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红染红了山村——张家棚

标签:
山里红山楂树张家棚丰收季节秋实 |
分类: 生活爱好 |
山楂,也叫山里红;当然平原也有,只不过感觉山里的“野味”更浓。
昨天(10月15日),驱车120多公里来到了平邑县大山深处的张家棚村,第一次看到了山里的“大红大紫”。
“采摘都是一大早,接着就去卖,下午没大有上坡的,这次不好拍摘果的了......”,当我们坐在敞亮干净的“游客中心”,边喝水边听村里的张主任给我们介绍。
两包方便面下肚,按照张主任指引的方向,去寻找心中的那一抹红去了。
天空蔚蓝,薄云飘飘;太阳西下,山影长长;山道弯弯,荆棘丛生。山坳中的村长离我们原来越远,山谷上一排排、一梯梯(梯田)山楂树越来越近,近到红红的果子哗哗滴碰头。所有能耕种的土地,全部是山楂树,还有少量柿子树,小小的红果与大大的柿子,构成了山里人家最有特色的风景。
路遇一农家妇女,正挑着果实下山,主动停下“摆拍”,脸上露出开心的微笑;还遇一老农开三轮路过,老远就大喊“有水吗,有水吗?!”原来他误认为我们是水利勘探专家,相机是测量器械;脸上一副“闻天求雨”的哀愁:“看看,多少树都汗死了,心疼呀,没水,没水呀”。
张家棚有三个自然村组成,祖祖辈辈有种山楂树的传统,好年景一家收入十几万,少的也几万元,被誉为当今“沂蒙山楂第一村”。
“制约山楂种植发展的主要问题就是缺水,去年打了两口深井但水量不足,不能靠天吃饭,下一步要多想办法解决”,张主任很坚定地这样回答。
去之前,做功课,百度一下张家棚,出现了村委电话,打过去接电话者说不是村委,一听我的意图便告给了村支书的手机;田支书非常热情并欢迎,但为前去县城开会不能面见而抱歉,又特意安排村主任负责。用他们的话说“人来的越多越高兴、越欢迎,有人气才有盼头”。
张家棚仓促之行,不仅看到了山村美丽,闻到了山里红的“野味”,也为村班子这种热情好客而高兴。
相信张家棚村的前景,一定越来越好,村民生活越来越红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