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之虚灵明觉,即本然之良知
(2020-01-26 16:05:53)分类: 阳明语录 |
心之虚灵明觉,即本然之良知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王阳明《答顾东桥书·乙酉
》)
本然 1. 本当如此。 《商君书•画策》:「圣人见本然之政,知必然之理,故其制民也,如以高下制水,如以燥湿制火。」 2.
指本当如此之性。3. 犹天然,天赋。4. 犹言本来面目。5. 犹本来。
虚灵 :1. 指心灵。 《朱子语类》卷一二:「况罗先生于静坐观之,乃其思虑未萌,虚灵不昧。」2. 空灵。
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九:「心之虚灵,无有限量。如六合之外,思之则至,前乎千百世之已往,后乎千万世之未来,皆在目前。」
明觉:我们的心、真正明觉、又没有贪嗔痴、纯净、清净的心,就是“佛心”。在解脱道的课程里面,有解析“心、意、识”,“心”在最里层,“意”在中间,“识”在最外层。
听讼: 听理诉讼;审案。 《论语•颜渊》:「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