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2020-03-04 16:08:58)分类: 我读王阳明 |
王阳明《寄正宪男手墨二卷》
正宪字仲肃,师继子也。嘉靖丁亥,师起征思田,正亿方二龄。托家政于魏子廷豹,使饬家众以字胤子。托正宪于洪与汝中,使切劘学问
以饬内外。延途所寄音问,当军旅倥偬之时,犹字画遒劲,训戒明切。至今读之,宛然若示严范。师没后,越庚申,邹子谦之、陈子惟浚来自
怀玉,奠师墓于兰亭,正宪携卷请题其后。噫!今二子与正宪俱为泉下人矣,而斯卷独存。正宪年十四,袭师锦衣荫,喜正亿生,遂辞职出就
科试。即其平生,邹子所谓“授简不忘”,“夫子于昭”之灵,实宠嘉之”,其无愧于斯言矣乎!
即日舟已过严滩,足疮尚未愈,然亦渐轻减矣。家中事凡百与魏廷豹相计议而行。读书敦行,是所至嘱。内外之防,须严门禁。一应宾客
来往,及诸童仆出入,悉依所留告示,不得少有更改。四官尤要戒饮博,专心理家事。保一谨实可托,不得听人哄诱,有所改动。我至前途,
更有书报也。
舟过临江,五鼓与叔谦遇于途次,灯下草此报汝知之。沿途皆平安,咳嗽尚未已,然亦不大作。广中事颇急,只得连夜速进,南赣亦不能
久留矣。汝在家中,凡宜从戒论而行。读书执礼,日进高明,乃吾之望。魏廷豹此时想在家,家众悉宜遵廷豹教训,汝宜躬率身先之。书至,
汝即可报祖母诸叔。况我沿途平安,凡百想能体悉我意,铃束下人谨守礼法,皆不俟吾喋喋也。廷豹、德洪、汝中及诸同志亲友,皆可致此意
。
近两得汝书,知家中大小平安。且汝自言能守吾训戒,不敢违越,果如所言,吾无忧矣。凡百家事及大小童仆,皆须听魏廷豹断决而行。
近闻守度颇不遵信,致抵牾廷豹。未论其间是非曲直,只是氐牾廷豹,便已大不是矣。继闻其游荡奢纵如故,想亦终难化导。试问他毕竟如何
乃可,宜自思之。守悌叔书来,云汝欲出应试。但汝本领未备,恐成虚愿。汝近来学业所进吾不知,汝自量度而行,吾不阻汝,亦不强汝也。
德洪、汝中及诸直谅高明,凡肯勉汝以德义,规汝以过失者,汝宜时时亲就。汝若能如鱼之于水,不能须臾而离,则不及人不为忧矣。吾平生
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之心,亦无良知可致矣。汝于此处,宜加猛省。家中凡事
不暇一一细及,汝果能敬守训戒,吾亦不必一一细及也。余姚诸叔父昆弟皆以吾言告之。前月曾遣舍人任锐寄书,历此时当已发回。若未发回
,可将江西巡抚时奏报批行稿簿一册,共计十四本,封固付本舍带来。我今已至平南县,此去田州渐近。田州之事,我承姚公之后,或者可以
因人成事。但他处事务似此者尚多,恐一置身其间,一时未易解脱耳。汝在家凡百务宜守我戒谕,学做好人。德洪、汝中辈须时时亲近,请教
求益。聪儿已托魏廷豹时常一看。廷豹忠信君子,当能不负所讬。但家众或有桀惊不肯遵奉其约束者,汝须相与痛加惩治。我归来日,断不轻
恕。汝可早晚常以此意戒饬之。廿二弟近来砥砺如何?守度近来修省如何?保一近来管事如何?保三近来改过如何?王祥等早晚照管如何?王
祯不远出否?此等事,我方有国事在身,安能分念及此?琐琐家务,汝等自宜体我之意,谨守礼法,不致累我怀抱乃可耳。
东廓邹守益曰:“先师阳明夫子家书二卷,嗣子正宪仲肃甫什袭藏之。益趋天真,奠兰亭,获睹焉。喜曰:‘是能授简不忘矣!’书中‘
读书敦行,日进高明’;‘钤束下人,谨守礼法’;及切祔道义,请益求教,互相夹持,接引来学,真是一善一药。至‘吾平日讲学,只是致
良知三字。仁,人心也;良知之诚爱恻怛处,便是仁,无诚爱恻怛,亦无良知可致’,是以继志述事望吾仲肃也。仲肃日孳孳焉,进而书绅,
退而服膺,则大慰吾党爱助之怀,而夫子于昭之灵,实宠嘉之。”
思田:明嘉靖七年(1527)思田之乱暴发,已经是风蚀残年的王守仁,抱病来到广西,在平息动乱之后,在今平果县马头峡右江石壁之上镌刻了
《平思田纪功碑》,在此启程返途,病死在舟途之中。《平思田纪功碑》诠释这位伟人“武功文教"的一生。
字:本义:生孩子。治理。
胤子:子嗣;嗣子。旧题汉李陵《答苏武书》:「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
倥偬: 1. 《楚辞?刘向<九叹·思古>》:「悲余生之无欢兮,愁倥偬于山陆。」 王逸注:「倥偬,犹困苦也。」2.
