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寄邹谦之四·丙戌》
(2020-02-05 10:46:38)分类: 我读王阳明 |
王阳明《寄邹谦之四·丙戌 》
词章,雕镂文字以希世盗名,虽贤知有所不免,而其流毒之深,非得根器力量如吾谦之者,莫能挽而回之也!而谦之顾犹歉然,欲以猛省寡过
,此正吾谦之之所以为不可及也。欣叹欣叹!
则不容有毫发之或爽矣。道一而已,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释氏之所以为释,老氏之所以为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皆是道也,宁
有二乎?今古学术之诚伪邪正,何啻碔砆美玉!然有眩惑终身而不能辩者,正以此道之无二,而其变动不拘,充塞无间,纵横颠倒,皆可推之
而通。世之儒者,各就其一偏之见,而又饰之以比拟仿像之功,文之以章句假借之训,其为习熟既足以自信,而条目又足以自安,此其所以诳
己诳人,终身没溺而不悟焉耳!然其毫厘之差,而乃致千里之谬。非诚有求为圣人之志而从事于惟精惟一之学者,莫能得其受病之源而发其神
奸之所由伏也。若某之不肖,盖亦尝陷溺于其间者几年,伥伥然既自以为是矣。赖天之灵,偶有悟于良知之学,然后悔其向之所为者,固包藏
祸机,作伪于外,而心劳日拙者也。十余年来,虽痛自洗剔创艾,而病根深痼,萌蘖时生。所幸良知在我,操得其要,譬犹舟之得舵,虽惊风
巨浪颠沛不无,尚犹得免于倾覆者也。夫旧习之溺人,虽已觉悔悟,而其克治之功,尚且其难若此,又况溺而不悟,日益以深者,亦将何所抵
极乎!以谦之精神力量,又以有觉于良如,自当如江河之注海,沛然无复能有为之障碍者矣!默成深造之余,必有日新之得,可以警发昏惰者
,便间不惜款款示及之。
邹谦之:邹守益 (1491-1562)
字谦之,号东廓。江西安福县北乡澈源(今江西省安福县连村乡新背老屋里村)人。著名理学家、教育家。
根器 :佛教语。指人的禀赋、气质。 唐李华《润州鹤林寺故径山大师碑铭》:「群生根器,各各不同,唯最上乘,摄而归一。」
元欧阳
玄《送振先宗丈归祖庭》诗:「矧今抡俊髦,往往论根器。」
歉然: 不满足貌;惭愧貌。
宋叶梦得《石林家训》:「然盛夏帐中亦须读数卷书,至极困,乃就枕;不尔,胸次歉然若有未了事。」
猛省: 1. 猛然觉悟;忽然明白过来。2. 忽然忆起。3. 深刻反省。
寡过: 少犯错误。 宋苏轼《拟进士对御试策》:「苟无知人之明,则循规矩蹈绳墨,以求寡过。」
欣叹: 欣喜赞叹。 《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于禁等见获,遐迩欣叹,以为将军之勋足以长世。」
向慕 :向往仰慕。思慕。 《后汉书•方术传下·蓟子训》:「于是子训流名京师,士大夫皆承风向慕之。」
铢称 :谓极细致地衡量、推究。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若铢称而寸较之,则象山、阳明之言,亦时有偏。」
造端: (参见造专) 1. 开始;开端。 《礼记•中庸》:「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孔颖达疏:「言君子行道,
初始造立端绪,起于匹夫匹妇之所知所行者。」2. 制造事端。
立命: 谓修身养性以奉天命。 《墨子•非命上》:「覆天下之义者,是立命者也,百姓之谇也。」
《孟子•尽心上》:「夭寿不贰,修身
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赵岐注:「脩正其身,以待天命,此所以立命之本也。」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萌时,这一知处,便是
你的命根,当下即去消磨,便是立命功夫。」
爽:差错,失误。丧失;失去。丧失;失去。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老子》
碔砆 :似玉之石。 唐陈子昂《荆州大崇福观记》:「文彩构槛,碔砆砌阶。」碔 :古同“珷”,似玉的美石。 砆
:古同“玞”,像玉的
石:“其下多砆石。”
何啻 :亦作「何翅」。 犹何止,岂只。
唐李山甫《古石砚》诗:「波浪因文起,尘埃为废侵。凭君更研究,何啻直千金!」
眩惑:迷恋;沉溺。如:眩惑于金钱而不能自拔。
仿像 :1. 隐约貌。 《文选•木华<海赋>》:「且希世之所闻,恶审其名?故可仿像其色,叆叇其形。」
李善注:「仿像、叆叇,不审之
貌。」2. 好象,似乎。3. 模仿。
假借: 1. 借。2. 凭藉;藉助。3. 谓藉助他力或凭借势力。4. 授予,给予。5. 宽假,宽容。6. 区别,差别。7.
假托,假冒。8. 六书之一
。谓本无其字而依声托事。
神奸: 1. 能害人的鬼神怪异之物。2. 奸诈狡猾的人。
伥伥 :无所适从貌。 《礼记•仲尼燕居》:「治国而无礼,譬犹瞽之无相与,伥伥乎其何之。」
《荀子•修身》:「人无法则伥伥然。」
杨倞注:「伥伥,无所适貌,言不知所措履。」伥
:音昌。本义:狂。迷信传说中的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的鬼,这种鬼引导老虎咬别的人。无所
适从。又称伥伥。人无法则伥伥然。——《荀子·修身》
心劳日拙 :谓费尽心机,反而越来越糟。多用作贬词。 《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洗剔 :1. 修整,整治。2. 清洗剔除。
创艾: 谓因受惩治而畏惧;戒惧。 《汉书•冯奉世传》:「羌虏破散创艾,亡﹝逃﹞出塞。」
颜师古注:「创艾谓惩惧也。」
萌蘖: 1. 植物的萌芽。 《孟子•告子上》:「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2. 比喻事物的开端。3.
比喻奸邪。蘖
,通「孽」4. 开始产生。蘖:音聂。本义:被砍去或倒下的树木再生的枝芽。
默成: 谓躬行不言,默而成事。语出《易·系辞上》:「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
款款 :1. 诚恳;忠实。 《楚辞•卜居》:「吾宁悃悃款款朴以忠乎?」 王逸注:「志纯一也。款,一作‘款’。」
洪兴祖补注:「款,苦管切,诚也。俗作‘款’。」2. 和乐貌。3. 徐缓貌。4. 从容自如貌。款
:本义:真诚;诚恳。缓,慢。条理。款待,殷勤招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