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恐龙展厅
标签:
甘肃省博物馆恐龙展厅旅游文化 |
2011年11月18日星期五,晴。
下午两点老陈赶到了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的甘肃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收藏有历史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和古生物化石及标本约35万余件,包括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到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化;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甘肃省博物馆现在是免费参观的,凭身份证领参观券,因为不是周末,参观者不是很多。
甘肃省博物馆的展馆分为三层,常设展览包括位于三楼的恐龙展厅和黄河古象厅、甘肃彩陶展、甘肃佛教艺术展,以及二楼的红色甘肃、丝绸之路文明展、古生物化石展。另外一楼还有先秦文物展和潘玉良美术作品展。
老陈按照习惯,先从最高的三楼开始逛。比较愉快的是这里对拍照没有太多限制,只是不能使用闪光灯而已。恐龙展厅。
恐龙蛋的类型包括粗皮蛋、长形蛋、巨型长形蛋、蜂窝蛋、紧密多层排列的树枝蛋、网格蛋、圆形蛋和分散多层排列的蜂窝蛋等,而恐龙足迹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
白垩纪圆形恐龙蛋,来自河南。
观众可以触摸的马门溪龙腿骨。保存在1亿多年前地层的化石被人们称为“龙骨”,据说摸一摸可以带来好运,所以观众一般都会摸上几下这上亿年前的遗存。
白垩纪连体恐龙蛋,来自河南。
白垩纪恐龙足迹,来自甘肃玉门。
图解披甲恐龙-甲龙的身体各部分结构。甲龙头颅骨较长,高度加固,留有很少的空间;具有骨质甲板;3米长的髋骨有利于尾巴的摇摆;灵活的尾部;多样的尾椎是甲龙的武器。
白垩纪的巨龙化石,来自甘肃金塔。
早白垩纪北票鲟化石,来自辽西。
距今约1.4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马门溪龙化石,身长22米,高近4米,颈长9米。它是目前所发现的亚洲最大的蜥脚类恐龙合川马门溪龙古生物化石标本。
展厅里还陈列着不少植物化石。早白垩世似阴地蕨化石,来自甘肃玉门。
中生代植物化石,来自甘肃玉门。
中侏罗世异羽叶化石,来自辽西。
白垩纪甘肃鸟化石,来自玉门。
早白垩世辽西鸟化石,来自辽西。
侏罗纪狼鳍鱼化石,来自甘肃平凉。
早白垩世苏铁植物化石,来自辽西。
早白垩世似管状叶,来自辽西。
晚侏罗世辽宁枝,来自辽西。
侏罗纪竖直茨康叶,来自辽西。
早白垩世似托第蕨,来自辽西。
早白垩世苏铁植物化石,来自辽西。
昆虫化石图。
早白垩世凌源潜龙及辽西龟化石,来自辽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