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犬胰腺炎

(2013-04-10 12:01:49)
标签:

犬胰腺炎

胰腺炎试纸

淀粉酶试验

呕吐腹痛症

分类: ---★内科医疗★---

 

犬胰腺炎

Canine pancreatitis

Date:2013-04-10

Pet doctor:牛金波

 

☆☆☆☆☆☆☆☆☆☆☆☆☆☆☆☆☆☆☆☆☆☆☆☆☆☆☆☆☆☆☆☆☆☆☆☆☆☆☆☆☆☆☆☆☆☆☆☆

 

       犬的急性胰腺炎以突发性前腹部剧痛、休克、腹膜炎为特征。一般侵害成年到中年犬,雌犬发病率比雄犬高。本病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型(坏死型)胰腺炎。前者早期治疗预后尚可,后者死亡率极高。自然发病多为水肿型胰腺炎。


    一、病因


    1、饲喂高脂肪性食物,食物中的脂肪可以改变胰腺细胞内酶的含量而诱发急性胰腺炎,尤其是不爱运动的肥胖犬容易诱发;
    2、高脂血症,胰脂酶分解血脂产生脂肪酸而使胰腺局部酸中毒和血管收缩引起;
    3、胆管疾病、中毒性疫病等,淋巴管在肝和胰腺是相通,病毒、细菌或毒物可以通过淋巴管道侵害胰腺,胆管有病可波及胰腺;
    4、传染性疾病和寄生虫,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5、钝性腹部损伤或胰腺手术;
    6、十二指肠液或胆汁返流进入胰管和胰间质,其胆汁中溶血卵磷脂和未结合的胆盐对胰腺毒性很大,是急性胰腺炎的原因之一。


    二、症状

    1、水肿型胰腺炎:通常没有特定的症状,多见于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有时症状不明显。
    2、急性出血型胰腺炎:表现不同程度的昏睡,呕吐,剧烈腹泻乃至血性腹泻,腹部有压痛、腹壁紧张,饮水后立即呕吐。重者血压下降,粘膜干燥,体重降低,意识逐渐丧失和痉挛而陷入休克状态。

    三、诊断

    急性胰腺炎没有特定的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常取试验性治疗诊断。实验室检查时,急性胰腺炎可见血清淀粉酶和脂酶活性升高,尿素氮增,白细胞总数增多。严重胰腺炎可出现腹水,腹水中淀粉酶活性也升高,具有诊断意义。另外,可用X线照片,胰腺炎时右上腹部密度增加。

    四、防治

    1、为了减少胰腺分泌,可在出现症状的4日内不经口给食物,待病情有所好转时给予柔软易消化的食物。

    2、补充液体防治脱水和休克,保证血容量,改善全身和胰腺的血流,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常用5%糖盐水或复方氯化钠50500mL分两次静脉注射。
    3、防止疼痛性休克可用止痛剂,可用吗啡510mg肌肉注射,或杜冷丁25mg/kg体重肌肉注射。
    4、控制感染并发症,如胰腺形成脓泡、弥漫性腹膜炎,并用广谱抗生素治疗,可青、链霉素合用。
    5、胰腺炎后期如有脓肿、肉芽形成等并发症时,须手术疗法。对血糖升高及糖尿病犬,可按糖尿病治疗方案投与胰岛素等。
    6、由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引起的胰腺炎,应治疗原发病。 

 

 ☆☆☆☆☆☆☆☆☆☆☆☆☆☆☆☆☆☆☆☆☆☆☆☆☆☆☆☆☆☆☆☆☆☆☆☆☆☆☆☆☆☆☆☆☆☆☆☆

 

(病例诊断:11Y 比格犬胰腺炎)

 

一:病例基本情况描述

    临床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初期消化不良,食欲不这,精神沉郁,呕吐,嗜睡,轻度腹痛,此症状持续约5日后症状加重,呕吐物中存在大量粘膜组织和消化上清液,后期排出咖色粘液,在及时就诊后,主诉发病前1-2天吃过鸡骨头和多量虾皮,疑似胃肠道消化不良,腹部触诊未果,进行X影像检查配合钡餐造影检查,直至钡餐完全通过直肠,排出消化道阻塞可能,但在十二指肠区有稍高密度的模糊阴影区。准备进行实验室检查,必要时进行开腹探查术进行详细检查。

二:实验室检查

 

1:CBC检查

         WBC↑;RBC↓。

犬胰腺炎

 

2:血液生化检查

   血脂偏高,其他基本正常,淀粉酶未检查

 

3:胰腺炎试纸检测(阳性)

 

犬胰腺炎

 

三:开腹探查,检查胰腺

    探查胰腺局部有点状结节,结节质地较硬,疑似钙化灶,胰腺组织轻度水肿,幽门水肿,部分十二指肠轻度水肿,胃壁粘膜增厚,腹腔内存在大量脂肪沉积,镰状韧带脂肪沉积严重,肠系膜脂肪较多,未见明显腹水症状。

犬胰腺炎

犬胰腺炎

四:诊断

    经过以上综合检查,诊断为犬胰腺炎。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