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发展阶段A非B错误的隐喻

(2007-10-31 23:54:11)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A非B错误是著名的重要的错误,其实不是错误,就是证明你比12个月大的儿童小。

Piaget1962)最初提出来的问题是,"婴儿什么时候获得物体恒常的概念"?他设计的一个简单的物体-隐藏任务,被许多代的研究者所使用。实验者把一个非常逗人的玩偶放在位置A的一个盖子下,婴儿向玩偶伸出手。在位置A的实验重复数次。接着,有一个关键的试验转变,实验者把物体藏在一个新的位置B处。这时,8-10个月的婴儿会犯新奇的错误。他们将不去触及发现物体消失之处B,而是返回到A处,他们先前发现物体的地方。

但,一般来讲,再过2个月,就是60天左右,你就不会傻乎乎地去A处找了,而是直奔B了。

不过想想,我们现在对于有些信息,还是会犯这样的错误。很多的事实我们视而不见,还是一次次地去过去的A处寻找答案。

目前又有新的动力学的范式来控制和解释A非B错误。通过转变婴儿的姿态的实验,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Smith et al., 1999)。一个婴儿在A试验中坐着,接着将站起来在延迟与搜寻期间,去观看在B处的隐藏事件。婴儿姿势的转变,导致了甚至8个月或10个月婴儿正确的搜寻,就像12个月的婴儿一样。这个范式中,婴儿开放的自组织系统重构了能力。

给我们的启示就是说要不断地探索,不要轻易settle,这样就可以少犯A非B错误。

开学来的学习表明,目前,development across life-span还是说法而已,所有的可用的范式和方法几乎都没有办法对用到成人身上,象这样A非B错误和TOM的既有测量方法和指标都是对成人无效的。再怎么批评IQ,至少人家有一套方法可以从小到老地测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