困苦窘迫。3. 事情纷
繁迫促。4. 指匆忙。
明切: 1. 明言切谏。2. 明白而深切。
怀玉: 1. 谓怀抱仁德。
《老子》:「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2.怀玉乡位于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城西北。
授简:给予简札。谓嘱人写作。
宠嘉: 荣耀华美。
敦行: 笃行。
《逸周书?小明武》:「敦行王法,济用金鼓。」敦:从“攴”,表示与以手持械的动作有关。本义:投掷)
厚道。诚朴宽厚;厚重;笃实。
至嘱 :谓极恳切的嘱咐。
门禁: 门口的戒备防范。
饮博: 饮酒博戏。博戏 :1. 古代的一种棋戏。2. 赌输赢、角胜负的游戏。3. 杂戏。
谨实: 谨慎笃实。 《周书?泉仲遵传》:「仲遵少谨实,涉猎经史。」
哄诱 :诱骗。
临江:江西。
躬率: 1. 亲自率领。2. 亲身实行。
钤束 :管束;约束。
王守度:(生卒不详)。守仁从弟。
抵牾 :亦作「抵啎」。 1. 抵触,矛盾。2. 引申谓用言语顶撞、冒犯。
奢纵 :奢侈放纵。
王守悌:(生卒不详)。守仁从弟。
直谅 :正直诚信。语出《论语•季氏》:「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宋王安石《怀张唐公》诗:「直谅多为世所排,
有怀长向我前开。」
德义: 1. 道德信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心不则德义之经为顽,口不道忠信之言为嚚。」2.
谓赏罚得当;亦谓从善去恶。韦昭注
:「赏得其人,罚当其罪,是为德义。」
亲就: 亲近。 《汉书•张禹传》:「后曲阳侯根及诸王子弟闻知禹言,皆喜说,遂亲就禹。」
平南:古称龚州,广西贵港市辖县,位于西江上游。
田州:唐开元年间(713-741年)在今桂西地区置田州;宋代,在今广西田东县地设田州土州。
戒谕 :告诫训谕。
廿二弟:即王正感,乳名二道,字仲诚,王守俭儿子。家族排行第22。
修省: (参见脩省) 修身反省。
邹守益 :(1491-1562)
,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今江西省安福县连村乡新背老屋里村)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邹守益一
生尤其重视教育,崇尚简易明白、朴实无华、直指本心。他认为,教育是人后天赖以长进的最根本的途径。守益教人,把王守仁的“致良知”
学说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并对“致良知”作了充分的发挥。邹守益著作有《东廓文集》、《诗集》、《学豚遗集》等。今有《东廓邹先生遗
稿》传世。北乡澈源邹氏,是江南极负盛名名门望族,四代人中有七名进士,一名解元,五名举人,一名贡元。其中明正德年间的邹守益最为
名重。
孳孳 :同「孜孜」。 1. 孳,通「孜」。勤勉;努力不懈。 《礼记•表记》:「俛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陈澔集说:「孳孳,勤勉
之貌。」2. 孳,通「孜」。一心一意或用心力的样子。孳
:从子,兹声。子,小孩子,是生殖的结果。本义:繁殖,生息。
书绅: 把要牢记的话写在绅带上。后亦称牢记他人的话为书绅。语本《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邢昺疏:「绅,大带也。子张以
孔子之言书之绅带,意其佩服无忽忘也。」
服膺: 铭记在心;衷心信奉。 《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朱熹集注:「服,犹着也;膺,胸也。奉持而着之
心胸之间,言能守也。」
宠嘉 :荣耀华美。
又
去岁十二月廿六日始抵南宁,因见各夷皆有向化之诚,乃尽散甲兵,示以生路。至正月廿六日,各夷果皆投戈释甲,自缚归降,凡七万余
众。地方幸已平定。是皆朝廷好生之德感格上下,神武不杀之威潜孚默运,以能致此。在我一家则亦祖宗德泽阴庇,得天杀戮之惨,以免覆败
之患。俟处置略定,便当上疏乞归。相见之期渐可卜矣。家中自老奶奶以下想皆平安。今闻此信,益可以免劳挂念。我有地方重寄,岂能复顾
