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答人问神仙·戊辰》
(2020-02-17 11:22:16)| 分类: 我读王阳明 |
王阳明《答人问神仙·戊辰》
询及神仙有无,兼请其事,三至而不答,非不欲答也,无可答耳。昨令弟来,必欲得之。仆诚生八岁而即好其说,今已余三十年矣,齿渐
摇动,发已有一二茎变化成白,目光仅盈尺,声闻函丈之外,又常经月卧病不出,药量骤进,此殆其效也。而相知者犹妄谓之能得其道,足下
又妄听之而以见询。不得已,姑为足下妄言之。
古有至人,淳德凝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远之外,若广成子之千五百岁而不衰,李伯阳
历商、周之代,西度函谷,亦尝有之。若是而谓之曰无,疑于欺子矣。然则呼吸动静,与道为体,精骨完久,禀于受气之始,此殆天之所成,
非人力可强也。若后世拔宅飞升,点化投夺之类,谲怪奇骇,是乃秘术曲技,尹文子所谓“幻”,释氏谓之“外道”者也。若是谓之曰有,亦
疑于欺子矣,夫有无之间,非言语可况。存久而明,养深而自得之;未至而强喻,信亦未必能及也。盖吾儒亦自有神仙之道,颜子三十二而卒
,至今未亡也。足下能信之乎?后世上阳子之流,盖方外技术之士,未可以为道。若达磨、慧能之徒,则庶几近之矣,然而未易言也。足下欲
闻其说,须退处山林三十年,全耳目,一心志,胸中洒洒不挂一尘,而后可以言此;今去仙道尚远也。妄言不罪。
令弟 :1. 古代以称自己的弟辈,犹言贤弟。2. 对他人之弟的敬称。
函丈 :亦作「函杖」。 1. 《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郑玄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
容丈,足以指画也。」原谓讲学者与听讲者坐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以指:讲学的坐席。2. 对前辈学者或老师的敬称。
至人 :1. 道家指超凡脱俗,达到无我境界的人。《庄子•外物》:「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2.
旧指思想或道德修养
最高超的人。 《荀子•天论》:「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至人遗物兮,独与道俱。」
司马贞
索隐引张机曰:「体尽于圣,德美之极,谓之至人。」
淳德 :淳厚的德行。 《史记•秦本纪》:「上含淳德以遇其下,下怀忠信以事其上。
八遠: 指边远地区。 《太平经·道无价却夷狄法》:
「今以萬人賜國家,莫不悦且喜,見之者使人身不知其老也,亦寧能安天地,得萬國
之歡心,令使八遠響應,天下太平耶哉?」
广成子:上古黄帝时候的道家人物 ,修行于崆峒山,黄帝听说后专程去拜访他,问治国之术。
《庄子·在宥篇》记载有"黄帝问道广成子"的
事情
,展现道家对道的认识及道家特殊的认知方式;展现了道家以治身为本、治国为末的思想;并将求道方法落实为具体的修炼之术。这些内
容对道家向道教演变和道教修炼之术产生深远影响。
李伯阳: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时期人,生卒年不详,籍贯也多有争议。
函谷:函谷关 ,关名。古关为战国秦置,在今河南灵宝县境。因其路在谷中,深险如函,故名。
汉元鼎三年移至今河南新安县境,去故关三
百里。
受气 : 禀受自然之气。 晋陶潜《感士不遇赋》:「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
殆:危,危殆。大概,几乎:伤亡殆尽。 古同“怠”,懈怠。
拔宅飞升:拔宅上升
。《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
,拔宅上升而去。」后因以「拔宅上升」。指全家成仙。
点化: 1. 玷污风化。 《宋书•颜竣传》:「今皇明开耀,品物咸亨,伤俗点化,实唯害焉。」 2. 道教指点物成金。3.
泛指用法术使物变
化。4. 谓加以点染而使之美化。5. 指点。6. 据前人诗句加以改造。7.
指僧道用言语方术启发人悟道,化凡人为仙人。
谲怪: 1. 奇异怪诞。2. 诡诈。
曲技: 亦作「曲伎」。 小技。 汉王充《论衡•逢遇》:「此以曲伎合,合则遇,不合则不遇。」
尹文子:尹文,(约公元前360—前280年),齐国人,战国时代著名的哲学家。「宋尹」学派始祖,生平不详,大致活动在齐宣王、愍王之际
,与宋钘齐名,属稷下道家学派。他们的思想特征以道家为主,兼儒墨合于自身道法,广收并纳各派学说,这正是稷下黄老学风。对后期儒家
思想有深刻影响。
外道 1. 佛教徒称本教以外的宗教及思想为外道。2. 泛指不合于正道的论说、法则等。
欺子:?孟母对儿时的孟子一丝不苟的教育,《孟母不欺子》这只是其中一个小故事。孟母及时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顺失(势)而进,便给
孟子买肉吃,让孟子懂得了诚信。
况:比拟,比喻。
颜子三十二而卒:《论语》: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
学者也。”朱熹:“亡,与无同。迁,移也。贰,复也。怒于甲者,不移于乙;过于前者,不复于后。颜子克己之功至于如此,可谓真好学矣
。短命者,颜子三十二而卒也。既云今也则亡,又言未闻好学者,盖深惜之,又以见真好学者之难得也。”颜子: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
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鲁国人,居陋巷(今山东省曲阜市旧城内的陋巷街,颜庙所在之地)尊称复圣颜子,春秋末期鲁国思想
家,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
上阳子:陈致虚(1290~?):中国道教名人,元代著名内丹家。字观吾,号上阳子。江右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好道,通群籍。天历三年
(1330),年四十岁遇赵友钦(字缘督)于湖南衡阳,在《金丹大要》十二章称自己遇到赵友钦两次,第二次拜赵友钦为师,赵友钦将青城至
秘之文全部传授给他,
于是他精研道要,勤于著述,成为元代著名的内丹理论家。
方外 :1. 区域、范围之外。方位之外。2. 域外;边远地区。3. 京畿之外。4. 世俗礼法之外。5.
世外。指仙境或僧道的生活环境。6. 指方外之人。7. 使身外事物合乎规范。 《易·坤》:「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孔颖达疏:「‘义以方外’者,用此义事以方正外物。」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名虽不同,功夫只是一事,就如《易》言:‘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达磨:?达摩,菩提达摩,南北朝禅僧,略称达摩或达磨,意译为觉法,据《续高僧传》记述,南印度人,属刹帝利种姓,通彻大乘佛法,为修习禅定者所推崇。达磨:达朗.·乌冬赞(803—845),吐蕃末代赞普(842—845年冬在位)。苯教徒。弃足德赞弟。唐会昌二年(842)其兄去世继位仇视佛教,会昌五年(845年)被僧人拉隆.白吉多杰杀害。此后吐蕃分裂!
惠能 :慧能(唐代高僧)一般指惠能(禅宗六祖)
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教法门。
庶几 :1. 差不多;近似。 《易·系辞下》:「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2. 希望;但愿。3. 或许,也许。4.
有幸。
前一篇:询及神仙,无可答耳。
后一篇:[李频]省试振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