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5/middle/72654990g99d3aaa53214&690
http://s12/middle/72654990g99d3aeef2b2b&690
http://s4/middle/72654990g99d3bc5454c3&690
http://s13/middle/72654990g99d3c768948c&690
http://s5/middle/72654990g99d3d00aa074&690
http://s6/middle/72654990g99d3d79fa4c5&690
http://s14/middle/72654990g99d3e07dde3d&690
http://s5/middle/72654990g99d3e9ffb7d4&690
“小五台”大家都了解,在此不多介绍。
小五台北东穿越是强度和难度非常大的一条路线,很多驴友对这条线路都有畏惧感:一是:从赤崖堡(海拔1100)到北台顶(海拔2840米)需要攀升1740米;二是:一路上几乎全部是攀升,攀升的最低角度也要40度,最大角度接近80度,其中攀升60度角的路线比较多,平缓的路段几乎很少;三是从北台到东台左右穿插几乎都是从半山腰上走“L”行线路,即:一边是山,一边是很窄的小路,有三处的小路其宽度不到一尺,下面就是深不见底的悬崖峭壁,危险系数非常高。
2010 09
03号20:35分由石家庄出发开始了我们18人的小五台之行,一路上音乐声,风声,汽车喇叭声,汽车擦肩而过之声不绝于耳。致使一夜未眠,于凌晨4:40分到达赤崖堡(听说要更名为“赤崖峪”)小赵家,因为赤崖堡很冷下车后几乎都换成了厚一些的衣服,小赵给准备的是小米粥、花卷、鸡蛋(有几个人吃了4—7个花卷)饭毕集合队伍于5:40分正式出发。
以前我领队爬山的时候,大家都说我的速度太快跟不上,没想到这次的领队比我的速度几乎快一倍,从赤崖堡(海拔1100米)进西沟到小白房子处几乎一路小跑,接着就出现了有的驴友大腿抽筋、换衣服的、尤其是吃了7个花卷的人胃不舒服、大汗淋漓等等,搞得我也晕头转向,因为是第一次跟着这个群活动,不好说什么,只能调整呼吸、步伐、速度跟进。好在这一段路程的攀升并不大。因为没有什么特别风景这一路段没有拍照。
从小白房子处进入北沟,马上就能听到很大的流水声,明显感觉到气温降低了许多,沟里的石头由于长期受到湿润、潮湿的侵润很滑不能踩踏,登山鞋或者防滑鞋也都不防滑了,土也变成了泥,落叶也变成了泥的一部分,尽管沟里的水很大、落差大的地方还有瀑布,谁也不敢看,稍微一分神就有滑倒的可能,沟左沟右来回穿插的走着,手台里不时传来“注意路很滑”的声音。此段路大约有30分钟的路程,攀升不大,气温也在明显的降低,虽是重装又在爬山,但也感觉到了冷。
半小时后沟的左边有一条很明显的上山路线,放眼望去延绵曲折,植被也并不茂密,有曲径通幽的感觉(后来得知大攀升就要开始,坡度30---80度),毫不犹豫的上山,爬坡是我们每个驴友的必修课,开始的时候既劲头十足又信心百倍,坡度大约40度左右,七拐八拐30分钟后,我们六个人的前锋队伍谁也不说话了,只顾着大口的喘气(互相能听到喘气的声音),闷着头爬山,速度也明显的降低了,由于穿着单裤气温又低出汗不是很多。手台里传来有一名女驴友大腿再次抽筋的声音,领队回答的很干脆,收队的处理,北一垭口集合。六个人谁也没有停下来继续向前,进入了一片树林,抬头看了看前面的三个人,不料他们三个仿佛悬在半空中,心里不禁惊讶:这么大的坡度。手台里又传来:拉开距离,小心前面的人滑下去你当被子。不敢怠慢,爬这样的坡度只能手脚并用,旁边又没有可以抓的植被,只能抓地,手抓牢了,脚蹬稳了上吧,此时又看了一眼前面的三个人,心中暗笑:只看见一个大背包和“四条腿”向上移动着,像什么?嘻嘻,别说出来。这个路段大约不到30米,继续向右前方爬着(这段路的坡度不是很大,不到60度)。上去后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之”字形路,一条是直接上,“之”字形路的坡度在45度左右,直接上的路段坡度接近70度,前面三个人选择的都是直接上,当然是跟进。