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阳明《答南元善·丙戌》

(2020-02-07 15:21:41)
分类: 我读王阳明
王阳明《答南元善·丙戌 》



       别去忽逾三月,居尝思念,辄与诸生私相慨叹。计归程之所及,此时当到家久矣。太夫人康强,贵眷无恙,渭南风景,当与柴桑无异,

而元善之识见兴趣,则又有出于元亮之上者矣。近得中途寄来书,读之恍然如接颜色。勤勤恳恳,惟以得闻道为喜,急问学为事,恐卒不得为

圣人为忧,亹亹千数百言,略无一字及于得丧荣辱之间,此非真有朝闻夕死之志者,未易以涉斯境也。浣慰何如!诸生递观传诵,相与叹仰歆

服,因而兴起者多矣。

       世之高抗通脱之士,捐富贵,轻利害,弃爵录,决然长往而不顾者,亦皆有之。彼其或从好于外道诡异之说,投情于诗酒山水技艺之乐

,又或奋发于意气,感激于愤悱,牵溺于嗜好,有待于物以相胜,是以去彼取此而后能。及其所之既倦,意衡心郁,情随事移,则忧愁悲苦随

之而作。果能捐富贵,轻利害,弃爵录,快然终身,无人而不自得已乎?夫惟有道之士,真有以见其良知之昭明灵觉,圆融洞澈,廓然与太虚

而同体。太虚之中,何物不有?而无一物能为太虚之障碍。盖吾良知之体,本自聪明睿知,本自宽裕温柔,本自发强刚毅,本自齐庄中正文理

密察,本自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本无富贵之可慕,本无贫贱之可忧,本无得丧之可欣戚,爱憎之可取舍。盖吾之耳而非良知,则不能以听矣,

又何有于聪?目而非良知,则不能以视矣,又何有于明?心而非良知,则不能以思与觉矣,又何有于睿知?然则,又何有于宽裕温柔乎?又何

有于发强刚毅乎?又何有于齐庄中正文理密察乎?又何有于溥博渊泉而时出之乎?故凡慕富贵,忧贫贱,欣戚得丧,爱憎取舍之类,皆足以蔽

吾聪明睿知之体,而窒吾渊泉时出之用。若此者,如明目之中而翳之以尘沙,聪耳之中而塞之以木楔也。其疾痛郁逆,将必速去之为快,而何

能忍于时刻乎?故凡有道之士,其于慕富贵,忧贫贱,欣戚得丧而取舍爱憎也,若洗目中之尘而拔耳中之楔。其于富贵、贫贱、得丧、爱憎之

相,值若飘风浮霭之往来变化于太虚,而太虚之体,固常廓然其无碍也。元善今日之所造,其殆庶几于是矣乎!是岂有待于物以相胜而去彼取

此?激昂于一时之意气者所能强?而声音笑貌以为之乎?元善自爱!元善自爱!

       关中自古多豪杰,其忠信沈毅之质,明达英伟之器,四方之士,吾见亦多矣,未有如关中之盛者也。然自横渠之后,此学不讲,或亦与

四方无异矣。自此关中之士有所振发兴起,进其文艺于道德之归,变其气节为圣贤之学,将必自吾元善昆季始也。今日之归,谓天为无意乎?

谓天为无意乎?元贞以病,不及别简,盖心同道同而学同,吾所以告之亦不能有他说也。亮之亮之!



南元善:(1487~1541)南大吉,字元善,号瑞泉,明代陕西渭南县田市里秦家堡(今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官道镇南家村)人,南金长子。心学大儒

王阳明得意弟子之一,著名学者。性豪宕,雄于文。

康强: 亦作「康彊」。 安乐强健;康健。 《书·洪范》:「身其康彊,子孙其逢,吉。」 唐杜牧《春日言怀寄虢州李常侍》诗:「愿

公如卫武,百岁尚康彊。」

贵眷 :称对方之妻的敬语。 宋苏轼《与郑靖老书》之一:「近舶人回,奉状必达。比日起居佳胜,贵眷令子各安。」

渭南:市名。在陕西省渭河平原东部、秦岭北麓,渭河及陇海铁路横贯。

柴桑:原为九江县,古称柴桑县、汝南县,是江西省九江市市辖区,九江市郊区之一。柴桑区因境内柴桑山而得名,也称为浔阳古城,历史上

为江西省十八古县之一。

元亮:?

颜色 :1. 面容;面色。 《礼记•玉藻》:「凡祭,容貌颜色,如见所祭者。」2. 面子,光彩。

闻道 :1. 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2. 听说。

亹亹 :1. 勤勉不倦貌。 《诗·大雅·崧高》:「亹亹申伯,王缵之事。」 《汉书•张敞传》:「今陛下游意于太平,劳精于政事,亹亹

不舍昼夜。」2. 行进貌。3. 水流貌。4. 谓诗文或谈论动人,有吸引力,使人不知疲倦。5. 不绝貌。6. 委顺貌。7. 美妙;美好。亹 :音门

、伟。【名】 水流夹山处。勤勉不倦。进入。修养。

朝闻夕死 :早晨闻道,晚上可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语本《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南朝宋刘义庆《世

