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香飘满目春

标签:
北京中山公园郁金香天安门 |
分类: 生活爱好 |
2016年4月18日一大早,走进中山公园,拥抱被世人称为“浪漫”与“魔幻”的郁金香。
走走停停,拍拍看看,三个小时坐下了小息,回味满眼五颜六色的郁金香,总结不出“浪漫”在哪儿,又“魔幻”在何处,就觉得一个好看罢了!
中山公园和景山公园毗邻,各自的“看家”好花分别是郁金香和牡丹。这个季节,在北京和到北京的游人,不去这两个公园赏花,似乎会留下没有度过春天的遗憾。
尽管我到公园早7点左右,但那些游客主要是摄影爱好者们,为强占最佳光线时间短,一排排“长枪短炮”已经投入“战斗”,且“后续部队”鱼贯而入。
不一会,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看人与看花一起,拍花与拍人难分,俨然成为没有荷兰大风车人与花的海洋。
由于非节假日,游人以老年人居多。拿单反“长枪短炮”的,则“闷声发大财”;最有看点的是手机自拍族,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尤其是“北京大妈”系列,一个个成为了“小鲜肉”,摆出各种姿势和造型自拍或者他拍。
还有一个特别的群体,那就是上了年纪,身体不好,行走困难的老者,应该都是常住北京的当地人,表情并不那么开心,似乎无心赏花,目光中透露着一种羡慕,但更多的是一种触景生情的回忆。当我离开公园走出南门时,正碰一位一瘸一拐的老人走来。迎上去主动问道:“是去看郁金香吗”?回话“是,每年都来,已经几十年了”。
我示意坐下来休息几分钟,经过简单对话得知,这位老先生已经72岁,脑梗造成一条腿半瘫,原来曾在中山公园做过临时工。70年代荷兰女王访华,赠送我国几十个优良郁金香品种,后来交给中山公园培养栽培的过程,他曾经见证过。他说:“进去也不走,就坐在那儿,边看边会想,是我最美的事儿”。
花为媒,人生故事,花在其中。
郁金香是舶来品,国人一样喜欢。在唐代被奉为贡品,李白的《客中行》开门一句“兰陵美酒郁金香”,大概从那时起才给郁金香冠上了“浪漫”头衔。至于“魔幻”,大概是因为虚无飘渺、品种繁多,随光线而变幻无穷吧。
其实,绵山遍野都有花,都是花,哪怕数九寒天,只要心中永远一团火。