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之四--进士匾额厅

标签: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之旅游 |
2010年5月9日星期天,晴。
老陈看完一楼的举人匾额厅,上到二楼,继续在空无一人的进士匾额厅里闲庭信步。捷步云程匾,很形象地表示了学子们希望继续高中高升的心愿。
翰林院。
进士匾额厅简介。《进士》指可以进授爵禄之士,隋大业中,乃以进士为考取人才的科目,唐宋金元皆因之,明清两朝,具有举人资格的人,经全国统考(会试,殿试)后成绩及格的被录取者,皆称进士,因成绩之高低,分为三甲(三等),称一甲三名,一甲(一等)赐进士及第,二甲(二等)赐进士出身,三甲(三等)赐同进士出身。此厅展陈的匾额,皆为进士所题写。其中以状元题写为最多,次之为榜眼,探花,余者为著名进士所题写。进士学位,相当于今日之大学毕业生,而状元,榜眼,探花则为其中最优秀者,状元则是最高科名,最为荣耀,能于门首或厅堂之中悬挂状元题写的匾额如同一种殊荣,为时人所倾慕。成为进士之后,按清朝制度,除发衣服,鞋帽之外,另奖励银两(最高100两),为题刻匾额,立旗杆或奉旨修建牌楼,牌坊。进士登科后要授予官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为从(副)六品官,其他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翰林院检讨(从七品)官,而为庶吉士者,则属在翰林院实习,期满后授官。不少人德才兼优,官至一品大员,封疆大吏,其职务相当于今日的总理,副总理或者部级干部,这些人书法秀美,不少是书法名家。其历史作为、人品,通过说明牌可初步了解。
钦赐翰林院。翰林为对在翰林院任职进士的简称,也表明是进士中的佼佼者。清代规定,不是进士不能进翰林院任职。
展厅一角。
进士匾。状元王杰,正一品。六任会试主考,1787年为东阁大学士(宰相),总理礼部。王杰在朝40余年。
岁贡士。
洛社储英。
三省提刑。官至兵部尚书。
德婉孟母。赞誉一位母亲德高如孟母。
尊德尚齿。为祝寿匾,寿长德旺之意。
从心同庆,祝寿匾。从心为70岁的代称。洪钧,光绪七年(1881年)升为内阁学士,任职期间出使俄、德、奥、荷四国大臣。曾娶著名的**傅彩云(赛金花)为妻,后人为这对才子佳人演绎了不少故事。
古道同敦。
稀龄衍庆,祝寿匾。稀龄人生七十古来稀。
德耀青藜:青藜为有学问的人,此匾指博学人中的品行优秀者。
州司马。
桥荫梓秀:赞誉父母教子有方。
成均硕彦。成均为国子监的代称,彦指有学问之人,匾意为学校中的佼佼者。
德懋稀龄:赞誉老人家德寿双全。
松山竹茂。松竹是古代品质高洁,长寿的象征。
鹤寿鸿庄。
国士无双:国中独一无二之贤能。
画荻希风。源自宋代欧阳修,其母以芦梗教其学书之典故,赞誉一位母亲贤德,令人敬佩。
谖荫长春。谖:忘忧草。为祝寿之意。
鸿案延禧。鸿案:喻夫妻相敬如宾。
丕振家风。丕:大。寓弘扬家风,光宗耀祖。
泮蓧生香。泮:泮水,指国学。蓧:一种善草,为优秀学者代称。喻优秀的国学生。
德基堂。
杖朝耆英:国家才高德旺之人,为祝寿之意。耆:年老者。
贡元。贡生之首。
举案稀龄。祝贺老先生高寿。
五世同堂。
孝廉方正。科举中,举人也称之为孝廉,意为品德、学问优秀。
同榜进士。高步蟾宫、太史、文元。此三人同为道光十二年一甲进士,三人所书的匾额同时挂在一处,实为难得。在此以匾额再现“鼎甲三及第
清乾隆,“世科”石匾。此家族从明代嘉庆至康熙年共有七人登科,典型的书香门第,世代登科。
翰林及第,出身官职牌。
旌表节孝。
燕翼诒谋。为子孙谋虑,造福。
美难具并。
进士。
太史。
会魁:在会试考试中取得优秀名次。
冰雪流辉。赞誉老夫人德旺寿高。
慈孝完贞。喻贤惠、贞洁。
古稀同庆。为两老祝寿之意。
礼隆东序。东序:古之大学。其意为热烈祝贺老国子监生高寿。
品重儒林。
婺星焕彩。婺星为星宿中女星,代指妇女。赞誉老夫人德高望重,风采依旧。
松鹤遐龄。如松鹤般长存,高寿。
钦赐寿官。
文武进士。这位真乃文武双全之贤能。
树德日新:赞誉老者德高望重。
馆藏会馆匾额展。
南陵会馆。
韩城会馆。
应山会馆。
会馆旧址介绍。
北京的会馆与学堂。
匆匆看了下瓷砚展柜。
元代琴形砚。
明代青花瓷砚。
明代三彩琉璃砚。
唐代多足瓷砚。
晋朝三足瓷砚。
金元代,高足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