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迎春花报春花春天立春 |
分类: 生活爱好 |
前几天到河边散步,一拐弯,一片焦黄的小花刺激了蛰伏了几个月的神经,快步走近看看开到了什么程度;还好,也就四分之一左右的绽放。
迎春花,也叫报春花,世间再普通不过的小花;人们之所以喜欢,是因为她是春天的使者和象征。温室里的花再鲜艳夺目,却会迷糊人们的大脑,无法辨别春夏秋冬。
很喜欢迎春花,一条春藤半米多长,有直有弯,粗细相当,可以挂满几十甚至上百的花朵儿;花色焦黄焦黄,六瓣花朵,身如酒杯,在阳光下照射下如黄金制品;大风一来,如就过三巡,摇摇晃晃,时常“撞车打架”。
迎春花,其祖上长老绝对看透世事之规律,生得好不如生的巧,不但选在寒冬荒凉之末,万花复苏之前,还与立春、春节、春天直接挂钩,在人们认可春大如年的惯性思维下,迎春花大如其他花也成为道统。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八九黄牛遍地走”。过去,这个季节是遍地耕牛,播撒五谷的时候,干了半晌活儿的人们,地头畔歇息一下,男劳力吸袋烟,妇女尤其年轻的女子则到坝沿边,看看迎春花,摘几朵插到耳朵上,劳作的疲劳似乎云消雾散。
而今,这种农活儿场面几乎没有了,但迎春花的魅力并没减,她可以让人们不分年龄、男女、老幼,也不管你走在田间地头,还是市区公园,当发现一束束迎春花开放,就会驻足留步,立马蹲下来,仔细端详一下她的面相。一蹲,一压腿,一拉腰,站起来再走会感到浑身轻松;哪怕雾霾严重,也会感觉空气不错。
迎春花,千百年来就是这样,不需人们“特供”、特养、特护,根植于乱石坡上,吸收着大自然水分,总能给人们带来一份惊喜。
迎春花,报春花;沐风迎春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