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灯谜赏析】“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
(2022-05-15 08:37:02)
标签:
灯谜谜评转载辽宁灯谜苏颖 |
分类: 谜评谜文 |
【灯谜赏析】“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搏击运动员连性格)
辽宁灯谜
收录于合集#灯谜赏析6个
灯谜赏析
“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搏击运动员连性格)
郭行行好胜
制谜:苏颖
唐朝衰败,华夏动乱。“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这里的“郭”,即是后周开国君主郭威。郭威,邢州尧山(今河北邢台市隆尧县)人。少年时生活贫寒,后投身军旅,历尽艰辛。因协助后汉高祖刘知远称帝和武功积累,身居高位,统帅大军而受后汉隐帝刘承祐猜忌,遂发动兵变,推翻汉隐帝另立新帝。不久率军抵御契丹时,在澶州受部将推戴黄袍加身,回师即皇帝位,建立后周,是为后周太祖。其在位期间,崇尚节俭,仁爱百姓,整顿吏治,组织生产,发展经济,立志统一。郭威的政治、经济改革和统一战争,为以后宋朝的统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五代时期是评价较好的一位明君。此谜谜面,即取于郭威的一段故事。传说时为汉将的郭威奉命讨伐作乱的河中节度使李守贞于蒲州,围城一年而未克,无奈只好求教于永清寺的和尚。和尚告诉他“将军发善心,城即克矣”,于是郭威折箭发誓,第二天果然攻克蒲州。郭威格守誓约,一人未杀,满城百姓得救,寺名由此改为普救寺。这普救寺就是后来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所写的被誉为“第六才子书”而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家喻户晓的《西厢记》剧中故事的发生地。现在作为名胜古迹的普救寺前的介绍中就有因郭威此事而改寺名的内容。这虽然是个故事传说,但确实和前面所说历史记载中郭威的战功经历和仁慈爱民的性格相符合。清代人姚元之所撰的《竹叶亭杂记》卷三曾论及此事,该谜作者摘取书中辞句为谜面,使此谜饱含知识性、文学性,让大家看此谜时联想到五代十国攻城陷地、刀光剑影的纷乱争斗,展现了乱世英雄的征战厮杀却心怀百姓的仁慈举动,因而证实了“得民心者得天下”。而且通过普救寺又使人联想到《西厢记》剧中“月移花影玉人来”那动人的爱情场景,更使此谜充满美感,给人留下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
为了紧扣谜面,谜作者采用了谜底延伸组合的方式,谜目:“搏击运动员连性格”,拟底:“郭行行好胜”。郭行行,中国著名自由搏击运动员,曾获得全国散打冠军赛和全国泰拳锦标赛冠军。好胜,心理、性格名词,指的是要强、处处想胜过别人。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言:“凡有血气之伦,皆有好胜之意。”和武术套路表演等形式比较起来,郭行行所从事的运动实战性强,对抗性强,更须顽强的拼搏精神。郭行行获得过国内多项散打冠军,这都是一场场拼搏、一路过关斩将取得的。而且他还曾两次对战世界名将、泰拳冠军、金腰带西蒙·马库斯,充分表现了敢于斗争、争强好胜的亮剑精神和不屈性格。因此,“郭行行好胜”组成谜底,符合事实,通顺自然,合情合理合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