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语堂笔下的西湖

(2009-05-18 19:51:39)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文杭州
bluesky导读
众所周知,西湖之美,很难用文字表达。古代诗词写西湖,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文字简洁,可以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换成用现代语言写西湖,就很难写好。在我的阅读范围里,很难见到一篇写西湖能够传神的现代散文。林语堂曾于1934年两游西湖,先后写下了《春日游杭记》和《游杭再记》两篇散文,发表在《论语》上。时值乱世,文章难免有时代印记,然作者描写西湖的几段,或写景,或叙事,或抒怀,是世间难得的佳作。现摘录其中最精彩的几段:
---------
春日游杭记
……
到西湖时,微雨。拣定一间房间,凭窗远眺,内湖、孤山、长堤、宝俶塔、游艇、行人,都一一如画。近窗的树木,雨后特别苍翠,细草茸绿的可爱。雨细蒙蒙的几乎看不见,只听见草叶上及田陌上浑成一片点滴声。村屋五六座,排列山下,屋虽矮陋,而前后簇拥的却是疏朗可爱的高树与错综天然的丛芜、溪径、草坪。其经营毫不费工夫,而清华朗润,胜于上海愚园路寓公精舍万倍①。
……
第二天清晨,我们雇一辆汽车游虎跑。路过苏堤,两面湖光潋滟,绿洲葱翠,宛如由水中浮出。倒影明如照镜。其时远处尽为烟霞所掩,绿洲之后,一片茫茫,不复知是山是湖,是人间,是仙界。画画之难,全在画此种气韵,但画气韵最易莫如画湖景,尤莫如画雨中的湖山;能攫得住此波光回影,便能气韵生动。……
——载于林语堂全集第十四卷《行素集》
 
游杭再记
……
也不知走了多少路,转出湖滨。时游人尚少,路过白堤,湖光滟潋,里湖红紫悦目,倒也心旷神怡,从此看准了吾家孤山,想在吾家处士的故居②,总可以盘桓一日。此时极目千里,放眼观山,观云,观水,观艇,青山眉黛,绿水浮光,尽入我眼帘,攒入我胸中,上海人家富第的五尺假山三尺鱼池,也就不放在心上了。……中国文明所以历三千年而不堕者,正在中国文学之归田主义,使人鄙恶城市,接近自然,保持一点淳朴境地,不至日久于浮华繁剧矫饰淫鄙之途而已。中国人的心灵,若不时得山川花木的滋润,不知将枯燥到如何?中国之文学,若没有一点豪放之情寄托之兴,只有载道,没有言志,又不知将乏味到如何?
……
翌日,同达夫映霞秋原同游一日③。此所谓游一日,倒不如说谈一日,盖游翁之意不在山也。我们同游城隍山紫阳峰,再由柳浪闻莺上艇,上西泠饮茗。在山上,在湖上,在王饭儿,在西泠四照阁,所谈真是无所不至,所包括的有福建美人,中国建筑,西溪芦苇。私相计议紫阳山上衿江带湖的小筑,西湖啖鸡饮酒的和尚,嘉兴昼唱《心经》夜唱小调的尼姑,苏小妹的恶谑,林黛玉的评诗,文学的遗产,达夫的藏书,人情世故,明哲保身,等等。到了傍晚,始出西泠,雇舟归来。在夕阳彩照云天映红之时,达夫感叹之下唱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原改为“映霞与孤鹜齐飞”,我和曰“秋原共长天一色”④。于是大家放声狂笑,舟几覆。
——载于林语堂全集第十七卷《拾遗集》(上)
---------
bluesky注
①愚园曾经是上海的私家园林,当时是上海租界绅士,洋行买办等名流汇聚之地。
②吾家处士指北宋林和靖,隐居于孤山。因与林语堂同姓,故称吾家处士。
③达夫为郁达夫;映霞为王映霞,郁达夫之妻;秋原为胡秋园,通文史政,与郁达夫过往甚密。
④语出唐代王勃《腾王阁序》,原句为: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