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阳明《答见山冢宰》《与霍兀崖宫端》《答潘直卿》《寄翟石门阁老》《寄何燕

(2020-02-25 09:21:18)
分类: 我读王阳明
王阳明《答见山冢宰·丁亥》《与霍兀崖宫端·丁亥》《答潘直卿·丁亥》《寄翟石门阁老·戊子》《寄何燕泉·戊子》



王阳明《答见山冢宰·丁亥》


  向赍本人去,曾奉短札,计已达左右矣。朽才病废,宁堪重托?恳辞之疏,必须朝廷怜准。与其他日蒙颠覆之戮,孰若今日以是获罪乎?

东南小夷,何足以动烦朝廷若此!致有今日,皆由愤激所成。以主上圣明,德威所被,指日自将平定。但庙堂之上,至今未有同寅协恭之风,

此则殊为可忧者耳。不知诸公竟何以感化而斡旋之?大抵谗邪不远,则贤士君子断不能安其位,以有为于时。自昔当事诸公,亦岂尽不知进贤

而去不肖之为美?顾其平日本无忠君爱国之诚,不免阿时附俗,以苟目前之誉,卒之悦谀信谗,终于蔽贤病国而已矣。来官守催,力遣数四,

始肯还。病笔草草,未尽倾企。 


见山冢宰:?冢宰: 1. 周官名。为六卿之首,亦称太宰。2. 称吏部尚书为冢宰。杨一清(1454年12月24日-1530年9月5日),字应宁,号邃庵

,别号石淙,汉族,明朝南直隶镇江府丹徒(今属江苏)人,祖籍云南安宁。

短札: 简短的书简。

左右: 不直称对方,而称其执事者,表示尊敬

動煩: 发起;发动。 元高文秀《渑池会》第一折: 「則爲這兩國干戈若動煩,數十載難也波安。」

同寅协恭 :《书·皋陶谟》:「百僚师师,百工惟时……同寅协恭,和衷哉。」 孔传:「使同敬合恭而和善。」此皋陶在帝舜前对禹所说

的话。后用为同僚恭谨事君,共襄政事之典。

谗邪: 谗佞奸邪的人。

蔽贤 :埋没贤能的人。 《国语•齐语》:「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

倾企 :想望;仰慕。 宋范仲淹《与朱氏书》:「时请惠字,以慰倾企。」















王阳明《与霍兀崖宫端·丁亥》


  往岁曾辱《大礼议》见示,时方在哀疚,心善其说而不敢奉复。既而元山亦有示,使者必求复书,草草作答。意以所论良是,而典礼已成

,当事者未必能改,言之徒益纷争,不若姑相与讲明于下,俟信从者众,然后图之。其后议论既兴,身居有言不信之地,不敢公言于朝。然士

夫之问及者,亦时时为之辩析,其在委曲调停,渐求挽复,卒亦不能有益也。后来赖诸公明目张胆,已申其义。然如倒仓涤胃,积于宿痰,虽

亦快然一去,而病势亦甚危矣。今日急务,惟在扶养元气,诸公必有回阳夺化之妙矣。仆衰病陋劣,何足以与于斯耶!数年来频罹疾构,痰嗽

潮热,日益尪羸,仅存喘息,无复人间意矣。乃者忽承两广之推,岂独任非其才,是盖责以其力之所必不能支,将以用之而实以毙之也。恳辞

疏下,望相与扶持曲成,使得就医林下。幸而痊复,量力图报,尚有时也。 



霍兀崖:霍韬(1487年-1540年),字渭先,号兀崖,南海县石头乡(现属广东省佛山市石湾区澜石镇)霍族人。霍韬平生勤奋上进,广博多学,文

人学士多称他为渭崖先生。"大礼朝议"斗争之时,他援引古礼,揆之事体,主张嘉靖帝(明世宗),应尊生父"兴献王"为皇考,不同意群臣同议

以兴献王为皇叔考之名称,义正词严,力排众议,并使得嘉靖帝最后他的主张。事后升官,他也因避嫌媚上取宠,三次坚辞不受。霍韬学博才

高,著作甚多,有《诗经注解》、《象山学辨》、《程周训释》等。今有《霍文敏公全集》传世。宫端 :太子詹事的别称。 《明史•陈文传

》:「及居宫端,行事鄙猥。」


哀疚 :悲痛。多指居丧。 晋陶潜《悲从弟仲德》诗:「慈母沉哀疚,二胤才数龄。」

