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彩陶展上篇

标签:
文化甘肃省博物馆彩陶展上旅游 |
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晴。
一万多年前,人类发明了陶器。随着制陶工艺的日趋成熟,距今八千年前后,我国渭河流域的先民成功地第一批彩陶。这些彩陶集优美的造型、缤纷的色彩、绚丽的图案于一身,既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水平,又体现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人们对美的渴望和追求。甘肃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绵延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丰富发达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文明时代文化。这些文化为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它们大多含有多姿多彩的彩陶,这是数千年来甘肃绵延不绝的独特文化传统。甘肃彩陶经历了五千多年的漫长发展岁月,其数量和种类、制作水平与艺术成就都是其他地区无可比拟的。正是因为如此,到了甘肃省博物馆,彩陶展是一定要细细观赏的。
一、文明曙光-大地湾文化彩陶。
宽带纹三足圜底彩陶钵,大地湾文化的典型陶器,距今8000-7000年,秦安大地湾出土。
小口球腹罐,秦安大地湾出土。
宽带纹圜底彩陶钵。
绳纹深腹罐与绳纹三足深腹罐。
小口壶。
彩陶的诞生。
内彩波折纹三足钵。
宽带纹圜底彩陶钵。大地湾文化的彩陶是中国迄今所知最早的彩陶,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彩陶的古文化之一。
二、锦绣初展-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早期。
仰韶文化早期,距今7000-6000年,宽带纹刻“向下箭头”符彩陶钵。
三角纹圜底彩陶钵。
宽带纹刻“+”符彩陶钵,以上均为秦安王家阴洼出土。
杯口红陶尖底瓶,秦安大地湾出土。
猪面纹细颈彩陶壶,秦安王家阴洼出土。器表打磨光滑,腹部绘猪面纹,三个猪面仅绘三只眼睛,每两个猪面共用一只。神态憨稚,生动逼真,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为半坡类型彩陶装饰中的精品。
变形人面纹葫芦彩陶瓶,张家川大阳出土。
三角斜线纹彩陶盆,秦安王家阴洼出土。
葫芦瓶,秦安大地湾出土。
鱼纹彩陶盆,秦安王家阴洼出土。
游鱼纹彩陶瓶,秦安王家阴洼出土。
鱼纹彩陶盆,秦安王家阴洼出土。
仰韶文化中期。
仰韶文化中期,距今5900-5500年,折沿红陶盆,秦安大地湾出土。
几何纹彩陶盆,秦安大地湾出土。
鲵鱼纹彩陶瓶,甘谷西坪出土。细泥陶,腹部绘鲵鱼纹。这种被人格化的图案,有学者认为是华夏文明始祖伏羲的雏形,也有学者认为是龙的最初形象。1996年此瓶被国家文物专家鉴定组确认为国家级文物。
重唇口红陶尖底瓶,静宁中庄出土。
三角花叶纹彩陶盆,秦安大地湾出土。
仰韶文化晚期。
仰韶文化晚期,距今5500-4900年,叶纹彩陶盆,环县博物馆藏。
涡纹彩陶罐,环县博物馆藏。
红陶瓦足鼎,秦安大地湾出土。
斗犬纹彩陶罐,秦安大地湾出土。
仰韶文化晚期纽索纹、斗犬纹展开图。
蛙纹彩陶壶,秦安大地湾出土。
鲵鱼纹彩陶瓶,武山傅家门出土。
变体鲵鱼纹彩陶瓶,礼县石沟坪出土。
房屋地面,秦安大地湾出土。
大地湾遗址仰韶文化早期聚落沙盘,距今6500年左右。
陶窑及陶器制作场景复原。
制陶过程主要包括搓泥条、盘筑、拉坯、修制、绘图、烧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