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台上的楹联1 0
 
  
    
  
综观古戏台楹联,它们曾记录着当年的丝竹乐音,记载着世代民间艺人的艰辛生活,也收藏了簇拥的人影、如雷的喝彩。
1、体现丰富的人生哲理:
如:绍兴延庆寺戏台有一副楹联:“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类似的戏台楹联还有: “戏场小天地;人生大舞台”;“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等,都是把戏台比作世界,看成世界的缩影,可谓准确,并非虚言。“观中常有剧中人;当代岂无前代事。莫道戏场真梦幻;无非醒世大文章。往事逆今朝若此;古人在当日如何。历史清浊遐迩一体;今古忠奸时到循环。” 这戏台楹联,极富哲理。大凡戏台上演出的都是“曾经有过”或“似曾相识”的人生,因为每一场戏就是一种人生。生旦净末丑,每一种角色都表现了不同的人生;每一种人生都演绎出不同的角色。戏是“做”出来的,或悲或喜,不免有假;而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或喜或悲,太多的虚伪,太多的心计往往会弄巧成拙。看戏不必过于认真,做人确来不得半点含糊。悠悠千载,人生和艺术的多少情结都凝聚在这浅显的道理之中。
2、总结戏曲内容,劝说世人向善
 嘉峪关古戏台。这座不足十米见方的古戏台,背景刻画着色彩艳丽的梨园图。
 
       

   
    
左右两侧有一副耐人寻味的楹联。上联是:离合悲欢演往事     
                               
下联是:愚贤忠佞认当场    横批是:篆正乾坤。
  彭泽古戏台楹联直言:
方开场,四面纷来,闲看世路逢迎,登台若此;
                      
忽收锣,霎时消尽,猛省人间富贵,结局如斯。
     应山古戏台:古今来,色色形形,无非是戏;  
天地间,奇奇怪怪,何必认真?
 
     通城古戏台:
           
过眼总皆空,看历朝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迄今春梦无痕,只落得数声檀板;
           到头都是戏,笑斯日曰利吾家,曰利吾国,毕竟前程有限,仅演了一出梨园。
 
  
1. 劝人看破红尘,别把人生当回事。还有些楹联揭露台上人的丑陋本质,道其可悲下场,尖酸辛辣。
       
    贵阳吉祥寺戏台:     
你看这般人,以假作真,才上台就变脸色;
                        他同那件事,非名即利,未出脚煞费心机。
 
     湖南戏台:  既登傀儡场内,须要眼孔放开,细观者样行为,转瞬间此兴彼败;
               
得入攀挤队里,切莫脚跟无定,难怪那些摇动,一霎时东倒西歪。
 
 2.也有讥讽诸人楹联:
 
       
尧舜生,汤武净,五雄七霸丑角耳,汉祖唐宗,也算一时名角,其余拜将封侯,
不过掮旗打伞跑龙套;
        四书白,五经引,诸子百家杂曲也,杜甫李白,能唱几句乱弹,此外咬文嚼字,
都是求钱乞食耍猴儿。
(纪晓岚)
 
 泸县土地祠戏台:
 
        登场时著眼争观,任伊千种形容,终嫌他假装作道学风流,未免几分牵强态;
        卸装后留心细看,换却一番面目,须认得果真的忠臣孝子,原来都是等闲人。
 
 绍兴钱清镇灵镇庙戏台楹联:
               
莫道逢场作戏;多缘劝世成文。
 
 还有稽东镇耀峰土谷祠戏台楹联:
             
托古人提醒今人;借虚事指点家事。
 
 说的是戏剧的功能,假托古人或虚构情节,劝诫世人,指点做事。
     
              
个忠个奸皆出色; 
假仁假义半成空。
 
            
凡事莫当前, 看戏何如听戏好;
             为人须顾后,上台总有下台时。
 
            
试看一番做人榜样;  
胜读几篇醒世文章。
 
            
善恶报施,莫道竟无前世事;
            
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
 
            
看破丑形恶态; 
还依孝子仁人。
 
            
忠孝节廉举目无非楷模;  
管弦歌舞会心尽是文章。
 
            
欲为高第须为善, 
要好儿孙必读书。
   
这些楹联,通俗易懂,旨在说明戏台上所演出的角色,不外乎是生旦净末丑、仁义、忠奸、礼仪、廉耻,人们看过这些戏曲后,能受到深刻的启发,做事情要考虑周全,要学习戏曲中的楷模,要辨忠奸。看了这些戏曲后,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
 
3、描绘名胜风光如:
      
东通石佛南连柯岩碻是鉴湖名胜;
      
西接阜山北傍云梯依然越州古迹。
这副楹联写出了绍兴的名胜:阜山石佛,“云梯”即指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柯岩;
        
太史湖畔听渔唱; 
瓜田旧乐起新貌。
 
       
戏观满眼诗情画意; 
鉴湖万里秀水千山。
 
       
面对炉山青松不老,;坐观若溪细水长流。
 
       
丝弦再颤,休忘劫中千秋月;
 
       
旗鼓重整,当观鉴内万里星。
这几副对联里提到了绍兴名胜鉴湖,还有香炉峰若耶溪,这些楹联,通过简单而凝练的几个字,把绍兴的山水描绘得淋漓尽致。
4、借用典故,化用诗句
         
黄粱一梦炊未尽;青史百朝演入情。
典出唐代《枕中记》,后来喻荣华富贵如梦一般,短促而虚幻;美好之事物,亦不过顷刻而已,转眼成空;或喻梦寐以求之欲望落空,常用此语。
         
此曲只应天上有;闲人莫道几回闻。
 
        一弹流水再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这两副楹联化用了杜甫写的七绝《赠花卿》。全诗如下: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有几回闻?
 