家事!弟辈与正宪,只照依我所留戒谕之言,时时与德洪、汝中辈切劘道义,吾复何虑。余姚诸弟侄,书到咸报知之。八月廿七日南宁起程,
九月初七日已抵广城,病势今亦渐平复,但咳嗽终未能脱体耳。养病本北上已二月余,不久当得报。即逾岭东下,则抵家渐可计日矣。书至即
可上白祖母知之。近闻汝从汝诸叔诸兄皆在杭城就试。科第之事,吾岂敢必于汝,得汝立志向上,则亦有足喜也。汝叔汝兄今年利钝如何?想
旬月后此间可以得报,其时吾亦可以发舟矣。因山阴林掌教归便,冗冗中写此与汝知之。
我至广城已逾半月,因咳嗽兼水泻,未免再将息旬月,候养病疏命下,即发舟归矣。家事亦不暇言,只要戒饬家人,大小俱要谦谨小心,余姚
八弟等事近日不知如何耳?在京有进本者,议论甚传播,徒取快谗贼之口,此何等时节,而可如此!兄弟子侄中不肯略体息,正所谓操戈入室
,助仇为寇者也,可恨可痛!兼因谢姨夫回,便草草报平安。书至,即可奉白老奶奶及汝叔辈知之。钱德洪、王汝中及书院诸同志皆可上覆,
德洪、汝中亦须上紧进京,不宜太迟滞。
近因地方事已平靖,遂动思归之怀,念及家事,乃有许多不满人意处。守度奢淫如旧,非但不当重托,兼亦自取败坏,戒之戒之!尚期速
改可也。宝一勤劳,亦有可取。只是见小欲速,想福分浅薄之故,但能改创亦可。宝三长恶不悛,断已难留,须急急遣回余姚,别求生理;有
容留者,即是同恶相济之人,宜并逐之。来贵奸惰略无改悔,终须逐出。来隆、来价不知近来干辨何如?须痛自改省,但看同辈中有能真心替
我管事者,我亦何尝不知。添福,添定、王三等辈,只是终日营营,不知为谁经理,试自思之!添保尚不改过,归来仍须痛治。只有书童一人
实心为家,不顾毁誉利害,真可爱念。使我家有十个书童,我事皆有托矣。来琐亦老实可托,只是太执戆,又听妇言,不长进。王祥、王祯务
要替我尽心管事,但有阙失,皆汝二人之罪。俱要拱听魏先生教戒,不听者责之。
明水陈九川曰:“此先师广西家书付正宪仲肃者也。中间无非戒谕家人谨守素训。至致良知三字,乃先师平素教人不倦者。云‘诚爱恻怛
之心即是致良知’,此晚年所以告门人者,仅见一二于全集中,至为紧要。乃于家书中及之,可见先师之所以丁宁告戒者,无异于得力之门人
矣。仲肃宜世袭之。”
校勘记
〔1〕臆,底本作“亿”,《阳明年谱》作“亿”,今据耿定向《新建侯文成王先生世家》改。
向化: 归服。归化;顺服。
神武不杀:睿知神武而不杀,语出《周易•系辞上》:“古之聪明睿知神武而不杀者夫!”“睿”,智慧。“神武”,指有“武”道而广施仁德。有了睿知神武四种德业则不用杀伐之威而民自服。指圣人、明君的德性,《易传》认为唯有古之聪明慧智神圣英勇而不残暴之人能达到的圣贤之境地。唐孔颖达疏:“《易》道深远,以吉凶祸福威服万物;故古之聪明睿知神武之君,谓伏羲等,用此《易》道能威服天下,而不用刑杀而畏服之也。”
潜孚默运:潜移默运。不露行迹、自然而然地转移或转变。潜孚 暗中信服。默运: 暗中运行。
德泽 :恩德,恩惠。 《韩非子•解老》:「有道之君,外无怨雠于邻敌,而内有德泽于人民。」
阴庇: 覆荫庇护。 宋鲁应龙《闲窗括异志》:「士人之就试者,莫不先期备金钱,祷以求阴庇。」
掌教 :主管教授。 汉徐干《中论•治学》:「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周礼》保氏,掌教六书。」
进本 :1. 特指进献给皇帝的书籍版本。2. 进呈本章。
谗贼: 1. 诽谤中伤,残害良善。 《诗·陈风·防有鹊巢序》:「《防有鹊巢》,忧谗贼也。」2.
指好诽谤中伤残害良善的人。
上紧 :1. 赶快;加紧。 元无名氏《冯玉兰》第二摺:「小姐,上紧走动些,老爷坐着久等哩。」2. 起劲。3.
着急。
奢淫: 奢侈淫逸。
见小欲速:孔子《论语》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孔子说:“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生理 :1. 生长繁殖之理。2. 养生之理。3. 为人之道。. 生存的希望。
奸惰 :谓居官奸私怠惰。
拱听 :犹恭听。
陈九川:(1494-1562)字惟溶,又字惟濬,号竹亭,后号明水。江西临川人。明中期理学家、诗人。阳明心学江右重要人员之一。
前一篇:吾平生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后一篇:池边写字师前辈,座右题铭律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