元山:席元山。席书(1461年-1527年),字文同,号元山,明四川潼川州遂宁县(今四川省遂宁市)人 。明代学者、官员。

有言不信:困卦原文: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白话文解释困卦:通泰。卜问王公贵族

之事吉利,没有灾难。筮遇此爻,有罪之人无法申辩清楚。《象辞》说:本卦上卦为兑,兑为泽;下卦为坎,坎为水,水渗泽底,泽中干涸,

是困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处境艰难自励,穷且益坚,舍身捐命,以行其夙志。

公言 :1. 公开谈论。 《史记•孝文本纪》:「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2. 公众的言论。

明目张胆: 1. 形容有胆识,敢作敢为。 《晋书•王敦传》:「今日之事,明目张胆为六军之首,宁忠臣而死,不无赖而生矣。」2. 形容公

开作恶,无所畏忌。

倒仓: 1. 戏曲演员在青春期发育时嗓音变低或变哑。2. 把一个仓里的粮食转到另一个仓里去。

尪羸: 瘦弱。亦指瘦弱之人。 晋葛洪《抱朴子·遐览》:「他弟子皆亲仆使之役,采薪耕田。唯余尪羸,不堪他劳。」





王阳明《答潘直卿·丁亥》


  远承遣问,情意蔼切,兼复奖与过分,仆何以得此哉!仆何以当此哉!愧悚愧悚!病废日久,习成懒放,虽问水寻山,渐亦倦兴,况兹军

旅之役,岂其精力所复能堪?已具疏恳辞,必须得请,始可免于后悔。不然,将不免为知己之忧矣,奈何奈何! 
  宁藩之役,湖、浙及留都之有功者皆已升赏,独江西功次,今已六七年矣,尚尔查勘未息。今复欲使之荷戈从役,仆将何辞以出号令?亦

何面目见之?赏罚,国之大典,今乃用之以快恩仇若此,仆一人不足惜,其如国事何!连年久分废弃,此等事不复挂之齿牙;今疼痛切身,不

觉呻吟之发,不知毕竟何如而可耳!知子文道长尚未至,且不作书,见时望致意。 



潘直卿:?

懒放: 懒散放浪。

宁藩之役:明武宗时期,宁王朱宸濠起了谋朝篡位的歪心思。朱宸濠敢于造反,主观上是因为他的野心,客观上是因为当时的皇帝朱厚照实在

是荒唐无比,朱宸濠自认为朱厚照这个废柴不配当皇帝,自己绝对比他强。于是,朱宸濠最终起兵。宁王于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起兵。起兵

之初,势头很猛。这并不是因为他军队实力强,而是因为江西当地官员都没有做好准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此时,王阳明站了出来。王阳明

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将各地分散的兵力集中起来,使得各地军队有了统一领导。事实证明,明朝正规军再差,也是强于这些乌合之众的。当朝

廷军队回过神来之后,朱宸濠屡战屡败,这场叛乱仅仅持续了四十来天,便被平定。

升赏 :提职受奖。 《西游记》第三回:「若受天命,后再升赏;若违天命,就此擒拿。」















王阳明《寄翟石门阁老·戊子》


  思、田之议,悉蒙裁允,遂活一方数万之生灵。近者八寨、断藤之役,实以生民涂炭既极,不得已而为之救焚之举,乃不意遂获平靖。此

非有魏公力主于朝,则金城之议无因而定;非有裴公赞决于内,则淮、蔡之绩何由而成?今日之事,敢忘其所由来乎?赍奏人去,辄申感谢之

诚,并附起居之敬。但惟六月徂征,冲冒瘴疫,将士危险,颇异他时。稍得沾濡,亦少慰其勤苦耳。处置地方数事附进,得蒙赞允,尤为万幸

。舟中伏枕,莫既下怀,伏祈鉴亮! 


