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

标签:
文化 |

笔从曲处还求直,意到圆时觉更方
先别谈字如何,你只一念就觉得,这对联似乎对不上。按规矩,对联一般上下联的字或词,词性一样,所谓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副词对副词……这里上下联的后三个字便有问题。上联“还”是副词,下联对应的“觉”却是动词;上联“求”是动词,下联对应的“更”却是副词,词性对不上。对联的上款上注明这是“林散之先生联句”。林散之先生不光是书法大家,在诗词楹联方面方面同样很有造诣,我想,林老先生断不至于犯这样的错误。
经过查证,果不其然,这两句来自林散之先生的一首书诗,有写给他学生陈慎之的作品为证。在其他的场合他也写过。全诗如下:
笔从曲处还求直,
意到圆时更觉方。
此语我曾不自吝,
搅翻池水便钟王。
原来是作者粗心大意把下联文字顺序搞颠倒了,后三字应是“更觉方”,这样就对上了。
书写者肯定是凭记忆写的,写时又没动脑筋,其实只要用心想一下,就有可能发现这个错误。
另外,“求”字的草法也有问题,如果第一笔写作横,右上加一点是对的,如第一笔写作撇,就相当于是先写了点,再连着逆向写横,这时就不用再加点了,再加点就是画蛇添足了。
写草书时,对每个草字尽量去理解再记忆,这样可以减少差错。一个字之所以那样草写,大多有它的道理和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