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看网球比赛

标签:
中国网球公开赛第八届奥体中心网球馆 |
分类: 生活爱好 |
“十一”外出看人,倒不如去看看球赛。
第八届中国网球公开赛,“十一”在奥体中心国家网球馆拉开帷幕。
俺这不打网球,也不怎么懂球的,依然怀着几分热情于中午来到比赛地点,图的是七分拍照三分看“门道”。
通过严格的安检,走进网球广场,一派节日气氛。各个通道,“棚户”林立,商家促销,广告遍地,凡与网球沾边有关的培训、器材、游乐等应有尽有。
广场内有十多个比赛场地,最大最豪华的是“钻石球场”,次之为“莲花球场”、“映月球场”,剩下的都是完全露天“下沉球场”。
看网球比赛,场地不固定,可以根据兴趣来回穿梭,只是按照规定必须在运动员一局打完的休息间隙进出;手持“外围”也就是“露天”的比赛票者,只能在“外围”同级别球场相互观看,而如有“钻石”门票者,则可以“纵览全局”。
我有幸持有“莲花球场”的门票,享受一下“省级”待遇,如果把“钻石球场”比作“国家级”的话。
进到球场,观众上座率不足百分之十,两名女子运动员正在比赛,其中一名长相看去是我们的“同胞”;另一名像是中亚女运动员,人高马大,球风凶猛。精力主要在拍照,也不知比赛分数谁先谁后,最后结束我们的“同胞”球场谢幕,才知道“东道主”获胜。接着又是第二场比赛,两位女运动员也像中亚的,其中一位身体健壮,肌肉发达,介绍说曾经把世界一号种子选手拉下马两次,比赛精彩纷呈,掌声和嘘声不断。
都知道网球是个体力活,我这打了多少年乒乓球的曾经试过网球,连发球都到达不了对方底线。吃网球这碗饭,真不容易,尤其女子,尤其我国的女子运动员李娜、彭帅、郑洁等。
网球起于法国,发展于英国,是一项典型的“绅士”运动。“绅士”的表现不在运动量大小,而是真正的“观球不语”、“观球不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网球事业有更长的路要走。
随后,又到“外围”,相当于“市县”的露天球场转转看看。正式的开幕式将在晚上进行,为开幕先睹为快,“十一”国庆节一个好内容,特别是北京连续严重雾霾的情况下。
走出网球广场,“票贩子”又上来搭讪,只是不同于进场之前兜售5元、10元、20元的门票,而是“回收门票”了。
网球比赛要打十多天,最后谁是冠军是个谜;当然“票贩子”的门票也是个谜,100元的门票,怎么到了他们手就这么便宜了,难道真的是“助人为乐”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