翟石门:翟銮(1478~1547年),字仲鸣,号石门,祖籍青州府诸城(今山东诸城)人。明朝中期大臣,官至内阁首辅。弘治十八年举进士,改庶吉

士。正德初年,授编修。嘉靖继位,升为礼部右侍郎。六年(1527年),升为内阁大学土,以吏部左侍郎入值文渊阁,皇帝亲赐"清谨学士",以

兵部尚书兼右都御史。二十一年,銮为首辅。时已加少保、武英殿大学士,进少傅兼谨身殿大学士。二十六年,卒于家,谥号文懿。远在万里

之外的广西,王阳明也隐约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但他没有时间考虑太多,日益虚弱的身体不允许他在这里多待一天。他接连打了退休养病的

报告,同时写信给与自己关系较好的另一位阁老翟銮,希望他能为自己在皇帝面前多作解释,放他回家。

思、田之议:明嘉靖五年,提督两广都御史姚镆派兵杀了广西田州府土官岑猛,并打算改土归流,派流官管理。岑猛手下的土目卢苏不服,联

合广西思恩府土目王受等人,兴兵阻挡,酿成“思田之乱”。    嘉靖六年,朝廷罢免姚镆,代以王阳明,最终平了这场动乱。    王阳明的

传记称他不劳一兵一卒就降服叛乱之人,平复思田,后世因将这一事件与平南赣、擒宸濠并称,视为王阳明在事功上的卓越成就。    揆诸史

料发现,这一功绩的传奇性被夸大了,背后是王阳明由于缺少精兵良将、朝堂政治斗争、拥兵土司不配合,而与当地土目妥协之举。

徂征 :1. 前往征讨;出征。 《书·大禹谟》:「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2. 谓远行。3. 奔流;流逝。徂:音除。从“彳”,表示与行

走有关。本义:往;去。往:自西徂东。 过去,逝:岁月其徂。 开始:六月徂署。 古同“殂”,死亡。

冲冒 :1. 顶着,冒着。谓不顾危险、恶劣环境。2. 冲击。

瘴疫 :山林間因溼熱蒸鬱產生的毒氣,可使人罹患傳染疾病。

沾濡 :浸湿。多指恩泽普及。 汉司马相如《封禅文》:「怀生之类,沾濡浸润。」

下怀:(I) 自己的心意。原为谦词。(II) 犹忘怀。

鉴亮: 审察并原谅。












王阳明《寄何燕泉·戊子》


  某久卧山中,习成懒僻;平生故旧,音问皆疏。遥闻执事养高归郴,越东楚西,何因一话?烟水之涯,徒切瞻望而已!去岁复以兵革之役

,扶病强出,殊乖始愿。正如野麋入市,投足摇首,皆成骇触。忽枉笺教,兼辱佳章,捧诵洒然。盖安石东出之高,靖节柴桑之兴,执事兼而

有之矣,仰叹可知!地方事苟幸平靖,伏枕已逾月,旬日后亦且具疏乞还。果遂所图,虽不获握手林泉,然郴岭之下,稽山之麓,聊复同此悠

悠之怀也。使来,值湖兵正还,兼有计处地方之奏,冗冗乃尔久稽,又未能细请,临纸惘然,伏冀照亮!不具。




何燕泉:何孟春【1474—1536 】, 明湖广郴州人,字子元,以所居有燕泉,称燕泉先生。李东阳弟子,学问广博。弘治六年进士,授兵部主

事,累迁员外郎、郎中。正德初,出为河南参政。历太仆卿,寻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嘉靖初为吏部侍郎。大礼议起,大臣相继去位,孟春

上疏力争,复号召群臣伏阙号泣。夺俸调南京工部,引疾归,屏居著述。有《何文简疏议》、《馀冬序录》、《何燕泉诗》、《家语注》。


养高: 谓闲居不仕,退隐。高,指高尚的志向、节操、名望。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而置之

三事,不使知政,遂各偃息养高,鲜有进纳。」

 郴:音琛。〔郴州〕地名,在中国湖南省。

野麋: 獐。 唐王建《陇头水》诗:「陇东陇西多屈曲,野麋饮水长簇簇。」獐: 麞 。像鹿,比鹿小,头上无角,有长牙露出嘴外。皮可以做

衣服。也叫“牙獐”。

靖节柴桑之兴: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林泉 :1. 山林与泉石。2. 指隐居之地。

计处: 1. 打算,安排。 元施惠《幽闺记•亡命全忠》:「无计可奈,只得逃难他方,再作计处。」2. 谓大计考绩予以处分。

照亮: 1. 犹亮察。用于书信的敬辞。 明李贽《复刘肖川书》:「草草未一一,幸照亮!」

不具:书信末尾常用语,犹言不详备。 晋王羲之《万石帖》:「云当有旨信,迟望其至,仆劣劣,故遣不具,还具示王羲之。」 唐陈子

昂《为建安王与安东诸军州书》:「寻当更使人续往,先此不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