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秋赏月颐和园

(2016-09-18 09:15:50)
标签:

中秋节

颐和园

赏月

佛香阁

西堤

分类: 情感释怀

            中秋赏月颐和园

说赏月,实际为拍摄而去,边拍边赏。

2016915日下午6时左右,当由颐和园昆明湖东岸绕行来到西堤的时候,已经无法找到理想的拍摄机位了。

除了一些摄影爱好者,更多的是一家老小赏月的人们,或坐着,或闲聊,都在等待月亮的升起。

我靠近了一家人,想“借借光”放下三脚架。

这家人一看就是“老北京”,应该是爷爷、奶奶带着十多岁的孙女“阖家团圆”来了。让我感到新鲜的是,他们带来了“团圆饭”,又是那样的温馨香甜,一人一盒米饭,青菜少许,另加一只焦黄的大螃蟹。“爷爷”手中的“小二”已经喝了几口,但那只螃蟹仍然摆在那里,似乎在俸供着月亮。环视一下,类似边吃边喝边等月亮的家庭不在少数。

“行、行,我们靠这边点儿”,两位老人很有礼貌地边说边让出了一点地方。

坐在石头上等待月亮的时候,周围的人群忽然有些骚动,传出“看到了,出来了”的声音。

赶紧到湖边观察,原来月亮已经离开地平线很高了,只是刚才因为光线较亮,看不到月亮本色。由生以来第一次为月亮而守候,才知道十五的月亮其实早早就在空中等待人们了。

一会儿,东北角亮起了灯光,万寿山尤其佛香阁轮廓渐显,再加上湖面摇曳的船只与月亮遥相呼应,一幅“春江花月夜”近在眼前。

“明月四时有,何以喜中秋”。在生活比较富裕的今天,庆丰收似乎已经退居到赏月之后。月亮作为“嫦娥奔月”、“吴刚伐树”、“ 天上人间、传递思念”的一种文化符号,千百年来寄托着人们对未来、对美好的孜孜以求。

小时候在农村感觉月亮总是那么皎洁明亮,因为除了煤油灯之外再没有了其他光源。假如城市尤其像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中秋之夜,全市关灯,哪怕一个小时,也能让更多的人们重回自然,相对月亮,怀古思今,安静团圆,梳理人生。

但这种不现实的梦想,在相对幽静的颐和园,则可让月光洒在心头,徜徉在童话般的世界里。

此时翻微信,看到我一位博学多才年过七十的语文老师,正在家乡举办诗词书画展,其中一首《童趣》:“至纯为幼童,游戏每成风;趣事千千万,天真是共同。”道出了人间难得少有的童真之情。

而颐和园的中秋夜晚,当然也相信所有凝视月亮,尤其是银发染鬓的人们,无不回到了童年一般的感觉。

8点,清场的时间到了,人们却久久不愿离开。当即将迈出大门那一刻,再次回头看看那片寂静的水面,那道隐约的西堤,那座日夜“值守”的佛香阁,还有被松枝遮挡的月亮.......

                                                                                                                   2016.9.17

中秋赏月颐和园

中秋赏月颐和园

中秋赏月颐和园

中秋赏月颐和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