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行之十一:万泉河源头打水漂

标签:
万泉河五指山海南琼州 |
分类: 生活爱好 |
打水漂,孩提时候的游戏,也是俺的强项。当年新兵训练投掷500克的手榴弹,以瘦小的身体一下子投出了47米远,排长惊讶地问怎么练的,俺很自豪地回答——打水漂打的;不是好汉,提一下“当年勇”无妨,但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水漂能打到万泉河,又在清又清的河水源头。
当年《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和《万泉河水清又清》两首歌曲响彻大江南北,“亲友团”里除了个“小不点”都是歌曲的忠实粉丝,到万泉河看看不仅是旅游,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一个寻找历史足迹之美的享受。
2018年3月25日,经过180公里的“跋山涉水”,于下午1点左右来到了万泉河风景区。一路上不见旅游车辆,景区关门闭户,再往前一座大坝发电厂挡住了去路,仅见一名值班人员出来,回答了我们的疑问,并很热情地为我们提供了开水。原来,万泉河源头分为两个流域,到琼州市西几十公里汇成一条河入海;北部一条河发源于黎母山脉,而我们所在的是五指山也叫会乐源头,只是多年前修建了一座大坝,现在的名字叫万泉湖。
万泉湖很大,估计现在的库容不下3亿立方,最深可达60于米,清澈的湖水蓝的有些可怕,在两侧山涧的围栏下形成的不规则的曲线,蓝天碧水,满山幽绿,一道大坝,天堑通途。没有门票,没有游客,只有湖对过村庄的人们,划着木船来来往往,同时载着摩托、电瓶车等。
午饭在一棵大榴莲树下开吃,周围是一处几乎废弃的大坝管理所(分析),有几家像是居民临时居住,十几只颜色鲜亮很是肥壮的草鸡,不时跑过来“觅食”,引得“小不点”大开眼界,说什么也不上车离开。
源头已成水库,那么大坝下面就是源头。返回几里地,来到万泉河大峡谷漂流处,一座看起来像是五十年代修建的万泉河大桥横跨南北,一堆堆漂流的“行头”布满了尘土,问热情迎上来的老板得知,当下天气还凉,要到七八月份才红火;当然我们也不漂流,我说“让你们失望了”,老板哈哈一笑“一看就知道,因为这都是年轻人的最爱”。
这段一公里的河流,相对平缓宽阔,凡拐弯儿处河水较深呈现绿色;直流处河底卵石清晰可见。拍摄期间有一漂流团队掠过,看到镜头有人兴奋大喊“轻舟已过万重山”。“我爱万泉河的清泉水,我爱万泉河的千重浪;万泉河水清又清”歌词的作者,当年一定到过此地或者类似地方体验过生活。
面对美景,易发灵感或联想,“亲友团”的二姐夫首开“记录”,在百多米宽平静的水面上打起了水漂,薄薄的小石片像一只小燕子,紧贴着水面觅食飞行,划出有规律“箭”字形水波,由大到小,由近至远,直至最后能量消失;美在视觉变化,美在韵律节奏,美在童年自然游戏看谁的漂的更远。
此时也引发了我的参与欲望,一片片漂石,一朵朵浪花,尤其可以漂到对岸击石而终,勾起的不仅是对童年美好的回忆,更是对万泉河美丽大自然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释放。最后,大家都打起了水漂,最可爱的还是“小不点”,只管拿起鹅卵石扑通、扑通作响。
大家共同的感受,万泉河是玩儿的最不想走的地方,有山有水纯自然,无人“无价”没污染。
其实,真正的“海南味儿”在“深山老林”,一百多公里的山里行,让我们大开眼界。一片片丰收的菠萝,一片片“挂吊瓶”的橡胶树,一片片耸高的槟榔树和被它遮挡下的小村寨,与三亚海岸的现代化建筑形成的明显对比。
而在路边购买的40多个菠萝,不仅带来了纯正的甜蜜,也成为除我之外“亲友团”们的手工,不得不像绣花那样费劲地削皮儿,最后助人为乐“减轻负担”。
万泉河水清又清,菠萝甘甜回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