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2016-05-30 17:08:17)
标签:

北京

启元学校

中国科学院

中关村

寓教于乐

分类: 诗文外孙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北京市中科启元学校,2014年悄然诞生在素有中国硅谷之称的中关村,属于中国科学院孵化”出的一所基础教育学校。

  “今年,孩子入学太难了,除了前两年的条件之外,又增加了面试环节,我作为老师推荐的孩子十之八九也被刷下”。

201656日上午,四辆大巴车满载着启元学校的小学生,平稳地行驶在去往昌平参观农业科技嘉年华的道路上,外孙所在班的班主任于老师,向我说着上述一番话,并能通过她的表情感到做一名启元学校的老师真的很自豪。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走进学校,并参加学生们的学习实践活动了。

 而真正第一次看到启元学校,还是去年五六月份期间,为了孩子上学问题,与其他两位家长一起在导航的指引下来到学校,像为女儿“相婆家”一样看看“家庭摆设”,并见到了鲍校长,和“一家之主”聊了一会。


学校大门一侧画廊的前言里其中写道:启元学校构建民主开放、合作创新的育人环境;以学生为圆点,打造欣赏、包容,健康、阳光的生命样态,为学生的快乐启航助力。让所有学生成长为身体健康的好孩子,心里阳光的好少年,学业优良的好学生,品德高尚的好公民’”。对这段话印象很深,应该是学校的办学宗旨。


外孙就读启元学校后,随着关注度的不可逆性,尤其通过参加学校的有关学习实践活动,无论感性还是理性上,对这所新建学校逐渐有了认识。似乎有一种看不到的力量,召唤和促使教职员工,努力践行着他们的办学宗旨。那一群群小同学们阳光快乐的笑脸,应该是最有说服力的写照。


记得去年国庆节刚过,学校举行了由学生、老师和家长共同参加的运动会。这是我第一次背上相机踏进校园,用镜头记录下了运动的快乐,比赛的刺激,当然还有那些小小少年永不服输的集体荣誉感,也包括“个人英雄主义”的身影。


没过多久,又走进教室,为汉语拼音公开课拍照。宽敞明亮的教室,20名学生再加上学生家长,都显得空落落的。还有各种功能分区,俨然是一个温馨整洁的“世外桃源”。这应该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旁听”一年级的上课,而且是老师成了“观众”,学生轮流上讲台,利用现代教学设备,别开生面的一次“旁听”。公开课结束时,老师做了认真细致的点评,并就两天后赴上海“游学”事宜做了具体安排。


今年的427日,阳光明媚,春意怏然,学校又举行了全体师生和家长参加的“启元科技嘉年华”活动。所不同的是,这次活动的主要主持者,是来自中科院各个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或者学生,也就是一个庞大的“科技大篷车”进校园。物理、化学、机械、动力、天文等教学实验工具摆满了操场,如同赶年集,学生们一个摊位一个摊位,轮流着选着自己心仪的“年货”。神奇与快乐同在,追问和知识同行。


前几天,也就是525日,我又参加了英语公开课的拍照。与汉语拼音公开课有不同的有三点:一是我连“旁听”也不敢说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可以说一个“字”也没听懂。二是多数老师为家长“担纲”,既解决的老师紧张问题,又增强了与学生的亲切互动感。三是集趣味性、游戏性于一体,“打”的、“闹”的,“说”的,唱的都有,引发孩子们乐于开口。最受孩子们欢迎的自然是“吃”的、“喝”的,如只看照片不入现场,那些果汁、牛奶、面包、点心、糖果等,会误认为小超市搬进了教室。通过表情可以看出,谁说准了、说对了,即可免费“解馋”。


如果说类似校内的寓教于乐活动是“练内功”的话,那么走出校门到社会这所“大课堂”,则是经风雨见世面的锻炼“硬功”的重要举措。


文章开头提到的到昌平参观农业嘉年华活动,就是许多校外实践活动的其中一次。第四届(北京)农业嘉年华博览会,其占地规模和参展人数,堪与中国国际汽车展相提并论,内容涉及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手工作坊的各个方面。别说孩子们,即使我这花甲之年的过来人,很多内容也是第一次系统看到。比如养蚕抽丝,纺线织布等最原始的劳动,孩子们个个看的“目瞪口呆”,不知所然,好奇恒生。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多半天的参观,在游人如织,熙熙攘攘,像散电影般的拥挤穿梭之中,竟没有一名学生掉队或“失踪”,这在成人组团参观中也是少见的。我觉得这才是小小年纪应该练就的“硬功夫”。


“科技大篷车”既可以开进学校,而学生也一样到“车站乘坐”。514日,正逢中科院所有研究所每年一度的对外开放日,按照时间地点划分,一大早各路学生在家长陪护下,冒着蒙蒙细雨,悉数到达声学所集合;加上其他学校的学生,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十人一组,排列递进,如同电子核有序移动,一个上午大约参观了十个实验室。每到一处既有科研人员的讲解,又有仪器实验的案例。大家在接受声学科技感性认识的同时,也在享受着神秘刺激的美好。


这就是我看到的启元学校,所参加的学校活动,虽然仅是无数次活动的几个侧面,而作为教育和教学的内容,也只是走出教室的几个亮点。但“窥一斑而知全豹”,犹如看到了一个家庭的厨房,便可想见大堂室内的卫生程度如何一样,至少举国上下喊了多年的“寓教于乐”在启元得到了诠释。


有一次,在走廊碰到了迎面走过来的鲍校长,可能“对上号”我就是那个被家长调侃的“御用”摄影者,本来就笑容可掬的她频频向我点头。若不是都在忙碌之际,一定会上前截住她表示:去年到学校考察,当面向您咨询的几个担心的问题,现在看来不仅是多余不存在的,而恰恰原来所担心的问题,却成了当下的强项。


上周五也就是527日下午接外孙,微信群老师告知,因排练没结束要推迟些时间,并因此给家长带来的不便表示歉意。一个小时之后,看到一队队学生带着满脸的收获满足感从校门墙外走来,当然也看到了那些老师,和学生们比起来显然拖着疲惫的身影。此刻,我的内心倒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歉意感。


学生越是快乐阳光,老师就越辛勤辛苦。


本来无意写这篇“流水账”文章,因有朋友微信说“六一”将至,准备整理一下小朋友照片集中发发。受到启发,我想自己手头上也有大量小学生的照片,何不也整理一下,最好来点文字说明,权当献给启元小同学的一份小小礼物。


写到此,文将结尾,又忽然感到,启元同学也包括家长,对这样一份礼物一定不会惊喜,因为他们在学校似乎天天都是“六一”儿童节!

以下照片是上述校内外活动的部分掠影

                                                                                                    2016年529日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我所看到的启元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