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用苔藓做纸——侧理纸
(2018-10-26 10:10:55)
古人用苔藓做纸——侧理纸
亦省称「侧理」。 纸名。即苔纸。
晋王嘉《拾遗记•晋时事》:「侧理纸万番,此南越所献。后人言陟理,与侧理相乱。南人以海苔为纸,其理纵横斜侧,因以为名。」
宋王洋《和陈长卿芭蕉诗》:「书生几上侧理纸,巫女庙中尼峡神。」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九:「赵谷林征君昱家藏侧理纸,盖南越人以海苔为之,质坚而腻,世不轻有。」亦有以横纹纸为侧理纸者。
《说郛》卷十二引宋赵希鹄《洞天清禄·古翰墨辨真》:「北纸用横帘造纸,纹必横,又其质松而厚,谓之侧理纸。桓温问王右军求侧理纸是也。南纸用竖帘,纹必竖。」又有以竹为制作此种纸之原料者。
清周亮工《与张宗绪》:「竹,而孙,而龙钟,而斧,而沤,而粉泽,凡经三十五手而成侧理,始可供印。」
侧理纸,晋代名纸,因所用原料为“水苔”,故亦称“苔纸”,又因纸上有纹理,故被命名为“侧理纸”。它是晋代越人以水苔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纸,又称苔纸或台笺。因其纸面上纹路纵横交错,斜侧错落,故称侧理纸。再者水苔别称陟厘,故有陟厘纸名。
水苔是一种天然的苔藓,别名泥炭藓(Herba
Sphagni),为泥炭藓科植物。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中国大部地区山地均有分布。苔藓植物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生长在裸露的石壁上,或潮湿的森林和沼泽地。广泛用于各种兰花的栽培,是种植栽培基质上等材料之一。
前一篇:[转载]魏晋 孝女曹娥碑 高清
后一篇: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