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研究一个数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郭桂兰)

(2012-01-03 09:38:44)
标签:

平均分

份数

乘法口诀

除法

分法

杂谈

分类: 小学新教育专栏

小课题研究课例

 

 研究一个数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

郭桂兰

学情分析:

    本单元第一次教学除法,要使学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教学内容首先是30~35页的平均分,过去的数学教材,把除法人为地分成两类,即平均分(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和包含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强调这两类之间的不同,却无法把它们沟通,实质上削弱了除法的意义,造成了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新课程认为,这两类问题都是每份分得同样多的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没有必要把它们机械地割裂开来。学生一开始学习除法,要一下子完全理解除法意义是很难的,我们要分阶段逐渐的让学生去理解,首先把理解其意义定位在它是解决平均分问题的一种运算。因此,认识除法需要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从简单的把一个整体的数字(如6块糖、8支铅笔等)分成2份、3份等去体验在多种分法中总会有一种分法结果完全相同,逐步提升到平均分,再接着研究一个整体的数字到底可以平均分成几份?不可以平均分成几份?从而让学生深刻体验平均分是与乘法口诀密切相关的,进一步为用乘法口诀求上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充分感知“平均分”的结果,明确能够“平均分”的数的特征,初步形成“乘法口诀表内的数能够平均分”表象。
    2.数学思考: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探究适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解决问题: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动手操作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初步建立起“能够平均分的数是乘法口诀表里的数”的概念,为学生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打好基础。

    教学关键:注重学生对“能够平均分的数的特点”的感受、体验,注重分法多样化。
    教学方法: 

(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
(2)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体现方法多样化。

(3)整合教材的教学顺序,把理解平均分与用口诀求商相融合。

(4)改变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动手操作为在课下完全自主进行操作。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昨天晚上老师布置给大家的分糖果作业,都分了吗?请各组汇报分糖果的结果。

二、各组展示分的结果,板书订正:

第一大组:12块糖 

总数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12

份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每份的数

12

6

4

3

2

2

1

1

1

1

1

1

剩余

 

 

 

 

2

 

5

4

3

2

1

 

总结:12块糖,能够平均分的份数有1份、2份、3份、4份、6份、12份。

第二大组:15块糖

总数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每份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份数

15

7

5

3

3

2

2

1

1

1

1

1

1

1

1

剩余

 

1

 

3

 

3

1

7

6

5

4

3

2

1

 

总结:15块糖,能够平均分的份数有1份、3份、5份、15份。

第三大组:18块糖的分法

总数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份数

1

2

3

4

5

6

7

8

9

每份的数

18

9

6

4

3

3

2

2

2

剩余

 

 

 

2

3

 

4

2

 

 

总数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18

份数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每份的数

1

1

1

1

1

1

1

1

1

剩余

8

7

6

5

4

3

2

1

 

总结:18块糖,能够平均分的份数有1份、2份、3份、6份、9份、18份。

第四大组:20块糖的分法

总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每份的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份数

20

10

6

5

4

3

2

2

2

2

剩余

 

 

2

 

 

2

6

4

2

 

 

总数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每份的数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份数

1

1

1

1

1

1

1

1

1

1

剩余

9

8

7

6

5

4

3

2

1

 

总结:20块糖,能够平均分的份数有1份、2份、4份、5份、10份、20份。

三、合作交流、探寻规律
1、观察比较,大家分的方法一样吗?你从不同的分法中发现了什么?

2、每一个数无论分几份,都能平均分吗?

3、能够平均分的份数和每份的数与总数有什么关系?

(有的组在分的时候是先确定要分给几个人,然后一块一块地分;而有的同学是先确定平均每人分几块之后,几块几块地分的。

一个数,不是随意分几份,都能平均分。

能够平均分的份数与每份分得的数正好与总数在同一句口诀里。)

四、     验证结论,感受成功
1、有24根小棒,可以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几根?

2、全班64位同学,可以平均分成几个小组?

 五、课内总结,延伸作业:

         同学们真棒,你们研究得很好,自主学习能力越来越强了。咱们的下一个研究课题:不能平均分的时候,剩余的数量与你分的份数(每份的数)有什么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