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2018-08-17 10:06:16)
标签:

西津渡

镇江

古街

长江

分类: 生活爱好

201888日,在南京观看完上午的速叠杯比赛,把外孙留下继续“操练”后,我选择的第一个“好去处”就是镇江。

去过几次镇江,对那里的“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很熟悉;而这次的“引力”则是来自于,听起来名字很浪漫却深藏着厚重历史文化的一条古街——西津渡。

镇江的天气,比起“火炉”之王的南京稍好一些,但从宾馆到西津渡入口一公里的路程,还是让我不得不把相机包取下拎在手里,以让湿透了的后背通通风。

夕阳下的西津渡,游客稀少,安逸幽静,唯独砖墙石路散发着炽热,一排排红灯笼显得更红火。在像迷宫一般的古城内,见道就走,看街就拐,有时趴下,有时侧歪,在别人看来俺是寻找什么“天外来物”的来者,走进看到手中的相机才会发出释然地一笑。近两个小时,把西津渡走了个遍。

西津渡古街长约 1000 米 ,始建于六朝时期,历经唐宋元明清五个朝代,留下了如今的规模。三国时叫“蒜山渡”,唐代曾名“金陵渡”,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

无论名字怎么改,脚下那日夜奔腾的长江水,都见证了它的一切。 李白、孟浩然、张祜、王安石、苏轼、米芾、陆游、马可 · 波罗等都曾在此候船或登岸,并留下了许多为后人传诵的诗篇。“粮艘次第出西津,一片旗帆照水滨。稳渡中流入瓜口,飞章驰驿奏枫宸”。陆游的这首诗,大概就能把人们带入当年的想象之中,感觉到镇江历史文化“文脉”的跳动和节奏,进而咀嚼享受着一种特有的中华“味道”。

                                                                                                         2018.8.17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西津渡——镇江历史文化的“文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