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宗羲:明儒学案序

(2020-11-14 16:41:24)
分类: 我读黄宗羲
明儒学案序

  盈天地间[1]皆心也,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故穷天地万物之理,即在吾心之中。后之学者,错会前贤之意,以为此理悬空於天地万物之间,吾从而穷之,不几於义外乎?此处一差,则万殊不能归一。夫茍工夫着到,不离此心,则万殊总为一致。学术之不同,正以见道体之无尽[2]也。奈何今之君子,必欲出於一途,勦其成说,以衡量古今,稍有异同,即诋之为离经畔道,时风众势,不免为黄芽白苇[3]之归耳。夫道犹海也,江、淮、河、汉以至泾、渭蹄涔,莫不昼夜曲折以趋之,其各自为水者,至於海而为一水矣。使为海若者,汱然自喜,曰:“咨尔诸水,导源而来,不有缓急平险、清浊远近之殊乎?不可谓尽吾之族类也,盍各返尔故处!”如是则不待尾闾之泄,而蓬莱有清浅之患矣。今之好同恶异者,何以异是?
  有明事功文章,未必能越前代,至於讲学,余妄谓过之。诸先生学不一途,师门宗旨,或析之为数家,终身学术,每久之而一变。二氏之学,程、朱闢之,未必廓如,而明儒身入其中,轩豁呈露。用巫家倒仓之法,二氏之葛藤,无乃为焦芽乎[4]?诸先生不肯以朦懂精袖冒人糟粕,虽浅深详略之不同,要不可谓无见於道者也。余於是分其宗旨,别其源流,与同门姜定庵、董无休操[5]其大要,以著於篇,听学者从而自择。中衢之罇,持瓦瓯樿杓而往,无不满腹而去者。汤潜庵曰:“《学案》宗旨杂越,茍善读之,未始非一贯也。”陈介眉曰:“《学案》如《王会图》洞心骇目,始见天王之大,总括宇宙。”
  书成於丙辰之后,许酉山刻数卷而止,万贞一又刻之而未毕。壬申七月,余病几革,文字因缘,一切屏除,仇沧柱都中寓书,言北地贾若水见《学案》而叹曰:“此明室数百岁之书也,可听之埋没乎!”亡何贾君亡[6],其子醇庵承遗命刻之。嗟乎!余於贾君,邈不相闻,而精神所感,不异同室把臂。余则何能,顾贾君之所以续慧命者,其功伟矣。
黄宗羲序。康熙三十二年癸酉岁,德辉堂谨梓。

[1] 《黄梨洲文集》(中华书局一九五九年出版。以下简称《文集》。)无“间”字。
[2] 《文集》“尽”下作“即如圣门,师、商之论交,游、夏之论教,何曾归一?终不可谓此是而彼非也”。
[3] 《文集》作“黄茅白苇”,是。
[4] 《文集》“法”下有“也”字,无“二氏之葛藤,无乃为焦芽乎”句。
[5] 《文集》“操”作“撮”。
[6] 《文集》“亡”作“死”。



义外:《孟子·告子》中记载:“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内也,非外也;义,外也,非内也。’孟子曰:‘何以谓仁内义外也?’”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伏以阁下内仁而外义,行高而德巨,尚贤而兴能,哀穷而悼屈。”


勦:同“剿”。抄袭。

畔道:背离原则、正道。畔,通“ 叛 ”。

时风:1.应时的风。 2.比喻良好的教化。 3.当时或当代的社会风气。

蹄涔:涔,雨水。兽蹄迹中的积水,形容水量极少。比喻处在不能有所作为的地位。《淮南子·氾论训》:“夫牛蹄之涔,不能生鳣鲔。”涔:音成。连续下雨,积水成涝。

汱:古同“汰”,淘汰,去除。

尾闾:传说中海水所归之处。《庄子·秋水》:“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后比喻事物归宿或倾泄之所。

廓如:澄清貌。

轩豁:1.高大开阔。 2.谓轩昂开朗,气宇不凡。

倒仓:1.戏曲演员在青春期发育时嗓音变低或变哑。 2.把一个仓里的粮食转到另一个仓里去。

葛藤:比喻纠缠不清的关系。

焦芽:1. 枯焦的幼芽。 佛教喻不能萌生无上道心的人。  2. 泛喻不堪造就者。

姜定庵:姜希辙(?-1698)明末清初浙江会稽人,字二滨,别字定庵。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清顺治初,除温州教授,历瑞安、直隶元城知县,迁工科给事中。在地方善决狱,救饥民;任给事中敢言时弊。康熙间,历顺天、奉天府丞。系明刘宗周(1578-1645)弟子。刘宗周为明末著名理学家,一生著述很多,生前多未刊行。

董无休:?


中衢之罇:衢尊,典故名,亦作“ 衢樽 ”、“ 衢罇 ”。典出《淮南子》卷十《缪称训》,“圣人之道,犹中衢而致尊邪:过者斟酌,多少不同,各得其所宜。”指在通衢大道设酒,行人自饮。后为喻仁政的典实。


瓦瓯:陶制的小盆。

樿杓:用白理木制作的勺子。


汤潜庵:汤斌(1627年-1687年),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朝政治家、理学家暨书法家,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正。汤斌一生清正廉明,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被尊为"理学名臣"。


陈介眉:(?——1861)山东潍县(今潍坊)人。道光拔贡生,考充知县,历任江苏宿迁、盐城及通州知州,升河南归德知府。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归德后,被革职回籍。八年后,与捻军战于潍县,被杀。复原官,赠太仆寺卿衔,封世职。


王会图:图册名,唐代画家阎立本所绘的四夷朝会图。


许酉山:即许三礼(1625—1691),清河南安阳人,字典三,号酉山。顺治十八年进士,官浙江海宁知县,立书院,延黄宗羲主讲。康熙间授福建道御史,历大理寺卿、顺天府尹、右副都御史、兵部督捕侍郎。其学初师孙奇逢,后得力于黄宗羲。有《易贯》、《圣学直指》等。曾初刻黄宗羲《明儒学案》。


贞一:万言(1637—1705),清初学者。字贞一,号管村,浙江鄞县人。明州学者万泰孙,万斯年子。副贡生。少时即有精博之名,著有《尚书说》、《明史举要》。与修《明史》,独成《崇祯长编》。尤工古文。晚出为安徽五河知县,忤大吏,论死,寻得免。有《管村集》。万言少与叔父万斯大万斯同黄宗羲学,深得黄宗羲器重,以古文名,文章“兼有剡源、震川两家之妙”,为当世所重。


仇沧柱:兆鳌(1638年-1717年),字沧柱,号知几子,浙江鄞县(今宁波鄞州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


贾润:字若水,清直隶故城县贾黄村人,明诸生,未仕。赋性慷爽,重然诺,好施与。尝出金千数百,助修庙学及孤老院,立义冢。康熙甲子年,故城大饥,贾润代缴故城县丁银八百两,己巳年故城再饥,贾润除捐资首襄赈务外,又独赈三日,全活千人。晚年潜心理学,日以“学吃亏”三字谆训子孙。从仇沧柱太史处得《黄氏明儒学案稿》本,手自点勘,序而刻之。


把臂:握住对方的手臂,表示亲密:临别,把臂言誓。

慧命:1.指弘传的佛法。佛教以智慧为法身的寿命,智慧夭,则法身亡,故云慧命。 2.引申指人的智慧所注。 3.僧人的尊称。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