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仙卢仝茶文化的特点及成因
(2017-08-16 08:24:58)
标签:
情感历史文化教育 |
茶仙卢仝茶文化的特点及成因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就是说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在茶仙卢仝的“七碗茶歌”中都得到明显体现。
(一)卢仝煎茶技艺(或茶道)的特点
茶仙卢仝煎茶技艺以其鲜明的特征在中外茶界独树一帜、一枝独秀,彰显其唯一性、创新性。他的茶文化理念可概括为“煎”、“煮”、“喝”、“吟”。这四字既具有烹茶方式、方法的民俗文化特点,又具有超凡脱俗的精神文化内涵。所以,卢仝茶文化是中华茶文化的一支奇葩,是我国北方茶文化的一个靓点。
1、“煮”或“煎”。卢仝把茶放到锅或壶里煮,也叫煎。讲究旺火、微火搭配,这样才能使茶的精华完全释放出来,不同于南方的“泡”或“沏”。
2、“喝”或“饮”。卢仝喝茶是北方茶人的大口喝,大碗饮,不同于南方的小碗饮,小口“品”。
3、“吟”或“歌”。卢仝喝完茶后便诗性大发,吟诗作赋。如同诗仙李白饮酒后,方可作诗,史对李有“斗酒诗百篇”之说。
4、卢仝饮的茶大都是当地药茶,普遍具有防病、治病、保健之功效。
(二)茶仙卢仝茶文化形成的原因
济源秉天地之灵气,承日月之精华,山清水秀,资源丰腴。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因此,卢仝对茶文化研究占据了天时、地理、人和。
1、济源的灵山秀水为卢仝茶文化研究提供了优质的水资源
“茶圣”陆羽在《茶经》里写到,煎茶用水“泉水为上,河水为中,井水为下”。“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是诗人白居易对济源的盛赞。济源地处中原,北依太行,西接王屋,毗邻南岭,黄河、漭河(济水)、沁河呈“川”字穿境东流,故有玉川之雅称。太行、王屋二山在济源境内纵横交错,层峦叠翠,山高谷幽,泉水甘甜,溪流潺潺。灵山秀水为卢仝茶文化研究提供了优质的水资源。
2、
济源地处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境内高山、丘陵、平原、河流错落有致,交相辉映。因地形复杂,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适宜生长的植物繁多,性能特殊、迥异。
王屋山有一座药柜山,相传是神农尝百草的地方。汉代《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荼,即药茶。在济源80﹪的山区面积中,生长着冬凌草、小石茶、蒲公英、何首乌、车前子、野菊花、白蒿苗(茵陈)、豆荚根、金银花、丹参、银翘、枳壳、山楂、山药、生地……等。这些林林总总的野山茶,经过卢仝和劳动人民的长期甄别鉴定,分别具有. }( S0 y( e: _* @3 Z$ P4 T) {品茶品人生中国茶网止渴、生津、清热、解毒、消炎、镇痛、降压、降脂、消食、安神、明目、醒酒、去腻、去痰、利2 `9 W, E4 k2 W- P/ k! ?- Q茶语清心水、通便、治痢、怯风、坚齿、疗疮、治瘘、益气、延年、益寿8 e4 e/ y! X- G. f/ I4 d' Xteabbs.zjol.com.cn等防病、治病、保健之功效。如此遍地野茶为卢仝茶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茶资源。
3、济源古代得天独厚的茶文化成为卢仝研究茶文化的基础
从春秋战国起,在济源通往山西的轵道沿途设有多处茶店、茶坊,勤劳朴实的济源人以茶施舍路人,积德行善。至今济源仍有多处名为茶店、茶坊的村落。这说明古代济源民间饮茶习惯的普遍存在。《新唐书.地理志》载:“怀州河内(济源古属河内郡辖)土贡平纱、平紬、枳壳、牛膝。”这又说明济源古代不仅产茶、而且产有贡茶。因此,济源丰富的茶资源和民间煎茶、饮茶习俗,为卢仝煎茶技艺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也可以说卢仝茶文化是民间煎茶、饮茶习俗的集成和升华。
4、卢仝的生活经历促成他的吃茶嗜好、饮茶习惯
俗话说:人跟奈何走,环境改造人。卢仝喝茶、研茶是其生活经历、生活环境造就的。
其一卢仝少年时期在武山村石榴寺读书,佛寺僧人都爱喝茶,由此受到熏陶和感染。其二卢仝青年时代随叔父在扬州做生意,常与南方人交往,南方人爱喝茶的习惯势必影响卢仝。其三卢仝家里有人十余口,时常无米下锅,就以茶水充饥。他在《示添丁》诗里写道:“宿春连晓不成米,日高始尽一碗茶,气力笼钟头欲白,凭信添丁莫恼爷”。其四卢仝辛苦的田间劳作需要补充大量水分。一年四季,夏收夏种,秋收秋播,这在全靠体力劳动的唐代,劳者的辛苦可想而知。卢仝田间操作必带茶水。其五卢仝家境贫寒,生活拮据,无钱买酒。尤其是小有名气后,与社会上的名人交往甚密,会友时常没酒款待,为避免尴尬,卢仝便想出“以茶代酒”的托词。
5、孟简差军将送新茶最终催生卢仝茶文化的诞生
茶仙卢仝青年时期在扬州跟叔父做生意时,结识交友常州谏议大夫孟简,孟简家居在卢仝郡望河北范阳,二人可谓老乡。元和七年春(公元830年),孟谏议大夫差军将给卢仝送来一包新的常州明前贡茶——阳羡月团茶。卢仝感激孟简深情,欣喜若狂,便“柴门反关无俗客,纱帽笼头自煎吃”,七碗下肚,多年文思积淀似火山迸发,一气呵成《走笔谢孟谏议送新茶》(世称七碗茶歌)。“七碗茶歌”的问世,轰动朝野,使卢仝一夜成名。所以,孟简差军将送新茶最终催生卢仝茶文化的诞生。
资料来源于“中国卢仝文化之乡”济源市思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