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坑人楷书《中华字经》039: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僧尼寂寞,菩萨忍常。

(2014-08-04 10:11:38)

龙坑人楷书《中华字经》039: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僧尼寂寞,菩萨忍常。

龙坑人楷书《中华字经》039: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僧尼寂寞,菩萨忍常。
龙坑人楷书《中华字经》039:诸子百家,孔孟老庄。僧尼寂寞,菩萨忍常。


8课  文 

    诸子百家,孔孟老庄。

诸子百家:春秋战国至汉初各种学派的总称。诸子指各派的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道家的老子、庄子,墨家的墨子等,也指他们的代表作。百家指各学派。西汉刘歆将各学派著作辑为《诸子略》,其中把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10家,辑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孔孟: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即孔子。生于公元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曾长期聚徒讲学,传说有弟子三千,其中著名者七十二人,古文学家说他曾删《诗》、《书》,定《礼》、《乐》,修《春秋》。其学以仁为核心,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论点,相信天命,承认“生而知之”,但又强调“学而时习之”,主张因材施教,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政治上主张“正名”,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观点。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成为汉以后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他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他的言论事迹,主要见于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纂辑的《论语》一书中。孟即孟子,生于公元前372~289年,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徒,继承孔子的学说,兼言仁和义,提出“民贵君轻”说。被统治者奉为“亚圣”,在儒家中其地位仅次于孔子,思想事迹大都见于其弟子纂辑的《孟子》一书;老庄:道家的代表人物。老指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有《老子》(《道德经》),书中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提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点,认为“道”是“夫莫之命而常自然”的,所以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书中包括朴素辩证法因素,意识到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方面及对立面的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后世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吸取了他的思想。被道教奉为教主,称“太上老君”。庄即庄子,生于公元前369~286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市东北)人,战国时哲学家。他继承和发展老子的“道法自然”观点,认为“道”是无限的,是“无所不在”的,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主张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生死,齐贵贱,幻想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主观精神境界,安时处顺,逍遥自得。著作有《庄子》。

 

僧尼寂寞,菩萨忍常。

僧尼:从事佛教职业的男女,也称和尚。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公元前6~前5世纪中,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即释迦牟尼)所创,是当时反婆罗门的思潮之一。基本教理有四谛、五蕴、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而成佛为最终目的。汉代时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对中国哲学、文学、艺术和民间风俗都有一定影响;寂寞:清静、冷落、孤独;菩萨:梵语音译。佛教指达到自觉、觉他两项修行果位者。原为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泛称大乘思想的实行者,一般也称所崇拜的神像为菩萨;忍:忍耐、克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