说新语•自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浣慰: 犹宽慰;快慰。浣:

叹仰 :赞叹景仰。 宋钱勉《钱氏私志》:「﹝上﹞又出御制诗示公(王岐公),公叹仰圣学高妙。」

歆 :xn 喜爱,羡慕:歆羡。歆慕。悦服;欣喜。

高抗: 1. 刚正不屈。 《后汉书•逸民传·梁鸿》:「恢(高恢)亦高抗,终身不仕。」2. 指声音昂扬响亮。

通脱: 亦作「通侻」。 放达不拘小节。 《三国志•魏志·王粲传》:「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不甚重也。」侻:音退、托。简易。 适当

,应当。 同“脱”。

录:禄,通“录”。

相胜 :1. 相称。 汉王充《论衡•案书》:「薄厚不相胜,华实不相副,则怒而降祸。」 2. 相互压服,制约。 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

:「相胜以力,相高以言,而名实乱矣。」

愤悱: 1. 谓积思求解。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集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2. 愤慨,怨恨。悱:音斐。 想说可是不能够恰当地说出来:悱愤(忧思蓄积)。悱恻。不悱不发。

自得 :1. 自己感到得意或舒适。 《史记•管晏列传》:「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驷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2. 自己有心得体会。 

《礼记•中庸》:「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孟子•离娄下》:「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有道 :1. 有才艺或有道德。 《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 郑玄注:「道,多才艺者。」2. 指有才艺或有

道德的人。3. 谓政治清明。

昭明: 1. 显明;显著。 《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孔传:「昭亦明也。」2. 使显明。3. 光明。

灵觉: 1. 谓神灵对事物变化的察觉。 汉扬雄《太玄·迎》:「精微往来,妖先灵觉。」 范望注:「灵,神也。神之所感,妙物为言,虽

之妖祥,神所先觉。」2. 佛教语。谓众生本具的灵明觉悟之性。3. 谓人对事物领悟理解的智能。4. 指人对事物的领悟和理解。

圆融 :1. 佛教语。破除偏执,圆满融通。 《楞严经》卷十七:「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2. 通融。

3. 犹圆通。指文辞周密畅达。


洞澈: 亦作「洞彻」。 1. 透明,清澈。2. 十分明亮。3. 虚空貌;通敞貌。4. 通晓,透彻了解。5. 通达。6. 形容为人光明磊落。

廓然: 1. 忧悼貌。 《礼记•檀弓上》:「练而慨然,祥而廓然。」 郑玄注:「皆忧悼在心之貌也。」 南朝宋颜延之《祖祭弟文》:「

廓然何久,痛矣终天。」 2. 远大貌。 汉刘向《说苑•君道》:「廓然远见,踔然独立。」3. 空寂貌;孤独貌。4. 空旷貌。

太虚: 1. 谓空寂玄奥之境。 《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昆仑,不游乎太虚。」2. 指天,天空。3. 谓宇宙。4. 古代哲学概念。指宇

宙万物最原始的实体--气。

齐庄: 严肃诚敬。 《礼记•祭义》:「孝子将祭祀,必有齐庄之心以虑事。」

中正: 1. 得当;不偏不倚。 《书·吕刑》:「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2. 正直;忠直。3. 指正直之士。4. 犹纯正。5. 指正道。


文理: 1. 礼仪。 《荀子•礼论》:「文理繁,情用省,是礼之隆也。文理省,情用繁,是礼之杀也。」2. 犹条理。3. 文辞义理;文章条

理。4. 花纹;纹理。

密察: 1. 缜密明晰。 《礼记•中庸》:「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朱熹集注:「密,详细也;察,明辩也。」2. 细致明察。

溥博 :周遍广远。 《礼记•中庸》:「溥博渊泉,而时出之。」 孔颖达疏:「溥,谓无不周遍;博,谓所及广远。」溥 :音普。本义:

水之大,泛指广大。

渊泉: 1. 深泉。 《庄子•田子方》:「其神经乎大山而无介,入乎渊泉而不濡。」2. 比喻思虑深远。3. 犹源泉。

睿知:睿智 亦作「睿智」。 聪慧;明智。睿:《说文》:“从目,从谷省。空虚的山洼,有畅通义。‘目’的作用是明察。合起来表示‘明智’

、‘智慧’”。本义:通达;明智。


楔:音歇。本义:楔子,上粗下锐的小木橛。楔形物。门两旁的木柱。把楔形物插入或捶打到物体里面。安插。投;发射。

沈毅 :亦作「沉毅」。 深沉刚毅;沉着坚毅。

明达: 1. 对事理有明确透彻的认识;通达。2. 通达的人。

英伟: 1. 英俊奇伟。 晋葛洪《抱朴子·正郭》:「故中书郎周生恭远,英伟名儒也。」2. 指智能卓越的人。3. 宏伟卓越(指规模,气势)


横渠:?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道德之归:道德的归真。

气节: 志气,节操。

圣贤之学:王阳明认为,圣贤之学也是非常简易的学问,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搞复杂了。

昆季 :兄弟。长为昆,幼为季。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行路相逢,便定昆季,望年观貌,不择是非。」

元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