         
衣冠留优孟为惩为劝莫道虚文;
         
萧鼓塞田祖或舞或歌欣逢乐岁。
内中的优孟,生卒年待考。春秋时期楚国宫廷艺人。以优伶为业,名孟,故得名。荆州人,从小善辩,擅长表演。
 
              
声为律吕身为度, 云想衣裳花想容。
引用了李白的《清平调·其一》全诗是这样的: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古往今来只如此;淡妆浓抹总相宜。
则化用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5、描绘戏曲优美意境
             
吹徹玉笛看月上;歌传金镂遏行云。
             
红袖翻飞鸲鹆舞;紫箫弄月凤凰鸣。
               
一弹流水再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这些楹联,极力体现了戏曲里的舞姿优美、音乐时而响碣行云,时而如高山流水,通过这些楹联,我们再次领略了戏曲的美妙及魅力。
总之,古戏台楹联从多方面展示了戏曲的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既为古戏台建筑锦上添花,也为人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既让人们了解戏曲的基本内容,也让人们获得了深刻的体会,俗话说,“戏如人生,人生如戏”,确实,我们从戏台楹联中领悟了很多的哲理。
一、绍兴戏台楹联
 
         

  
绍兴县
宾舍戏台:  
事系虚夸,礼义廉耻固所有; 
            
颜虽臆造,人情天理莫道无。
 
            
舜乐尧歌音容时闻九曲里;
            
秦弦赵管声律长留宾舍村。
 张溇庙戏台:  
杜公义勈殉乡邑;
              
抗敌精神载千秋。
 
             东通石佛南连柯岩碻是鉴湖名胜;
           
西接阜山北傍云梯依然越州古迹。
 
                
 戏台按原样重修歌盛世;
               
文物应新貌壮观颂太平。
 
               
历史装点成万年奇观;
              
 艺术整修变千秋瑰宝。
 
瓜田庙戏台:
自西自东,共乐今时钟鼓;
            
如幻如影,俨瞻古代衣冠。
 
             数池地五湖四海人,五更天万古千年秋。
 
             太史湖畔听渔唱;瓜田旧乐起新貌。
 
             古人容貌进人装;晋代衣冠唐代曲。
 
             观中常有剧中人;当代岂无前代事。
 
鼎新庙戏台:  
历史清浊遐迩一体;
            
今古忠奸时到循环。
 
东安戏台:    
新声谱见未义出;
             
吉调弹出成鱼所。
 
隘将庙戏台:    
俨然是一副有声图画;
              
原来乃满篇无字文章。
 
              
个忠个奸皆出色;
              
假仁假义半成空。
 
河山桥戏台:     
面对炉山青松不老,
                
 坐观若溪细水长流。
绍兴朱太守庙戏台(已废):昼锦衣冠新富贵;
                         
夜歌弦管旧春秋。
                 
                
 事事如斯,装一般打脸挂须,偏称角色;
                 
年年依旧,唱几句南腔北调,就算改良。
 
绍兴城区延庆寺戏台:  
戏场小天地;天地大戏场。
 
稽东镇耀峰土谷祠戏台:托古人提醒今人;借虚事指点家事。
                      长笛一声山头月白;高歌数阕水面风清。
 
马太守庙戏台: 
戏观满眼诗情画意;鉴湖万里秀水千山。
 
               明月清风本无价;青山绿水皆有情。
 
鲁迅故居戏台: 
地似三山春似海;  
花为四壁船为家。
               
              
鸢飞月窟地; 鱼跃海中天。
 
               四面碧波三尺水;一弯新月半庭风
 
无名戏台: 继往开来瞬息竟成千古事;
         
修文艺武今时顿觉百般新。
 
火神庙戏台:父老闲观消白昼;儿童归去话黄昏。
 
张神殿戏台:天地是个大舞台,舞台是个小天地。
 
             万壑送泉声,台榭影随江月转;
             双桥蟠带势,笙歌响答水龙吟。
古今鉴:    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鉴湖万年台:面稽山而歌,扬名千秋;临鉴水以咏,流芳百世。
            
丝弦再颤,休忘劫中千秋月; 旗鼓重整,当观鉴内万里星。
绍兴城隍庙戏台:善恶报施,莫道竟无前世事;
                 利名争竞,须知总有下场时。
绍兴府山公园盆景园戏台(华舍赵氏宗祠戏台):
            
