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亚行之十五:南山佛教文化园(附后记)

(2018-06-13 10:17:06)

2018323日下午3点多,当我们来到南山文化园时,几十辆旅游大巴和一排排小车,依然在停车场停放,进进出出的游人络绎不绝。

文化园主要有南山寺、海上观音、三十三观音堂、金玉观音阁等建筑,南山脚下,毗邻海边,绿树成荫,郁郁葱葱,既显得幽静又气势恢宏。由于时间紧张,我们只能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南山佛教文化园这条线路。

南山佛教文化园,最引人入胜的是海中108米高、三尊化一体、巍峨壮观的观音圣像,引无数虔诚信徒和游客“竞折腰”,与海角天涯一起成为三亚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的标志性地标。

文化园关门时间不限制,但观音圣像大殿下午5点则关闭,之前并不知道这一规定,我们还算幸运成为登殿的最后一批游客。当按照工作人员提示要求离开的时候,仍有很多在门口央求,其中一位女士留着热流诉求:“我是几千公里之外赶来的,道路不熟,时间耽误,就给我五分钟时间好吗”。这种信仰的力量,大概就是中国佛教文化深刻的哲理所带来的启迪心志。

那位工作人员似乎被感动了,很耐心地劝慰道:“您这种心情非常理解,已经虔诚到如此程度,您看到看不到,走进不走进,只要心灵融入其中,一样一样的,请理解我们必须执行规定”。

应景,应景,心中响应,美景自在,美好即来。

                 附:后 记

随着这篇文长的结束,我的三亚二十天之行“消化”也画上了句号。

首先要说的是,十五篇拙作的游记,拖拖拉拉两个多月,大有对不起“观众”的感觉,在此表示遗憾和歉意。

期间,有不少朋友问:你除了看风景对三亚的印象如何?那么,下面就用三亚之行的三个想不到回答一下:

一个想不到:三亚人那么好。一次,我们进一家小餐馆吃饭,其中最值钱的一道菜已经做好,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提出已经吃饱能否退掉时,服务员很很热情地说“没问题,其他菜不想要了也一样”。但在内地经历过无数,席间提出哪个菜想退掉,服务员的第一反应要么“我去看看做了没有”,意思做了就不能退,问题多数情况下没做也硬说做好了(有的之前催了多次都上不来,一说要退就做好了显然不诚实),而三亚作为旅游城市,几乎都是“一锤子”买卖,能如此对待食客着实感动。

另外一次,我们不吃饭只为到酒店四楼登高拍摄,好几个服务员非常热情,帮助打开落地窗并说,你们就坐在餐桌这里拍吧,还专门上了一壶热茶;可这一拍就近两个小时,因为要等到日落。期间,有为酒店“主管”检查,好像发现了我们“可疑”,问姑娘们得知是拍照的,还挥手致意“你们好好拍吧”。临走的时候我们一再表示感谢,姑娘们却说没什么,这次如果拍的不理想随时再来。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一一列举。酒店的服务员,一定来自五湖四海,无论她们的文化素养状况如何,我想,到了三亚这座开放、包容的城市,她们收获的不仅是物质,还有很多精神和文明层面的。当然,我可能遇上了好人,但能遇上就是存在,一个人一句话就是一张城市名片,就得夸一下三亚。

第二个没想到:三亚的天空污染很重。我想象中的三亚“头条”就是蓝天白云碧水,但在三亚包括三亚以外的地方,可以说一个通透的天气也没遇到,几公里之外的山水和天空总有一层“纱布”遮挡,这是摄影爱好者的最大遗憾。就此疑惑先后请教过当地人无数,有的说是季节问题,到了雨季下雨刮风就好了;有的说这不是雾霾,三亚没工业哪来的“霾”;有的说是雾霾属于北方刮过来的。我认为最后这个原因比较靠谱,单单是汽车尾气和建筑工地,不应该有如此大的污染。

最后一个没想到:开发力度那么大。三亚期间,自驾2000多公里,从天涯海角一直到琼州一二百公里的海岸沿线,吊车林立,碴土车呼啸来往,很多“烂尾楼”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景观,而开发势头有增无减,随着海南成为自由贸易区,想必开发规模不可想象。曾与一位80岁土生土长的老太太聊天,她的话一个字也听不懂,而她的孙女的“翻译”很值得回味:“奶奶说,别说五六十年,就是二三十年之前,从来没看到过这样的天气,坐在这里就能看到海那边的山,都是来的人多了才这样”。

听到这里,忽然感觉有些愧疚,我不也是老太太所说的“来的人”之一吗?

看来,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真是最难逾越的一道山。

一次三亚之行,收获了美景,收获了快乐,也上了一堂环保教育课。

期待和希望并存,努力和收获同道;祝愿三亚的未来更美好!

                                         2018.6.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