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云南游之三十一--大理新华村寸氏庄园

标签:
2012年8月云南游之三旅游文化 |
2012年8月26日星期天,阴转晴有阵雨。
游客来到银都水乡-大理新华村,导游必定要带大家来看看这座最具白族特色的寸氏庄园。它原是寸氏家族的私人产业,后来捐给当地政府,现在成了新华村的一个旅游热门景点。
从这用纹饰讲究的银器装饰的门把,就可想象寸氏庄园当年的豪华气派。
庄园布局构思奇巧,风格细腻,装修典雅,是白族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作。
门窗均有精美的木雕。
“青瓦白墙水墨画,门楼照壁雕花窗”,无不体现“三房一照壁”的白族传统建筑精华之所在。三房一照壁其实就是一个由三面房子和一面照壁合围而成的大四合院,照壁坐北朝南,借阳光反射可使三房亮亮堂堂。三房分为一正、两耳,正房是白族人的客厅,两边耳房中南边是长者的卧室,北边一间是当家人的卧室,两边是长者的卧室或者是厨房。正房对面的照壁具有挡风、辟邪、采光的作用,在古代只有官宦人家或富贵人家才能建,它也是富贵的象征。
丹凤朝阳门板。
门环很讲究,也是银饰,刻着“吉祥如意”四个大字。
对称的精致木雕,双兔。
鹤寓意吉祥长寿。
双龙。
青瓦白墙是白族民居的典型建筑。
寸氏庄园的后花园,相当漂亮。
各种石雕大水缸形状各异,有长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也有椭圆形和半圆形。
石雕水缸的表面采用浮雕工艺,主要题材为祈福纳吉、伦理教化和驱邪避灾三类,表达了民众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和对家族兴旺的期盼。原先的用途主要是盛水消防,现在成了艺术品,具有很高的美学鉴赏价值。
盘龙碑局部。
回廊、水榭、亭台楼阁、小桥不失古朴而婉约。
在新华村白族传统的青瓦白墙建筑群中,这座石质结构的西洋风格的建筑格外醒目,显得独树一帜。
寸氏庄园藏宝阁。
里面的展品不能拍照,老陈只能偷拍几张。左起:清代粉彩双铺首龙纹大方瓶,民国龙吞口花把刀,元代红釉双耳光纹大瓶。
清代龙柄龙流盘口黑陶釉钿壶。
清代粉彩描金双凤耳双铺首如意瓶。
清代青花凤纹葫芦瓶。
清代官造银元宝和银元。
清代瘿木镶银盖碗。
俯视新华村。电瓶车整齐列队。
门板木雕动物图案。
二十四孝图之亲尝汤药、孝感动天。
二十四孝图之卖身葬父。
二十四孝图之噬子痛心。
晋-唐越窑青瓷大罐。
清代青花粉彩天球瓶。
石雕大象是智慧、力量、团结的象征。象谐“祥”之音,传统习俗中,象代表了吉祥。“象”能给人间带来祥瑞,象微天下太平。“象”即表示和平、美好和幸福。大象力大魁武,性灵却温和柔顺,相传象为摇光之星生成,能兆灵瑞,古佛就是乘象从天而降。大象善于吸水,水为财,凡家居窗户见水,摆放“吉象运财”则能达到汲水纳财之功。
拴马桩。
西洋别墅的外墙装饰和雕刻相当精细。
小家伙与石象。
寸氏庄园大门。“寸”是由“爨”字演化而来,其历史源远流长,寸姓是新华村的大姓,其大多数从事手工艺传承加工。随历史沧桑变迁,庄园屡有兴废。据寸氏族谱记载,庄园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先后经过九次重建。现在的景区于2000年破土动工,耗时9年恢复了寸氏庄园旧貌。庄园竖柱之日,忽有七彩祥云现于东方,老人们说这是寸氏家族及石寨子人民的福祉。
仰视依山而建的迎鹤楼。
雄伟的迎鹤楼下,清冽的山泉从石缝中流淌出来。
白水源,不知道和白水河有无关系,或许只是代表这里是新华村白族人的水源?新华村周围山水交相辉映,地下泉水储量丰富,年平均气温13度,无严冬和酷暑,四季如春。既不乏江南水乡的柔美,更具有高原独特的水乡情结。
一路“爨”字黄旗飘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