莫道逢场作戏;多缘劝世成文。
            
看破丑形恶态;还依孝子仁人。
绍兴冢斜余氏宗祠戏台:歌声缭绕云还驻;霓舞翩跹月倍明。
绍兴鉴湖琶山庵戏台:衣冠留优孟为惩为劝莫道虚文;
                     萧鼓塞田祖或舞或歌欣逢乐岁。
绍兴王坛镇王氏分宗祠戏台:
一副有声画;满篇无字文。
绍兴钱清镇大王庙戏台:
礼别尊卑;车(乐)殊贵贱。
绍兴钱清镇灵镇庙戏台:
莫道逢场作戏;多缘劝世成文。
                        看破丑形恶态;还依孝子仁人。
绍兴王坛镇董氏宗族戏台:不外乎贞淫美刺;当看其忠孝节广。
                         看戏何如听戏好;上场不及下场难。
绍兴王坛镇蔡氏宗族戏台:几更时万古千秋;数尽地五湖四海。
绍兴王坛镇蒋氏宗族戏台:欲为高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绍兴陶堰严助庙戏台:盛盛盛盛盛盛盛,行行行行行行行   
 横批:乐乐乐         
上联是:盛(shén)盛(cháng)盛(shén)盛(cháng)盛(shén)盛(shén)盛(cháng);下联是:行(yìn)行(háng)行(yìn)行(háng)行(yìn)行(yìn(háng)。 
这种形式是相当别出心裁的。对于一个不熟悉绍兴方言的人,是绝不能体会他的精心设计的。上联是戏场热闹的锣鼓声,下联是戏场观众们的欢声笑语。“盛”也是姓,绍兴人读作cháng(第二声),这么一来,徐渭仅用两个字就把戏场声乐齐鸣、热气腾腾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了。“乐乐乐”该怎样读?
           
  

                              
绍兴陶堰严助庙戏台 
 
         
 绍兴张神殿戏台(已于上世纪50年代初拆毁)
                
万壑送泉声,台榭影随江月转;
                 双桥蟠带势,笙歌响答水龙吟。——徐渭
      
                
四美具,二难并,人怎好逢场作戏;
                
千金多,一刻少,天何不转夜为年?——徐渭
  
                
尘镜脑心,试炼池中之藕;
               
 戏场在眼,提醒梦里之人。——徐渭
 
              
 做戏逢场,原属人生本色;
            
 
 随缘说法,自有大地众生。——徐渭
 
              
 假笑啼中真面目;新歌舞里旧衣冠。——徐渭
 
               
画栋倚春宵,继往开来,瞬息竟成千古事;
              
 雕梁挥彩毫,修文艺武,片时顿觉百般新。——徐渭
 
          
       
嵊州
嵊州卢氏宗祠戏台:
环观古往今来事;  应识烘云托月才。
 
嵊州举坑马氏宗祠戏台: 
舜乐尧歌音容时闻九曲里;秦弦赵管声律长留宾舍村。
嵊州瞻山庙戏台:
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
                 
为人须顾后,上台总有下台时。
 
                  此曲只因天上有;其人都是月中来。
 
嵊州炉峰庙戏台:
我向金庭怀墨叟;人依洞天听笙歌。
                  往事逆今朝若此;古人在当日如何。
 
嵊州东临王家宗祠戏台: 
有色有声图画, □□大开大合。
 
嵊州尤家村大宗祠戏台:
镜里明花水中月;元中色相幻中空。
 
嵊州施家岙施氏宗祠戏台:一弹流水再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红袖翻飞鸲鹆舞;  紫箫弄月凤凰鸣。
 
嵊州举马坑马氏宗祠戏台:
刻羽引商,果是人间雅奏;
                         
 绘形图色,自成天下奇观。
 
嵊州市十王殿戏台:
有声有色图画; 大喜大合文章。
 
                   家喻户晓传诵万古流芳;寸步千险只为扬眉吐气。
 
嵊州市文武庙戏台: 
演古演今戏曲;有声有色文章。
 
嵊州市谢家宗祠戏台:丝竹韵音飘四海;曲精艺美游五湖。
                     才子佳人辞楼台;良将贤相戏中来。
 
嵊州市宋氏下祠戏台:莫道戏场真梦幻;无非醒世大文章。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
 
嵊州市陈侯庙戏台:
九尺台五湖四海;三更天七朝八代。
 
嵊州市育珠寺夫人庙戏台:
有声有色图画。大开大合文章。
 
嵊州市多仁元帅庙戏台:
一弹流水再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
 
嵊州市陈村花祠堂戏台:
                
忠孝节廉举目无非楷模;
                  
管弦歌舞会心尽是文章。
 
嵊州市温泉庙戏台:  
试看一番做人榜样; 胜读几篇醒世文章。
 
嵊州市金庭济渡王羲之好友许询炉庙故宅戏台:
 
             
往事溯今翰若此;古人在当日如何。
 
              
 白头夫妇三更月,碧血英雄一局棋。
 
               
 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