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鲜市场青岛西海岸黄岛三沙路渔民 |
分类: 生活爱好 |
青岛西海岸最南端,有一个渔港,就地形成了一处海鲜市场。随着9月1日开海节的一声令下,每天渔港成百艘渔船进进出出,将一二十公里外的海鲜运抵港口,随卸货随分流,七八百米的岸边道路两侧,每天上演着海鲜交易的“牛市”。
海鲜市场比较偏僻(海岸必须有较深水区河航道),紧邻一海军基地,西面山脚下有几个村庄,一条10公里左右的宽敞水泥大道(战时可做飞机跑道)可直通渔港。
海鲜市场的“营业时间”从日出到日落,渔船多是凌晨出海,上午11点后陆续返港。所以每天下午“赶集”的人最多,认为这样才能买到活蹦乱跳的海鲜;而我早晨也去过两次,尽管过了夜但发现很多海货依然“喘气”,估计渔民采取“输氧”等方法有“保命”秘诀。
海鲜市场每天的海货,大致就那么七八种,主要以螃蟹、海蜇、海虾和沙丁、黄花、左眼、海鲳鱼为主。由于捕捞的时候是大大小小各种海货一网打尽,上岸后每个摊位都要人工分拣,边分边卖。价格比起内地便宜很多,比如螃蟹根据品种大小,每斤4元到40元不等。
每天逛海鲜市场的人群,以当地百姓为主,公交车很方便,他们吃海鲜相当内地人吃肉;也有不少穿着打扮入时的年轻人,几乎都是开车去的;还有三三两两的军人,估计附近海军部队里的司务长或者上司。既不懂海鲜,也不了解行情,关键是不会讨价还价的我,只好悄悄地“盯梢”,发现当地人买了我想买的海货,就紧接着买上二斤;回去忙活一阵子,酒肴上桌,小酌一番,也算不白来海边一次。
一天到晚,不论什么时间去,总能看到人们拎着一袋袋的海鲜,边走便交流购物体会;还有很多像我这样的“无知者”,向卖主或者当地“老吃货”请教各种海鲜的吃法,好一派热闹喜庆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