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喀纳斯湖北疆月亮湾神仙湾卧龙湾 |
分类: 生活爱好 |
吱—扭—!
图瓦族小木屋屋门的声音,打断了我9月17日凌晨的酣睡,当然还有其他6位影友的美梦。
“不妙,下雨了,这鬼天气”,一向有早起晨练习惯,且穿了几十年军装的老刘,边掩门边这么向大家提供着“情报”。
大家相继起床,有的去观察天气,有的洗刷、烧水,有的打点行装。
毛毛雨,很温柔,昨天下午喀纳斯湖的蓝天白云被黑云代替,本来想早早赶到神仙湾拍日出的计划“泡汤”。
“雨天有雨景,也是特色,走”!大家异口同声地表示,拍摄热情似乎并没有被冰凉的雨点降温。我猜,各自心中一定想起来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
景区公交还没开通,全团20多人抄小路,边走边拍,向通勤车枢纽集结。
喀纳斯,蒙语“神秘而美丽”的意思。因为遥远而神秘,飞行5个小时,大巴又跑了两天;因为原生态而美丽,一个坐落在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也是一个冰碛堰塞湖。至于传说中的“水怪”,应该是对神秘的联想扩展。
其实,16日下午乘车从贾德峪到通勤枢纽,在30多公里的山路中,已经目睹了“神秘而美丽”的风采,晚饭前又到喀纳斯湖主湖拍摄了一番。最美几公里的湖水,时宽时窄,时深时浅,绿蓝的湖水也随之变化着颜色深浅,在峡谷中奔流不息;两侧的高山被松树、白桦树等植被全覆盖,金秋时节,姹紫嫣红,一幅天然油画。
每天来自各地的几万名游客,操着不同方言,描述着眼前一幕。
雨,越来越大,山麓已被云雾遮挡了一半,我们来到了第一站——神仙湾。这是一处山涧低缓的浅滩,有太阳照射湖面会闪着碎光,仿佛珍珠洒落,也叫“珍珠滩”。而今天的雨点,加上云雾缭绕,如临仙境,神仙湾名副其实。
乘车来到最后一景点卧龙湾。从摄影的角度认为这是最好的一湾,湖面宽敞,中间有两个“小心滩”,还有一处草甸丰美,绿树茂盛的岛屿,很像躺着的一条龙,故名卧龙湾。由于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游人可下到湖边,休息、赏景、乘凉、拍照等。
一个上午,三个景点游完了,雨也“休息”了。在人流如织的返回路上,时而遇到本团的朋友,都会心地一笑:在示意对方可别笑话俺这“落汤鸡”“狼狈”相,有的没带雨具,有的打个雨伞,有的临时购买雨衣,镜头机身也被五颜六色的塑料袋缠绑,我的镜头还用了草茎“加固”。
“老板,再上米饭,还得来”,午饭在驻地狭小的木屋里开餐,个个“狼吞虎咽”、吃嘛嘛香,一再催促“掌柜”的;还有几位朋友干脆夹点菜、端着碗,到院子里体验一把当年“站大街”的感觉。
这是我第二次去新疆,第一次去北疆。不到喀纳斯湖不算到北疆,尽管之前已经去过了两个景点,但开篇还是要先写喀纳斯湖,抛出这个“神秘”,美丽伴随全程。
喀纳斯湖湖,在我的记忆中不会抹去,不仅由于她妖娆的美丽,还因为我的一支镜头被就地“阵亡”。
离开喀纳斯湖景区,下一站白哈巴。车辆翻越观景台山坡,回望“大蚯蚓”
般的的喀纳斯湖流水,正是:神秘掩秋纱,曲绫漾谷峡;游人寻万里,感叹一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