勤的劳作,没有夜郎人守望家园的精神,没有夜郎人对美好的憧憬,就没有今天一片片一垅垅绿茸茸的青草,就没有牛群在希望的山坡上歌唱。走进古夜郎新晃,仿佛走进呼伦贝尔大草原,到处是牛角号声,到处是牧笛声,到处是牛群吃草声,到处是夜郎人的欢歌声。夜郎草坡是牛的家园,是生产牧歌的地方,是充满前景的地方。这里没有北方的狼,是牛生长的好地方。牛不仅是只为耕田,是夜郎人的摇钱树。他们在牛身上大做文章,黄牛品改,种草养牛,集中育肥,秸秆氨化,举办黄牛文化节等点睛之笔,奏响山村牧牛歌,谱写出新的篇章,形成黄牛文化产业链。
通过几年的打造,夜郎牛文化却已经走出湖南,挖掘了议牛、祭牛和斗牛的牛文化,重修了龙溪牛市,形成了以龙溪牛市为中心的武陵山区及贵州地区的庞大市场,建起了斗牛场,雕起了黄牛群像,开发研制、生产出了夜郎牛肉系列产品,以蔡家干牛肉、嘉信食品及夜郎志大食品等公司出品的特色干牛肉为主,成为古夜郎新晃主打产业。夜郎上下齐心协力,激励出夜郎人发展牛业的火样热情,凝聚着夜郎干部群众的心,合唱着一曲夜郎山村真正的“牧歌”。
精悍壮实的牛,不仅为夜郎人致富,还是夜郎人娱乐的伙伴。夜郎牛很听话,任凭夜郎人使唤,木讷的眼睛写着忠诚,粗条的尾巴甩动善良。其实它们并不好斗,只因夜郎民间有喜爱斗牛的风俗,经常牵去训练,喂甜酒,吃生肉,灌鸡蛋,经过长久的搏斗,斗红了眼,斗出了凶猛,斗出了刚健,斗出了夜郎人的勇气。打斗场面,吼声如潮,非常刺激,不再是沉默,不再是虔诚,不再是拉着犁椽一步一个希冀,不再是与土地共命运与庄稼血脉相连,仿佛背后的鞭子在猛烈地抽着,那鞭声一阵比一阵急聚,只有向前,不能后退,哪怕是头破血流也要斗赢。夜郎牛知道这个深奥的道理,是夜郎人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是“夜郎自大”这个千年骂名的延续。“夜郎自大”是护身符,阻挡了中原文化的围剿与吞食,才使夜郎文化在古夜郎新晃继续孕育,才使夜郎人的爱牛敬牛斗牛文化独树一帜,才使夜郎王带着一支勇敢的水牛队伍去迎敌,把敌人杀得落花流水的传说家喻户晓,才使斗牛这个盛典传承至今。西班牙的斗牛,弥漫着血腥与贵族气息,夜郎人的斗牛却充满着原始的野性,可让夜郎人热血沸腾。
夜郎人像夜郎牛一样,不畏艰难,敢于拼搏,负重奋进,以一股“牛”劲,勇闯出夜郎牛业大发展的新路子,驮起夜郎人希望的牛群,吹响夜郎牛激越的牛角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