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阳明《答王天宇·甲戌》

(2019-12-01 14:27:46)
分类: 我读王阳明
王阳明《答王天宇·甲戌》





答王天宇

甲戌

  书来,见平日为学用功之概,深用喜慰!今之时,能稍有志圣贤之学,已不可多见;况又果能实用其力者,是岂易得哉!辱推拟过当,诚有所不敢居;然求善自辅,则鄙心实亦未尝不切切也。今乃又得吾天宇,其为喜幸可腾言哉!厚意之及,良不敢虚;然又自叹爱莫为助,聊就来谕商榷一二。 
  天宇自谓“有志而不能笃”,不知所谓志者果何如?其不能笃者又谁也?谓“圣贤之学能静,可以制动”,不知若何而能静?静与动有二心乎?谓“临政行事之际,把捉摸拟,强之使归于道,固亦卒有所未能,然造次颠沛必于是”者,不知如何其为功?谓“开卷有得,接贤人君子便自触发”,不知所触发者何物?又“赖二事而后触发”则二事之外所作何务?当是之时,所谓志者果何在也?凡此数语,非天宇实用其力不能有。然亦足以见讲学之未明,故尚有此耳。或思之有得,不厌寄示。





王天宇:?正德九年,他给王天宇写了两封信《答王天宇》。这两封信有一个重点,王天宇在信中说,他立志作圣贤身心学问,但是却不知道

怎么立志。他举了个例子,比如要去北京,却不知道北京在哪里,往北走可能会误走到鞑靼人那里去,往南走可能会误入安南。阳明先生给他

解释《大学》“格物致知”,目的是诚意;给他解释《中庸》“明善”,目的是“诚身”。阳明先生说,“诚身”就是“诚意”。王天宇不理

解动和静的关系,他认为圣贤学静是为了制动。他这个观点接近于《道德经》“静为躁君”。阳明先生告诉他,动和静都在一个心上。王天宇

是徐爱介绍过来的。


实用其力:《大学章句》:“知为善以去恶,而心之所发有未实也。谦,快也,足也。独者,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也。言欲自修者知为善以去

其恶,则当实用其力,而禁止其自欺。”

辱:谦辞,表示承蒙:辱承。辱赐。

腾言: 传言。 明陈继儒《珍珠船》卷三:「唐王洪义贱时,求傍舍瓜不与,及为侍御史,乃腾言园有白兔,县为集众捕逐,畦蓏无遗。」 

章炳麟《诸子学略说》:「降及唐世,韩愈以儒者得名,亦数数腾言当道,求为援手。」

若何 :1. 怎样,怎么样。2. 怎么办。3. 怎么,为什么。


把捉 :1. 把守;管理。2. 纠结。3. 执持;掌握。4. 卡住。


摸拟 :模仿,仿效。


造次 :1. 仓猝;匆忙。2. 指善辩。3. 须臾;片刻。4. 轻率;随便。

二事 :1. 两种事务;两件事。2. 谓事不专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