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回博山——原山森林公园(颜灵塔、齐长城、石海)

(2011-05-03 21:50:22)
标签:

博山

原山

小顶山

风景

颜灵塔

齐长城

石海

行宫

分类: 我去过的地方

http://s3/bmiddle/726c39f9ha25a7d0c5002&690
    2011年5月2日,今天是到博山的第二天,清晨,和亲爱的童鞋们相约去爬原山。原山国家森林公园其实就在我们学校所在的山上,我们一直把原山叫小顶山,这是当地老百姓的叫法。直到现在,我们的班级QQ群就叫小顶山下。原来上学的时候,清早或者傍晚,我们没事就爱上山里去走走转转,山里的风景确实不错,而且当时还没有人来开发,胜在天然!

http://s12/bmiddle/726c39f9h76a2a51bf13b&690
这块石碑在我们上学那会儿就有啦,现在看去没什么改变,还和当年一个样。

http://s14/bmiddle/726c39f9ha25a8508318d&690
这是上山的必经之路,看见路左侧的护栏了吗?当年额上学那会儿根本就没有这些东西,这次刚进山就看见了这些东西,还有前边不远处所设的收票入口,弄一个挺粗啦的大铁栅栏门,横放在路中间,心里就感觉不是太舒服。路边设护栏可能是为了安全吧,但是这些冷冰冰的铁家伙不光毫无美感,而且给人感觉与这自然的景色格格不入。

http://s5/bmiddle/726c39f9ha25aa16d3664&690
进山的门票是40元/人,进来之后走不多远,在我们的左前方就看到这条当年上山的必经之路,只不过现在这条路走的人少了,因为在这条路的右侧就是后来建的原山森林公园入口,如果单纯要看山景的话,走走这条路还是不错滴,景色挺天然的,仍是原汁原味的自然风景。

http://s7/bmiddle/726c39f9ha25ab7c76906&690
要是你带着孩子或者想要节省时间的话,建议还是走右侧的这个原山森林乐园入口吧!

http://s11/bmiddle/726c39f9ha25ac035dc2a&690
进门这是这样一个雕塑!当时忘了问啦,很有可能是出自美校某一位老师的作品呢!
http://s4/bmiddle/726c39f9ha25ac9a76253&690
走过一段路后(具体忘了有多远啦,反正不算太远的一段路),就来到了这个游乐场,在这里的游乐设施搞得还真不少,也算不错,大多是些小孩子在玩,还有一些小年轻也在这里流连忘返,乐不思蜀。挺热闹的,当时就想,等回去后一定要叫上老婆专门领着孩子来这儿玩玩,儿子一直挺迷恋这些东西的,看到后一定会喜欢!

http://s4/bmiddle/726c39f9ha25adc3b5a73&690
这是原山上最高的建筑啦,印象中大约是一九九三年始建滴吧,当时名叫颜灵塔,里面有关于博山人文历史方面的壁画,是李玉生老师的作品,当时李老师叫我和另外几个同学给他当助手,现在想想,感觉挺荣幸和自豪的,虽然没有出上大力,但是小抹几笔还是有的,嘿嘿!现在不知为什么改名叫望海楼啦,还是欧阳中石题的字呢!
http://s11/bmiddle/726c39f9ha25af9d356aa&690
过来颜灵塔(即望海楼),有一个岔路口,沿着左边路走,就来了泰山行宫,行宫始建于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历经几度劫难,清代、民国曾多次重修。现存建筑和布局均系明、清风格。现为颜山公园名胜之一,传说这里曾是泰山奶奶也就是碧霞元君经常光顾休息的地方。行宫里面这么多年好象一直没有进去过哩,这次由于时间关系,又一次过而不入,遗憾!http://s6/bmiddle/726c39f9ha25b16a119b5&690
山门前露台上有四柱一层式石牌坊1座,巍然屹立,古朴大方。坊额南面上书“接望岩岩”,北书“灵钟东长”,两句共八个字,不知何人所写,其意为描写此地与泰岱的气息一脉相承,绵绵无尽的关系。

http://s10/bmiddle/726c39f9ha25b46450a59&690

http://s14/bmiddle/726c39f9ha25b7de6684d&690
http://s1/bmiddle/726c39f9ha25b7eb646b0&690
http://s2/bmiddle/726c39f9ha25b7fb06301&690

齐长城是我在学校的时候,好象是九四年吧,博山政府在原齐长城的遗址上重新修建的,建的有点粗啦,不过我觉得应该还算可以。(上面三张小图是用手机照的,像素不算太高,到这儿的时候相机又没电啦,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10EN00SIGG.gif汗一个,只好用手机补充一下,凑合着看吧)

http://s9/bmiddle/726c39f9ha25bbf232578&690
http://s2/bmiddle/726c39f9ha25bc39548c1&690
http://s1/bmiddle/726c39f9ha25bc173bf00&690

这里就是山上著名的石海啦!

http://s13/bmiddle/726c39f9ha25bd9c0ddbc&690
从齐长城下去,不久便看见了“石海”。所谓“南有石林,北有石海”固然是一种夸大,然而却也是一种壮观的景象,数万块形状各异的青石,就那么远远的延伸排列开去,仿佛是一群群有生命的远古奇兽,骤然被石化定格一般,诉说着远古的沧海桑田时候,某一次洪荒中的重大变故。而两亿年前,这里也的确是海,只不过如今海底成了高山,这些石头历经千年万劫,风雨侵蚀,也就成了眼前的喀斯特典型地貌。上苍造物无轻弃,那么造这些石头的本意是什么呢?雪芹先生的〈石头记〉里面的那块石头:“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如许年。此系生前身后事,倩谁记去做奇传?”无用之物,最终还成了人世荣衰冷暖的见证,那么这雄伟的石海,岂不是上苍留与,要与沧海桑田,造化变迁做个最庄严的见证吗?(这段介绍摘自新浪博友诗词天下无双的博客,在此表示感谢!)

http://s16/bmiddle/726c39f9ha25bdd82f3af&690

看完石海,已经是近中午了,许多景点还没有逛,由于时间关系,本次的游小顶山基本上就到此结束啦。不过呢,在这里,我还想说得就是:其实,我感觉现在的石海已经不是当年我上学时那原汁原味的、纯天然的石海啦,那些所谓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自作聪明的在石海中架设了一段石桥长廊,倒是方便了游客,却破坏了原来石海那种自然景观,人工痕迹显得太过严重了些,实乃是一大败笔!当然,这些观点都是个人愚见,也不一定对,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有时间,还是去值得一看的。

http://s1/bmiddle/726c39f9ha25bfbc4be10&690
沿着石海顺阶而下,我们到达了这里——齐鲁古战场遗址。继续走。。。

http://s9/bmiddle/726c39f9ha25c00b693e8&690
经过这个地方,我给它起名叫“历史的车轮”。再往下去,严格来讲,应该是没有路啦,不过要是原路返回的话,一是景色已经都看过,二是时间有点长。旁边一位卖东西的小姑娘告诉我们说,只要沿着这儿一直向前走,有一条下山的小路可以出去。http://s15/middle/726c39f9ha25f9cd46aae&690
这儿就是小姑娘所说的那条小路,只是走得人多了,踩出来的一条羊肠小道,不过还不算太难走。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也就十分钟的路程,出去以后,又走了十分钟后就到达停车的地方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