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颐和园佛香阁

(2017-01-20 13:17:02)
标签:

颐和园

佛香阁

智慧海

昆明湖

石舫

分类: 博来博去

               颐和园佛香阁

    不“冤枉”一个孬天气,也不会放过一个好天气。

2017112日早上,当把外孙送到学校,开车上了四环临时决定去颐和园——拍佛香阁。

到了颐和园,太阳还没出,按说这时候登上佛香阁,一览昆明湖和京城朝霞晨辉为最佳时间,但佛香阁属于“园中园”,开门时间比颐和园大门晚两个多小时,只好先把“外围”风景收入镜头,佛香阁最后“压轴”。

沿昆明湖东岸向北、向西、再向北、向东,经过仁善堂、乐寿堂、长廊、介寿堂、石舫、半壁桥、苏州街、四大部洲、智慧海,围着万寿山转了一圈,从山顶北门进入佛香阁。

一路景色岁多数拍过,但却不是这样冬天的早晨,游人稀少,阳光柔和的时候,蓝天、红光、蓝白冰层、红砖绿瓦,煞是好看。

到颐和园无数,却一直没有登上过万寿山,近距离目睹佛香阁的真容。当踏入山顶北门一拐弯,几乎可以平视的佛香阁矗立面前,在阳光的斜射下,金碧辉煌,立体感分明。阁上层榜曰 式延风教,中层榜曰气象昭回,下层榜曰云外天香

佛香阁高41米,建筑在20米高的石造台基上,内有八根坚硬的铁梨木巨柱支撑,结构复杂,独具匠心,气势磅礴。与东边的圆明园、畅春园,西边的静明园、静宜园以及万寿山周边十几里以内的优美风景相提携,把当时的“三山五园”巧妙地加成一体,成为了一个大型皇家园林风景区。

佛香阁,原名延寿寺,1736年——1795年,乾隆以为母亲庆祝六十大寿名义“立项”,而建造前后发生了很多令人难以理解的“故事”,至今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流传最为玄乎的是,本来设计建造九层的延寿寺,建到第八层奉旨停建,并改名佛香阁。对于停建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人们更相信是乾隆爷有点“后悔胆怯”了。

开建之前,“风水大师”禀报乾隆:此处地段虽好,但山下有一明朝妃子古墓,还是不动为好。皇上不以为然,认为自己乃真龙天子、九五之尊、天下第一,下令“开挖”;结果挖着挖着出了乱子,皇上亲临现场,当石门打开“你不动我我不动你”的八个大字,让皇上“不寒而栗”。

现在揣摩,皇上为了既不失“皇威”,有免得“后患”,当延寿寺建到第八层时做了个折中,停工不建第九层,算是对保住“不动你”的心理暗示罢了。

据说这座巨大的建筑物被当年的英法联军烧毁,1891年又花78万两银子重建。

万寿山佛香阁,无人不知,即使第一到颐和园,也会一目了然。而在佛香阁北面,也就是万寿山制高点上,还有一处特别的建筑,规模很大,高有六七层楼的,就是鲜为人知的智慧海,由于一块木质没有,全为石拱结构,因此逃过当年八国联军一劫。

万寿山的整个北面,完全西藏布达拉宫建筑特色,是佛教的东南西北四大部洲建筑群。

到颐和园,只看看十七孔桥、划划船游览一下昆明湖和西提远远不够,如果有时间一定要登上万寿山,领略一下佛香阁、智慧海和四大部洲的宏伟建筑艺术,那才不枉费一游。

如果问北京风景哪“三甲”,我觉得应该是故宫、长城、颐和园。

鸡年就要来了,今天写下这片拙文,想着明天也就是北方号称“小年”或者“灶王节”,连同照片一块发出,为正在忙年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小景,当您打扫卫生、迎来送往、购置年货稍息之余,有缘看看颐和园的风景,感觉眼前一亮,还能消除点疲劳的话,那则是我“忙年”的最大收获。

                            2016.1.19于任城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颐和园佛香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