40分钟后手台传来一位女驴友恐高的消息,要求前锋放慢速度或停下来休息一下。估计他们刚刚到达我们手脚并用的那个路段,此时十八人的队伍也不知分成了几批,就这样从北沟上山一直到北一垭口(遗憾的是此段路上没有留下一张照片),全部是爬升,没有一米是平路或者平缓的路,更没有下降的路。到了北一垭口,遇见了北京的六个五台连穿的驴友,寒暄之后卸下装备。顺便拍了几张照片,走了几米平路反而不适应了,感觉脚后跟部位疼,脱下鞋子一看:两只脚脚后跟上部约一寸处均磨出了水泡,呵呵,爬了好久的山第一次这个部位磨出水泡。也是在北一垭口第一次见到了今天的太阳。
稍作休息并补充体能后继续向北二垭口进发,刚起步的时候路还比较平缓,约50米后有一个较大的下降,经常爬上的人心里都明白,大的下降意味着大的攀升,果然,一片丛林过后马上就给了大家一个下马威,又是一个六十多度一眼望不到头的攀升,从心理上给了大家一种压力和打击,偏偏在此时手台里传来了:以后再也不来了等等诸如此类丧气的话。话虽如此,但大家也都明白,这不仅仅是体能的锻炼,更是对自己意志的磨练和挑战。陡峭的山,泥泞的路,此时才真正感觉到了“举步维艰”的含义,也体会到了双腿灌铅的滋味,此时真想扔掉装备,轻装前进,对我自己而言,疲劳期来临。前后看了看,也都是像打太极拳一样,慢慢的抬腿,慢慢的走着。再次调整脚步频率和呼吸,慢慢地向上、向上、向上。寂静的山里鸦雀无声,手台也仿佛被点了哑穴,唯一能听到的就是急促的呼吸声,也不知过了多久,看到了一片金黄色的草,听到了一声:北二垭口到了!立刻来了精神,紧走几步到了垭口,卸下装备,拄着登山杖大口的喘着气,此时才顾得上看看周围,不知道什么时候太阳被云彩遮住了,远眺群山,山在云中,云在山里,雾气弥漫并迅速地移动着,拿出相机,不放过每一个山头每一个景色,咔嚓了好几张后,补充水和营养路粮。
相对而言,北二垭到北三垭之间的路段要好走得多,有将近1000米的平缓路段。曲曲折折大概有将近800米的路段需要攀升,最大的一段爬升坡度约70度20米,在北二垭到北三垭之间向下看,有一个大山门似地两个山头,在右侧的(可能是东侧)那个山头底部,突然出现了一对鹿,蹦蹦跳跳地非常可爱,全国各地的驴友以及相关报道中从来没有听说过小五台有“鹿”,当时旁边的驴友也说:肯定是鹿,绝不是羚羊或类似的动物,是鹿没错!可惜的是当时我的脑子里可能进水了,就没想到把她们拍下来,后悔得我只想跳下去,从那一对鹿的出现到他们离开前后不到一分钟,唉!人生之中的有一大遗憾!垂头丧气地到了北三哑,休息,无语…..
旁边的驴友一直劝我,想起没有拍摄下来那一对可爱的鹿,写游记也没了兴趣。如果你的体力好北三哑到北四哑最多40分钟,但是都相信从赤崖堡到现在的你已经筋疲力尽,更何况又都是攀升,此段路的坡度适中约40—60度,到了北三垭口后也就置身于雾海之中了(据北京的驴友说每次都不一样,看大气的湿度,有时在北一垭口就有很浓的雾,今天到了北三垭口才有这么浓的云雾),并且其移动的速度非常快(当时我也奇怪,没有刮风为什么它移动的那么快呢?回来后电话咨询省气象台的专家得知,是气压的影响所致)三米以外你看不到我,感觉坡度很大,气喘不止,另,据说雾气是有毒的气体,不晓得山里的云雾气是否有毒,
从北四垭口到北台顶,无论你的体力如何,来回5分钟足矣。
不想再写北台到东台了,原因很简单,没时间,北台到东台是难度大,危险系数高。
从赤崖堡到北台是小五台穿越中强度最大的一条线路,建议一般的驴友不要轻易去试,从我们这次穿越来看,在北台等了第二批驴友2小时20分,还没有到达,我们已经在2200扎营的时候,第二批驴友才刚刚到东台,他们于夜里10点陆续到达营地,第三批驴友共计3男2女晚上十点的时候夜宿北东之间的一个小山坳里。
另外,强烈建议在路上或者在小赵家里住一晚上再爬山,这次走北东的时候困意上来了,也很晕。
注意:以上数据是老驴友的口述记录以及手表式GPS数据
喜欢爬山的驴友请加群
QQ=113709352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