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坑人楷书《中华字经》049:虎符越剑,陶马俑葬。彩瓷宝瓮,丝绸他乡。

标签:
军事 |
龙坑人楷书《中华字经》049:虎符越剑,陶马俑葬。彩瓷宝瓮,丝绸他乡。
虎符越剑,陶马俑葬。
彩瓷:即彩色的瓷器。中国素有“瓷国”之称,从商代就开始了瓷器生产。最初的瓷器呈青色,后有白瓷,再后有彩瓷。从青瓷到彩瓷,标志着瓷器制造技术的提高。彩瓷大量出现在明代,明成化年间始创“斗彩瓷”,嘉靖、万历年间又制成“五彩瓷”。故宫博物院内藏有一件明万历年间的五彩镂空凤纹瓶,瓶高49.8厘米,通体以褐色、褐赤色勾勒出整个轮廓,以青花、红、绿、孔雀蓝等七种色彩。镂空凤纹瓶是以镂空手法为主要特征的瓷器,镂空技术相当细腻,在世界瓷器艺术上是史无前例的,被视为五彩瓷的珍品。清朝,彩器的烧制技术进一步得到发展,创造出众多闻名中外的粉彩、珐琅彩;宝瓮:指团城玉瓮。我国现存形体最大、时间最早的传世玉器是北京团城上的玉瓮,通身用玉雕成,青白色中夹杂些墨色。瓮高70厘米,长182厘米,宽135厘米,周长493厘米,重量大约为3500公斤。玉瓮形体古朴厚重,瓮口为椭圆形,周身雕有精美的花纹。海马、海龙、海猪、海犀在云涛、激流、漩涡中翻跃奔腾,时隐时现。这些图案都是因玉的质地、花纹而精心设计雕刻的,整个玉瓮造型生动,气度不凡。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派人以千金换来,置于团城承光殿内,以后又修建了玉瓮亭,配以汉白玉宝座,他自己写了三首七言诗刻在玉瓮膛内,40名翰林学士的诗刻在石亭楹柱上;丝绸他乡:是说中国的丝绸运往世界其他国家。中国是发明丝绸最早的国家,远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蚕桑丝织生产,到唐代织造技术更为提高,花式品种更加繁富,其中江南的“缭绫”、“红绒毯”最为著名。唐王朝开辟了一条横贯欧亚大陆的交通要道,东起当时中国的都城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经过许多国家和地区,直到意大利的罗马,沟通了中外贸易,中国丝绸和其它商品经由这条道路运往西亚及欧洲各国,欧洲就称这条路为“丝绸之路”,中国也因此被称为“东方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